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676116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史综合复习题-原始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史总复习名词解释泛灵论:万物普遍具有灵魂,灵魂是万物的本原或始基。亚里士多德错觉:将中指和食指交叉重叠,然后将一个小圆球放在两指尖的中间,就会觉得接触到的是两个物体,这就叫做“亚里士多德错觉”。论灵魂:是亚里士多德写的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主要内容: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又是身体的一种特殊形式。身心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心脏中心说。灵魂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人的灵魂。知意二分法。对具体心理现象的研究。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受扩散或聚敛式两组线条交叉的影响,显得向内弯曲,因由冯特发现而得名。生理心理学原理:该书是冯特实验心理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

2、成体系的心理科学专著,曾被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誉为“心理学的独立宣言书”。意识阈:任何时候占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容许与它自己可以和谐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上,而将与它不和谐的观念抑制下去,降入无意识状态。微觉:最无意识性的观念,莱布尼茨认为微觉是无意识性等于零或几乎为零的观念。统觉:最有意识性的观念,统觉最具有意识性、主动性也较大,它能使人认识内心状态,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提倡“以被观察到的事物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孔德主张的实证主义原则是: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3、统觉团:赫尔巴特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内,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为“统觉团”。心理物理法: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方法。包括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等。实验内省法: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哲学心理学:在哲学范围用哲学观点和思辨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而提出的理论思想。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意识与行为的生理学是“同型论”,即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联想:洛克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认为联想是观念的联合,为联想主义

4、心理学奠定了基础。意动:布伦塔诺的意动指的是各种心理活动或动作,指向于一定的内容和客体。可分为三类:表象的意动,判断的意动和爱憎的意动,后两类意动是在第一类意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流:詹姆士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段,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道德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是指个体的行为违反了超我的价值观时,引起内疚感的情绪体验。第三思潮:继华生行为主义之后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操作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与美国的实用主义相结合的一种产物,由美国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布里奇曼于本世纪20年代后期创立,旨在于以“操作分析”的方法来探讨科学概念的精确定义。释

5、义学:指对于文本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理论或哲学。高峰体验:这种体验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欢乐至极的感觉。逻辑实证主义:也叫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孔德始终倡导“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证实是实证精神的要素。孔德主张的的实证主义原则是:一切科学知识都必须建立在来自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的基础上。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为个体潜意识。集体

6、潜意识:(荣格在不同的著作中对集体潜意识有不同的界定,而且经常和原型、原始意向、本能概念混淆使用。)但综合起来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个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能量中性化:指一种把本能能量改变为非本能模式的过程,从而使能量能被自我支配使用,提升自我的独立性。社会兴趣: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而个体心理的发展品质和这种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社会性格:是指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是联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重要中介之一。 社会潜意识:指一个

7、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压抑的领域。这些共同的被压抑的因素正是一个具有特殊矛盾的社会所不允许他的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1.原子论、理念论、生机论、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基本要点答:一、原子论心理学思想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由某种最为基本的单元或元素构成的。二、理念论心理学思想 世界的本原是理念,用理念解释灵魂本质,用回忆说阐述灵魂的形成过程。三、生机论心理学思想 灵魂既是生命的原则和动力,也是身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身心既是相互独立也是统一的。四、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 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极其重视人性的研究,并把人性作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地位,有其自身的价值观,在方法论上主张折中融

8、合和整体分析,在具体问题上采用兼容并蓄的态度。22、 实验心理学建立的自然基础答:一、19世纪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各种研究技术的发现支持了心理学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如神经元学说,大脑机能的定位与整合,感觉神经特殊能量学说。二、19世纪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其对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附:社会历史条件(可忽略= =)】 【社会发展的必然德国为发展工商业,与先进国家竞争,迫切要求发展科学技术。哲学心理学不能满足于内省、思辨和简单观察等方法。社会向心理学提出挑战和机会。 科学发展,人的个性a. 在更为广泛的意义理解和发展科学。一切可研究领域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学更突出,感觉 生理

9、学研究达到当时科学高峰。 b.当他人怀疑能否用科学手段研究复杂心理时,德国人已开始用科学工具探索和测量心理世界。 c.坚信用科学方法可研究复杂心理现象。】2.实验内省法和传统内省法的不同及缺陷内省法又称自我观察法,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实验内省法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验内省法的不足:在自我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观察的是自己的经验,观察者和观察物是混淆在一起的。为了做到观察者与观察物分离,就必须利用各种客观实验技术记录被试的反应,而不仅仅依赖被试对自我观察所作的报告。8.艾宾浩斯对心理学的贡献答:首次对记忆进行实验

