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77355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比传统包装与现代包装的异同包装是指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制作的包裹、盛装及保护物品的容器或用具,即包装物。包装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致用”与“利人”是中国传统包装的原则,包装物往往是实用与美观兼而有之。一 传统包装早期包装多采用树叶、竹子、荷叶、芭蕉叶、葫芦、椰子、贝壳、动物皮、牛角等自然材料。后来,包装逐渐采用织物、陶瓷、金属、漆木器、玉石、纸等人工材料。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了最原始的包装了,例如,用竹筒、葫芦、椰子壳、彩陶等包装酒、醋、油等液态的商品,用竹子或草编织的篓、筐或用竹叶、荷叶等植物直接包装固体物品。中国传统包装的材料、装饰、技艺等工艺开始不断地发展。因生产力、科技、工艺、文化及时尚的不

2、同,不同的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包装风格。新石器时代出现的陶器是人工包装材料的第一大发明,与天然材料相比,它不仅在耐用、防腐、防虫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远距离运输、造型的多样性方面亦有长处。有趣的是,在中国,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食品罐头”湖北包山出土的公元前316年的12个密封食物陶罐。在包装工艺上,陶罐采用了纱布、草饼、竹叶、稀泥等细致的多层密封包装技术。个别陶罐还加套一个带提手的编花竹篓,以便提携与运输,在最外面又蒙上一两层绢,然后用篾或丝带捆紧,并在束带上盖上封泥,封泥下插有标签牌写着内装食品名称。这种包装方法允许内装食品进行新陈代谢,可以保证长期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商周时期,专门从事商业

3、的商贾开始出现。这个时期,青铜器工艺发达,酒肉等食物包装多采用青铜容器,此外还有织物、白陶、漆器、角器、木器、皮革器皿、竹器等。这些物品具有容器与包装物的双重性。故宫珍藏的商代玉戈,由于年代久远,作为包装物的丝麻织物已紧紧地黏附在玉戈表面。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更加繁荣,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非常注意商品的包装,于是商品包装日趋华丽,甚至有了喧宾夺主的倾向。例如韩非子中曾记载了“买椟还珠”的故事:有一个楚国人想在郑国出售一颗珍贵的珍珠,他就用珍贵的香木为珍珠做了个匣子,并用香料熏香,配以珠玉、红宝石、翡翠等装饰,结果一个郑国人买下匣子却退还了珍珠。在东汉蔡伦(?121)改进造纸之前,秦汉时期已有

4、绘有地图的古纸,西汉时期已使用粗质竹麻纸来包装青铜镜了。改进后的纸很快被应用于包装上,用以包裹各种日用物品、食品、医药等。此后历代,纸成为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包装材料。1964年,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用一小方白麻纸包裹的中医丸药“葳蕤丸”,包装纸上还写有“每空腹服十五丸,食后眠”的字样。宋代印刷术发明后,包装印刷技术也随之得到开发应用。造纸术与印刷术的结合,加之诗书画印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运用,使传统包装在造型和装潢方面呈现出浓郁的中国特色。二 现代包装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不是纯艺术的处理。与一般纯艺术相比,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统一与变化关系是相通的。但作为实用美术的包装设计,又有自己特定的适应性

5、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段。在设计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形式与功能和材料的结合 包装设计的立体造型与各展示面的平处理,必须与功能,材料相结合。形式首先应适应内容物保护性,使用性的要求,同时还注意形式变化与所选用材料的理化性质相结合。应当防止在设计中自觉地陷入到盲目的形式游戏中去,为形式而形式。不恰当地运用形式,反而会削弱形式的力量,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 2.注意商品信息的传达 包装的装满处理,可以说是对内容物的广告宣传。在设计中要注意包装的传达功能,必须明了而准确地传达商品内容与商品特色。如果手帕的包装被人误认为是袜子的包装,那么装潢形式再美、再新颖,也是失败的。 形式处理当然有美与不美的

6、区别,很难想象一件没有形式美感的包装会具有吸引力,但是,这种美的表现首先应该来自于对商品美的表现与开发。化妆用品和五金用品各有其美;桔子汁是美的,墨汁同样有它美的地方;一个电子计算器的科学美和一件新颖女装的装饰美。这些都可成为包装形式美开的资源。各种商品的造型美、结构美、材质美都可以在包装形式美处理中得到表现和发挥,这是包装形式美处理重要依据。 3.注意消费对象的不同审美认识 包装形式的独特性不能离开消费对象的一般认识。美与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带有人的主观因素。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同地区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审美认识审美趣味。小孩的玩具的包装形式与老年人用品

7、的包装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装形式与女性用品的包装形式,都必须会有很大的区别由于职业、文化等的区别,有人喜欢鲜艳的色调,有的喜欢朴素的色调。同样是紫色,有人感到华贵,有的人感到神秘。可见,不能要求一般包装形式适应于社会所有的人,设计要针对具体的消费的共性认识来处理。 4.注意审美变化的时间性 所谓时间性是指时代、年化、季节和特定的一段时间的广泛含义。人们的审美口味往往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变化,设计师不能不对些十分敏感。 时间的变化带到审美的变化常有一定的相反特征,一个阶段流行的审美标准在下一阶段中走向反面,这种屡见不鲜。从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审美的影响来看,这一点很重要。过去讲究均衡、和谐的格调。今天

