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5718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1--走进油菜教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国油菜生产概况及生产油菜的意义(视频) 一、油菜的经济价值与用途 食用 植物 油源 饲料 蛋白源 改良 土壤 提供 工业 原料 调节 作物 茬口 利于 养蜂业 一、油菜的经济价值与用途 油菜子含有3350的脂肪 ,是最重要的植物油源。 每亩可收100200千克菜子, 榨取3060千克的菜油。 菜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含有丰 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 价值高,并易于消化。 全世界菜子油产量仅次于豆油和 棕榈油,是世界第三大植物油。 (一)油菜是重要的食用植物油源 (二)油菜是重要的饲料蛋白源 油菜子含有2030的蛋白质,菜子 饼粕含3445的蛋白质。 菜子饼粕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合理,是 优

2、质植物蛋白源。赖氨酸及含硫氨基酸 的含量较高。 可开发出各种食用蛋白产品和氨基酸。 可作为优质饲料蛋白源。 (三)种植油菜可改良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油菜饼粕中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 是上等有机肥料,肥效仅次于豆饼。 菜子饼不仅能做发展温室和大棚栽培作物不可 缺少的肥料,而且其根、茎、叶、花、果、壳 等都含有丰富的氮、磷、钾。 叶和果壳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 ,还可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结构。 对油菜收获后的后作如稻、麦等 有明显的增产作用(10左右)。 (四)油菜可提供多种工业原料 菜子油经过精炼、脱色和氧化处理, 可以制作色拉油、起酥油、人造奶油 以及糖果、糕点等高级食品。

3、 是多种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冶金 、机械、橡胶、化工、纺织、油漆、 制皂、油墨、造纸、皮革、医药等方 面。 (五)种植油菜便于调节作物茬口 在南方,油菜是越冬作物。在水稻收获 后种一季油菜,可增加一季收成。冬油 菜的成熟期比小麦早半个月,长江中下 游5月中旬左右即可收割。若品种选择和 栽培措施得当,还可实现油菜、早稻和 晚稻一年三熟,充分发挥人多田少的生 产潜力。 在北方,利用早春空闲季节,增种一季 春油菜,油菜收后复种、复栽或油菜预 留行间套种粮食作物,可变一年一熟或 两年三熟为一年多熟。 (六)种植油菜有利于养蜂业发展 油菜是一种良好的蜜源作物。一株油菜可 开上千朵花,花期可持续1个月之

4、久。 油菜开花期放养蜜蜂,每亩可收获蜂蜜1.7 5.0千克。每一群蜜蜂在整个油菜花期可 采蜜50多千克。 二、油菜的起源、类型 (一)油菜生产的起源和历史 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在中国和 印度,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中心在欧洲。 中国和印度是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国家。中 国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开始种油菜,我国最 早的油菜栽培地区被认为是青海、甘肃、 新疆、内蒙古等地。 白菜型油菜 俗称小油菜,包括北方 型小油菜、南方油白菜 、北方油白菜。 植株一般较矮小,叶色 淡绿至深绿,上部薹茎 叶无柄,叶基部全抱茎 。花色淡黄至深黄,花 瓣圆形较大,开花时花 瓣两侧相互重叠。 芥菜型油菜 俗称大油菜、高油菜、苦油

5、 菜、辣油菜等,是芥菜的油 用变种。主要为小叶芥油菜 和大叶芥油菜两种。 植株高大,株型松散。叶色深绿或紫绿,叶 面一般皱缩,被有蜡粉和刺毛,叶缘有锯齿 ,薹茎叶有柄不抱茎,基部叶有小裂片和花 叶。花色淡黄或白黄,花瓣小,开花时四瓣 分离。 甘蓝型油菜 又称洋油菜、番油菜等 。 植株中等或高大,枝叶 繁茂。叶色蓝绿似甘蓝 ,多密被蜡粉,薹茎叶 无柄半抱茎,基部叶有 琴状裂片或花叶。花瓣 大、黄色,开花时花瓣 两侧重叠。 “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2005-2015年) 农业部 长江流域12个油菜生产重点省市确定 为三个优势发展区,面积8800多万亩,约 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87。在长江流域