10、研究,是一项首创工作,具有历史意义,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提出色觉学说,创设“填充测验”法,开启高级心理历程实验研究新纪元,确认遗忘曲线基本形式。行为主义产生的条件,以及新老行为主义的异同答:社会历史条件 20世纪初美国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要求和反映。哲学背景 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影响 机能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动物心理学的发展,研究的直接结果,“吝啬律”,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思想和实验技术对意识心理学的不满新老行为主义的异同 第一代:旧行为主义,华生等。排斥意识,只研究行为。客观主义、S-R模式、联结学习、环境决定论。

11、 第二代:新行为主义(狭义),托尔曼、斯金纳等。中介变量,不排斥意识,对行为内部原因可在经验观察基础上推测,操作主义。 第三代:新新行为主义(广义),班杜拉等。回归意识到研究对象中,重视思维、认知作用。15.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哲学和自然科学背景答:社会条件 德国力量强大,超过英、法,成为欧洲最强硬的政治帝国。霸主意识、整体思想。 哲学基础 一是古代整体论思想 二是康德先验论,知识和观念不是来自经验和感觉材料,而是来自大脑先天具有的解释机制。 三是胡塞尔现象学 研究未经分析考察而直接观察到的现象呈现在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是完整的直接经验。在对现象进行描述时,不带任何人为经验,不附加任何先决条件,保

12、持现象原来完整面目。 自然科学基础物理学场论的影响心理学内部影响 感觉是一切科学材料的来源。强调经验的整体性和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侧重知觉问题研究,对格式塔影响较大。 16.格式塔心理学创立的实验依据,以及有关行为环境、行为动力因素的思想答:实验依据 惠特海默通过运动知觉实验发现似动现象,于1912年发表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格式塔心理学学派诞生标志。 有关.的思想 考夫卡对明显行为依赖以产生的环境进行分类:地理环境、行为环境。前者指现实的实际存在的环境,后者指一个人心目中或臆想中的环境。他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行为环境的制约和调节,而行为环境只是直接经验的一

13、部分,意识比行为环境的范围要宽泛些。托尔曼认知行为主义的思想观点答:心理学研究对象 有目的的整体行为主要特征 目的性是行为的最重要特征,整体行为具有认知的特征,遵循最小努力原则,具有可教育性中介变量 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学习理论 符号学习理论:学习者所学的东西不是简单的运动反应,而是达到目的的符号及意义。 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于脑中的类似于现场地图的模型。是认知行为轨迹和策略的图式。 潜伏学习: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处于潜伏状态。9、评述冯特心理学的体系和主要内容心理学体系:1.个体心理学,以个人意识过程(基本

14、心理过程)为对象,以自然科学为定向,即实验心理学;2.民族心理学,以人类共同生活为基础的高级心理过程为对象,以人文科学定向,即社会心理学。 主要内容:1.对象: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心身关系:心身平行论3.方法:实验内省法、民族心理学方法(心理产品分析法)4.任务:心理复合体的构成元素及构造规律贡献1.使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新领域;2.创立心理学实验室和实验心理学,把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3.提出许多独到见解;4.培养大批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使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得以广泛传播。局限1.内省主义倾向2.元素主义倾向3. 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15、。1、 皮亚杰认识发展结构、发生认识论原理的理论构成答:发生认识论原理1. 认识的心理发生论 从心理发生学角度提出,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动作(活动)是中介2. 认识的生物发生论 把生物体表型复制、自动调节与认识形成进行类比。表型是可观察的外显特征,是有机体对环境作出选择的结果。表型复制的关键是内部自动调节(主动的有方向的同化过程)。认识分:从经验中得到的外源性认识;内部推导出的内源性认识(标志着认识发展的层次) 3. 认识的结构建构论 认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结构不断建构的产物,从简单到复杂;建构过程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认识发展结构的理论构成 图式 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它可以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中去。 同化 个体以其已有的图式或认识结构为基础去吸收新经验的过程,分为再生性同化、再认性同化和概括性同化。 顺应 是指同化性的图式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即改变原有图式建立一个新图式以容纳一个新鲜刺激的过程。 平衡 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活动的平衡(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因素)。11、屈尔佩二重心理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