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76289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物流管理-第二次离线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运输物流管理 第二次离线作业一.如何确定企业物流业务是否外包?考虑的因素包括哪些内容?答:外包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从总成本的角度考察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诸如人事、行政、生产、后勤等业务的优化。企业要把资源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而一些辅助性的业务,如物流等应该外包给更有优势的企业,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企业有效地运用外包策略,不仅可避免组织无限膨胀,更能达到精简、专注核心业务的目的。外包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降低企业运营成本;2提升企业核心能力;3降低运作风险。考虑使用自营运输,外包运输或二者兼而有之,应基于运输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

2、要性、企业运输管理能力和外包是否能够提高企业物流经济效益。在影响企业运输外包决策的三个因素中,企业战略目标是企业业务活动的根本性指导方针,对企业运输物流是否外包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企业运输管理能力是企业能否成功运作运输物流的基础,是关系到物流能否对企业生产与销售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能否满足客户需求的关键因素,对外包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物流经济效益取决于自营与外包效益的差值,选择合适的承运商,并对承运商进行有效控制,外包能够带来企业物流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运输对企业运作成功的重要程度和企业处理运输的能力,企业可以采取四种策略发展运输物流业务。(1)策略I:物流对企业成功具有重大的作用,且企业具有

3、很高的物流处理能力,企业适合采用自营运输物流,并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物流业务。(2)策略:物流对企业成功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是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较低,企业适合采用寻找物流伙伴,将运输物流业务外包,即采用合同运输。(3)策略:物流对企业成功影响作用不大,同时企业具有较低的物流处理能力,企业适合采用购买物流服务,即采用公共运输。(4)策略:物流对企业成功影响作用不大,但是企业处理物流的能力强,企业适合采用投资开发物流业务。二.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 企业物流是一种围绕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物流,是具体的,微观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如果把企业物流看作是一个微观物流系统,这个系统还可以

4、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物流子系统.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环节,企业物流可以分成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废弃物流及回收物流等不同的类别。物流企业是相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专门从事物流活动的经济组织。物流企业一般独立于生产领域之外,是专门从事与商品流通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的企业。物流企业严格意义上讲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即一个企业以契约的方式对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外部供应商,它执行了一个组织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它亦称契约物流。第三方物流特征:(1)长期契约;(2)专业化;(3)拥有充分信息;(4)规模化经营;(5)创新性运作。三.企业选择承运商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是

5、什么?答:承运商选择的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定性的分析选择方法;第二类为定量的选择方法;第三类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定性方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凭借以前的关系来选择承运商,主观的成分较多,方法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企业选择承运商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较多,如层次分析法在企业中广泛使用。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层次权重评价决策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与政策经验导入模型,并加以量化处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一是建立层次结构模型;二是构造判断矩阵;三是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四是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按照上述步骤计算出每一

6、个方案对目标层的组合权重后,方案的优劣顺序即可按照组合权重大小排列,其中组合权重最大的方案即为满意方案。四.进行企业运输方式决策时,如何考虑高服务质量与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答:1、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运输方式服务性能;货主需求特性;市场变化情况;库存成本。2、各种运输方式比较:(1)服务要素比较。评价一种运输方式是否适应企业运输需求,要考虑5大要素:速度、可用性、可靠性、运载能力和灵活性。(2)成本比较。铁路与管道运输固定投资大。铁路、水路、管道运输大宗货物运输成本较低。总之,各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各有短长。3、运输方式的选择决策。(1)服务性能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在选择运输方式时,可以通过计算每一种运输方式的每一个性能指标相对于最好的性能指标的值,并对性能指标的相对值进行加权平均,最后得出每一种运输方式的综合得分值。按得分值大小,进行选择。(2)根据预期利润选择运输方式模型。这个模型将销售策略与运输方式选择结合在一起,使企业能够系统地考虑销售、库存和运输三者的相互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