6、上 、中、下游原有三个优势区的基础上,增 加北方油菜优势区。 三、我国油菜的分布与分区 (一)长江上游优势区 区域特点:长江上 游优势区包括四川 、贵州、云南、重 庆、陕西五省(市 )。 气候温和湿润,云 雾和阴雨天多,冬 季无严寒,温、光 、水、热条件优越 ,利于秋播油菜生 长,耕作制度以两 熟制为主。 不利因素主要是阴 雨寡照,山区丘陵 比重大,农田排灌 设施差,冬水田利 用效率低,“双低” 品种普及率较低, 油菜籽含油量偏低 ,生产成本较高。 (二)长江中游优势区 包括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等四省及河 南信阳地区。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雨水充沛,适宜油 菜生长。农

7、田水利设 施条件较好,油菜生 产比较稳定 不利因素主要是油菜 与早稻、棉花等作物 存在季节矛盾,缺乏 适合三熟制生产的特 早熟高产“双低”品种 ,季节性秋旱、春涝 和菌核病容易发生。 (三)长江下游优势区 包括江苏、浙江两 省,以两熟制为主 。 亚热带气候,受海 洋气候影响较大, 雨水充沛,日照丰 富,光、温、水资 源非常适合油菜生 长。 地处长江三角洲, 交通便利,油脂加 工企业规模大。 不利因素主要是地 下水位较高,易造 成渍害;劳动力成 本高,农民种植积 极性较低。 (四)北方油菜优势区 主要包括青海、内蒙 、甘肃3省(区), 为一年一熟制春油菜 该区日照强,昼夜温 差大,对油菜种子发

8、育有利,菜籽含油量 高,机械化生产程度 较高,单位面积产值 有一定优势。虽然该 区域油菜生产较分散 ,但部分传统油菜生 产大县生产优势较强 。 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 严重,对农田水利灌 溉条件的要求高,缺 乏极短生育期的高产 甘蓝型油菜品种,小 菜蛾和金象甲虫害危 害严重。 四、油菜的植物学特性 (一)种子 油菜种子为球形 或近球形,粒小,千 粒重3克左右,色泽 有黄、红、褐、黑和 杂色等多种。 (二)根 油菜的根系南主根、侧根、细根和 不定根组成。 在油菜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根系的 生长分为3个时期: 一是扎根期,自出苗至越冬期间根 梢往下扎,垂直生长快于水平生长 ; 二是扩展期,越冬后至盛花期

9、,根 梢生长加快,尤其是水平生长加快 ; 三是衰老期,盛花期至成熟期,根 系停止生长。 (三)茎 油菜的茎可分为主茎和分枝。 油菜茎秆的功能: 一是支撑植株的叶、花、角果 等器官; 二是通过茎中的导管和筛管运 送水分和各种养料; 三是贮藏暂不使用的养分; 四是用其绿色表皮细胞中的叶 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物质。 (四)叶 根据叶片的着生部位和形态,可 分为长柄叶、短柄叶和无柄叶3 种。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 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 。 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除叶片本身 生长需要外,长柄叶还供应根部 和茎生长;短柄叶供给茎和分枝 生长:无柄叶则供应分

10、枝和角果 发育。 (五)花 油菜花按照一定的顺序 着生在花轴上,着生在 主茎顶端花轴上的称为 主花序,着生在分枝顶 端的称为分枝花序。 (六)角果 角果不仅是油菜子的贮藏器 官,正在发育的角果的绿色 角皮,还是花角期的重要光 合器官,它可提供油菜种子 中贮存养分的40左右, 对油菜产量有重要的影响。 采取适宜的栽培条件,使油 菜后期不早衰,不倒伏,不 受病、虫的损害,使角果良 好发育,对油菜丰产有重要 的意义。 油菜角果 五、油菜的生育进程 (一)发芽出苗期 油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3 4或高于3637,都不利于发芽。 油菜种子的萌发出苗,可分成吸水膨大、种 子萌动、种子发芽和子叶平

11、展4个阶段。 (二)苗期 苗期是指油菜出苗后子叶平展至现蕾的这段 时间。 甘蓝型中熟品种苗期约为120天,约占全生 育期的一半,生育期长的品种苗期可达130 140天。 一般从出苗至开始花芽分化的为苗前期,开 始花芽分化至现蕾的为苗后期。 (三)蕾薹期 蕾薹期是油菜从现蕾至始花的阶段。 现蕾是指分开主茎顶端l2片幼叶,可见 到明显花蕾的时期。 抽薹则是指油菜现蕾后或在现蕾的同时, 主茎节间开始伸长的时期,当主茎高度达 10厘米时,进入抽薹期。 (四)开花期 油菜从始花至开花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开花 期。全田有25植株开花为初花期,全田 有75以上的花序开花为盛花期,全田有 75以上的花序完全谢花