8、更向于对力感、动感,强烈而富有变化。现代设计中讲求破除规矩、平板的格式,讲求富有独创性的、生气勃勃的审美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以往繁琐的“雕龙刻凤”与“罗可可”的风格已被现代设计中简洁、明快的格调取代。特别是一些时间性很强的商品,如冬季用品、节日用品、纪念用品、化妆用品等,对包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时间性要求,在形式处理上不能不具体对待。 5.注意审美变化的地方性 不同地方不同的审美风俗。日本人不爱荷花,但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有形形色色的荷花形象;我国民间习惯把猫头鹰看作不祥之物,而在欧洲一些国家都视它为智慧的象征;我国常以黄色作为富贵的色彩,而伊斯兰地区却把黄色作为死之色;蓝色在埃及往往是被用来形容

9、恶魔的色彩;红三色在捷克是种有毒的标记;绿三色在土耳其是一种记号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同地方习惯。我国地域辽阔,东、南、西、北、中,城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少数民族与汉族地区等,对形式美的感觉都有所不同。因此,包装设计要好地适应于不同地方消费者的选择与接受对象,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特别是一些产品本身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其包装设计就应注意这种地方特性的表现。例如:苏杭的龙井,绍兴花雕酒,景德镇的陶瓷、北京的宫迁糕点,以及我国的中草药、筷子、文房四宝等等,在包装设计的形式处理上就更应充分体现地方风味和民族特色。 6.注意同类商品包装形式的比较性 注意同类商品包装设计的比较性,这是包装设计的重要一环

10、。设计应当在以上所述几点的基础上鲜明地强调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力求设计出新颖、具有独特个性的特色包装。 从世界包装的趋势来看,三四十年代趋向于均齐、繁琐装饰效果,五六十年代趋于单纯,朴素的风格。70年代至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装潢形式在简洁、明快的基础上更注重富有变化,强调响亮的广告性表现。 不言而喻,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推销手段,必须注意设计的竞争性而求新求变。至于某些产品的包装传统式样不作突变性改革,也正为了维护它一定的销售稳定性,一旦这种稳定性出现动摇,就要进行及时更新。因此,包装的形式处理应当注意到与同类设计的比较而加以显著的区别。 7.注意形式手段的多样性 我们在观赏一件包装设计

11、作品时,并不简单的视觉接受,而必须伴随视觉传达产生定的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叫起,如“生动”、“高贵”、“精致”等。首先取决于被观赏对象的客观状况,这种状况不仅是图形与彩,它还包括立体形状、材质肌理、结构样式、加工工艺等,这些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件包装设计的视觉感染力。如果其中有一方面搞得不好,就会削弱这种感染力。因此,为达到装潢美、形态美、结构美、材质美、工艺美的多样性表现,就要求设计师要有多种形式处理手段,具有一定有关材料与工术的知识,并力求即时了解新的信息三 对比与传统意义上的包装设计概念相比,整合包装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 第一,包装设计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装设计不只是容器设计,也不是装

12、潢设计或结构设计,而是着眼于一个过程的整合性设计,它必须考虑商品自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所有设计问题和行为。因此,单纯的包装容器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结构设计都不能称之为整合包装设计,它们只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着眼于以上个体的设计可能与整合设计的要求不相符合。 第二,包装设计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建立在社会综合效益合理化的基础上。 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产品包装,自产品生产后经流通、销售而到达消费者手中,又经使用、消费而完成其使命。在这一系列的环节过程中,必然会对消费者、社会、生存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包装设计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顾社会多方面的需求,满足生

13、态友好、资源节约等要求。换言之,即企业或商家在通过包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以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前提,必须考虑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等因素。如果以牺牲资源、恶化环境追求GDP,是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的。 第三,强调包装设计的软性功能。 时至今日,与时俱进的包装功能、概念已今非昔比,包装除具有保护产品、方便运输及使用、促进销售等硬性功能外,还显示出塑造品牌形象、产品形象乃至开发企业形象的软性功能。面临目前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消费者青睐及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仅通过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包装功能远不能实现以上目标。因为消费者除注重产品包装及其质量外,越来越信赖那些品牌度高、信

14、誉度好、形象上佳的企业的产品。整合包装设计则强调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发现市场需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品牌形象整合与产品创新为基础,最终打造品牌化包装,从而形成“软”、“硬”性功能兼备的优良包装。 第四,注重资源的整合优化。 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以及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凸显,原有的统一、均匀市场逐渐消失,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存,使得产品包装问题日益复杂,过去仅注重平面视觉传达的包装设计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复杂的后工业化社会需求。这一形势更需要在设计内容上提供以设计整合为核心的,综合考虑开发设计、采购、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回收等各个环节的完美的“设计链”整体服务。在实现整体式服务中,包装设计要求企

15、业整合并优化其各种资源,如企业资源、设计资源、生产资源等。产品的包装须紧密联系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企业形象等,并将它们进行有效整合优化,以服务于产品包装的设计策略实施、设计定位确立。唯有如此,包装设计方能摆脱以往单纯的平面设计,形成集市场、社会、经济等效应于一体的良好设计,才能有助于大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产品品牌形象。 第五,突显包装的综合设计。 首先,包装设计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有机地吸收、整合了不同学科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以系统工程的观点解决产品保护、储存运输及促进销售等流通过程中的综合问题。其次,对于综合问题的解决,单一地利用包装结构或造型或装潢设计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综合地通过包装设计的三大主要内容来完成,即包装结构、包装造型和包装装潢,而这三项内容同处于包装设计相同层次的子系统,相互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不分主次,这种特点也促使了现代包装设计综合化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