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7095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材(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目标 知道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分类 明确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掌握地壳运动的概念、分类和形成的地质 构造及构造地貌 理解板块构造运动 掌握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含义 地质作用 定义:地球上由于自然力的原因,引起 地壳及其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 构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 分类:按能量来源 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作用内力作用 (一)能量来源:由地球内能引起的。 (二)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1、岩浆活动的主要方式 (1)形成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建筑材料) 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却凝固而结晶。 (2)形成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岩浆喷出地表

2、冷却凝固而结晶,形成火山。 2 2、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运动(构造运动)水平和垂直运动水平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 (1)水平运动 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 对岩层的影响:水平位移,弯曲变形 产生地貌:褶皱山脉,裂谷和海洋 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A褶皱:一系列褶曲 B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老翼新 C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新翼老 构造地貌的形成:褶皱山脉,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实际地貌: 背斜成谷: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成山: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垂直运动 运动方向:垂直于地球表面方

3、向 对岩层的影响:隆起或凹陷 产生地貌: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形成的地质构造:断层:地垒和地堑 A断层:岩层破裂断开且有明显的位移 B地垒:相对上升的岩块 C地堑:相对下降的岩块 构造地貌的形成: 地垒断块山:华山、庐山 地堑谷地或平原: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 (3)地质构造的应用 背斜: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岩层向上拱起,使地质历史 时期油气富集。 修筑隧道:天然拱形,不易坍塌,不易渗漏。 建采石场:施工难度小,成本低,节约时间,劳动强度小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岩层向下弯曲利于地下水补给, 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 成地下水。 断层:不易建水库,道路,桥梁等:地壳不稳,易诱发 断层 活动,易

4、出现渗漏、坍塌、滑坡,地震等。 3、变质作用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各类变质岩。 例如:大理岩、片麻岩 、石英岩、板岩。 4、地震:构造地震:断裂构造运动引起。 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其他地震:山崩、滑坡、地面塌陷、陨石坠落等 5、板块构造运动 (1)六大板块:亚欧、太平洋、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板块 (2)板块边界与地貌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山脉(大陆与大陆板块)、 岛弧和海沟(大陆与大洋板块)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二、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外力作用 (一)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 (二)表现形式:风

5、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 1、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温度变化 (2)化学风化:溶解、水解、碳酸化、氧化等。 (3)生物风化:根劈 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表层叫做风化壳。 物理风化水的冻融 生物风化 化学风化 2、侵蚀作用 (1)风力侵蚀: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城堡 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2)流水侵蚀: 溶蚀:溶洞(石笋、钟乳石,石柱)、地下河、漏斗等 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 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地面 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主要分布在河流经过的高原山地 (3)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型谷 分布在冰川分布的

6、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4)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地貌,造成海岸后退。 分布在滨海地带 风力侵蚀作用 风蚀城堡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风蚀洼地 V形谷 流水侵蚀作用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 石 柱 石 笋 石钟乳 流水溶蚀地貌 在高纬或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 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冰斗和角峰。 冰 斗 角 峰 冰川侵蚀地貌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 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地击打、侵蚀岩壁, 使其回退,常形成陡崖。 海 浪 侵 蚀 地 貌 海浪侵蚀 海浪侵蚀地貌 海 浪 侵 蚀 作 用 3、搬运作用 (1)风力搬运:“飞沙走石” 分布在干旱地区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2)流水搬运:

7、“沙泥俱下” 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3)冰川搬运:物质迁移 分布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4)海浪搬运:物质迁移。 分布在滨海地带 4、沉积作用 (1)风力沉积:沙丘(静止、流动)和黄土堆积 分布在干燥的内陆及相邻地区 (2)流水沉积:山麓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 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平原 (3)海浪沉积:沙滩。 分布在滨海地带 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有分选性 (4)冰川沉积:冰碛丘陵、冰碛平原(欧中部平原波状起伏) 沉积颗粒大小不分,无分选性 分布在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风力堆积 风 在沙漠地区,在风向比较固定的风力作用下,沙粒 往往堆积形成状似新月

8、的沙丘,叫新月形沙丘。 堆积地貌 塔克拉玛干沙漠 风力堆积作用深厚黄土层的来源 流水沉积地貌 冰川沉积地貌冰碛丘陵 海浪沉积地貌石质海滩 海浪沉积地貌沙质海滩 (1) 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 名称叫_。 (2)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 名称叫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形是_图,该地形 的称叫_。 (4)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_图,该 地形名称叫_。 A B C D 风蚀蘑菇 峡谷 角峰 三角洲 4.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 作用形成的(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5黄土高原是 形成的( ) A.内力作用 B.流水沉积

9、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6下列地形区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 A.汾河谷地 B.黄土高原的黄土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C D B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 花岗岩 高温、高压 大理岩、板岩 物理沉积:有层理构造 颗粒:大粒下,小粒上 时间:老的在下,新的在上 砾岩、砂岩、页岩 化学沉积:石灰岩 生物沉积:化石 1、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侵入岩: 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 花岗岩 高温、高压 大理岩、板岩 物理沉积:有层理构造 颗粒:大粒下,小粒上 时间:老的在下,新的

10、在上 砾岩、砂岩、页岩 化学沉积:石灰岩 生物沉积:化石 沉积岩 岩浆 变质岩岩浆岩 2、岩石圈物质的循环 冷却凝固 重熔再生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_。 根据底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 处的地形属_山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后易受侵蚀 地层中间老, 两侧新 块状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 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 原因上相似的是:(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AC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06沪) 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 因此在_处(填数码)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 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_ _。 该处为向斜构造, 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