12、称为终花期。 初花期 盛花期 (五)角果成熟期 从终花到角果种子成熟的这段时间称 为角果成熟期,一般为30天左右。 六、油菜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油菜的感温性 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 较低的温度时间才能现蕾 、开花、结实,否则就停 留在营养生长阶段的特性 。 对低温要求严格,于0 5条件下,经30 40天才能进人生殖 生长。 冬油菜晚熟、中晚熟 品种属此类,如甘蓝 型晚熟品种跃进油菜 、胜利油菜及中晚熟 双低品种中双2号。 要求一定的低温条件, 但对低温要求不严格, 一般在515条件下, 经2030天可开始生殖 生长。 一般冬油菜中熟、早中 熟品种属此类,如多数 甘蓝型品种秦油2号中油 821

13、、湘油1l号、华杂4 号、皖油14以及长江中 下游中熟白菜型品种均 属此类。 可在较高温度下通过感温 阶段。一般1020条件 下1520天,甚至更短的 时间就可开始生殖生长。 冬油菜的极早熟、甲熟 品种和春油菜品种属此类 ,包括我国华南地区白菜 型及甘蓝型极早熟品种, 西南地区白菜型早巾熟和 早熟品种,及西北地区的 春油菜品种等。 春油菜在开花前经历 的光照强,故一般对 光照长度敏感,开花 前需经过1416个小 时平均日照长度。 (二)油菜的感光性 油菜发育中必须满 足其一定时间长光 照的要求才能现蕾 开花的特性。 (二)油菜的感光性 冬油菜在开花前一般 经历的光照较短,故 对长光照不敏感,花

14、 前需经历的平均日长 为11个小时左右。 (二)油菜的感光性 七、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形成 (一)产量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的角果数变异最大,不同栽培 条件可相差15倍,因而是大面积生 产中调节潜力最大的产量因素; 每角粒数和粒重变异幅度则相对较小。 单位面积产量=角果数每角粒数粒重 (二)油菜产量形成 1、角果数 单位面积上油菜总角数取决于单位面积 的株数和单株角数。当植株通过一定的 感温阶段和必要的营养生长量,主茎顶 端开始分化花芽时,角果数开始形成。 随着分枝开始分化,植株进入旺盛生长 时期,花芽分化加快,至始花期花芽总 数达到高峰,这一阶段是角果数的增长 期。此后由于蕾、花、角果的脱落,以 及

15、部分角果变成阴角,角果数逐渐变小 。到现蕾期,受精胚珠的胚胎发育在终 花后1520天角果数定型,是角果数的 决定期。 2、每角粒数 油菜的每角粒数与每角胚珠数、胚珠 受精率和合子发育率有关。每角胚珠 数的多少,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与 胚珠分化期间的植株长势和栽培条件 也有很大关系,整株花的胚珠数约在 现蕾前至开花期决定。天气晴朗、养 蜂传粉、人工辅助授粉都有利于提高 胚珠受精率。合子发育率与油荣后期 的长势和栽培管理有关。 3、粒重 油菜始花以后,当第1朵花的胚珠受精,经4 5天的胚胎静止期后,开始长大增重,粒 重开始形成。粒重在胚囊受精后不断增大, 一般开花后25天内为缓慢增长期,此后则快

16、速增长。油菜的粒重与干物质积累和运输有 关。要增加粒重,必须保证油菜开花后叶片 、茎枝和角果皮有较旺盛的光合能力,并保 持根系活力,使籽粒获得充足的养分。 (三)油菜品质形成 油菜籽由3050%的脂肪(即菜油)、21 30的蛋白质及糖类、维生素、矿 物质、植物固醇、酶、磷脂和色素等物质 组成。 普通菜油同其他几种作物油脂相比较,营 养品质及加工品质有一定差异,主要原因 是脂肪酸的组成不理想,芥酸和亚麻酸含 量高,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低。而双低油 菜籽油由于改变了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其 保健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八、环境条件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八、环境条件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光照 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