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75648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1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d(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昆山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昆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0月前言从“昆山制造”到“昆山服务”昆山是当今中国最有魅力、最令人敬佩的县级城市之一,秀美的江南水乡、多彩的历史文化与奔腾的现代经济塑造了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以大东砖瓦厂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点燃了昆山的文明之火,从那时起薪火相秉,文明相承,从吴越春秋,到帝国兴衰,一直到现在的中华百强县第二,昆山不但以乡情水色、粉彩物华,丰富了中国天堂的景观与内涵,而且将吴人的勤劳智慧深深地撒在了阳澄湖、淀山湖,撒在了娄江、吴淞江,撒在了昆山927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天堂美景增添了一段段迷人的传说,为人间历史

2、演绎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无论是以家为重、写出喻世良书“朱伯庐治家格言”的朱伯庐,还是一心为天下,喊出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无论是终身不仕、醉心音律诗画的顾阿瑛,还是心怀百姓忧患、领导苏州反税监斗争的葛贤;无论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最后竟被明太祖害死的沈万三,还是才高八斗、领导古文运动的归有光;无论是坚忍不拔、创始不朽文化遗产昆曲的顾坚,还是精忠报国、协助指挥台儿庄血战的徐祖贻;无论是勤奋成才、以科学救国救民的朱文鑫、蒋英、俞启葆、周同庆等科学家,还是敢说敢干、领导昆山人民抓住机遇实现“农转工”“内转外”两次大转型、促进昆山从昔日小县城到今日明星市、创造了“昆山制造”这一响当当

3、品牌的历届政府。他们或用不灭的灵魂建构了永久的精神,载誉青史;或用旷世的才华,不俗的人生完成了生死轮回,流韵后世;或凭只身赤手,赢得家财万贯,富甲东南;或爱国爱民,知不可为而为之,挽狂澜之既倒,永被铭记;或默默奉献,尽忠尽职,以集体的力量建构了新时代的奇迹,可歌可泣。从古到今,昆山人就以这种或伟大、或平凡的方式赢得了世界的咏叹和惊讶。昆山是中国的一颗奇葩,古老的中华在这块土地上见证了太多奇迹的诞生,然而,昆山人并没有就此停止前进的脚步,在把“昆山制造”打造成最鲜艳夺目的美玉后,他们又瞄准了“昆山服务”这一过去被相对忽视而又充满潜力的璞玉。美玉无暇,却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放出夺目的光彩,科学的规划

4、就是那磨玉的工匠。将“昆山服务”这块美玉打磨出夺目的光彩,使之与“昆山制造”并驾齐驱,把昆山这块奇葩照得更亮更美,是我们的目的与心愿。为此,我们特意设计了与“昆山服务”相适应的打磨工序规划方法,总体而言,本规划有四个特点:第一,营销性。将昆山市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昆山市服务业发展视为一个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开发、设计、包装和行销。第二,综合性。充分考虑服务产品的不可移动性,既把服务业规划看成是产业规划,又把服务业规划看成是目的地规划。第三,战略性。采用国际上比较成功和先进的战略规划方法,将本次规划视为一战略规划过程,从深入剖析昆山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中形成昆山服

5、务业的愿景、目标、战略和行动,并有相应的实施保障。第四,可操作性。重点关注政府可以实施和招商的投资项目,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各设计了十大重点投资计划,并以更为详细具体的公共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形式了进入政府的三年实施计划。“昆山服务”的号角已经吹响,勤劳智慧的昆山人有能力在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新的经济奇迹,成功地实现从“昆山制造”到“昆山服务”的转型。目 录前言1绪论1第一篇 环境篇1第一章 昆山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转型阶段1第一节 昆山经济发展脉络1第二节 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1第二章 服务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1第一节 服务业引领世界经济1第二节 大力发展服务业

6、成为国家重大战略1第三节 WTO促进服务业市场开放1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1第三章 昆山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1第一节 优势1第二节 劣势1第三节 机遇1第四节 挑战1第二篇 战略篇1第四章 战略愿景、目标及步骤1第一节 战略愿景1第二节 战略目标与步骤1第五章 大推动1第三篇 产业篇1第六章 总体部署1第一节 重点产业选择1第二节 “1234”战略性空间发展格局1第七章 生产服务业1第一节 定位与目标1第二节 发展战略1第三节 重点产业1第四节 十大重点投资计划1第八章 生活服务业1第一节 定位与目标1第二节 发展战略1第三节 重点产业1第四节 十大重点投资计划1第九章

7、 公共服务业发展规划1第一节 定位与目标1第二节 发展战略1第三节 重点产业1第四节 十大重点投资计划1第四篇 保障篇1第十章 实施保障规划1一、观念转变1二、人才积累1三、资金投入1四、组织安排1五、管制放松1六、政策调整1绪论一、规划区昆山市位于东经12048211210904、北纬310634313236,处江苏省东南部、上海与苏州之间。北至东北与常熟、太仓两市相连,南至东南与上海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与吴江、苏州交界,东西最大直线距离33公里,南北48公里,总面积92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23.1%。二、规划原则1地方化与全球化结合体现开放的、联系进化的系统观点,与昆山社会经济、长

8、三角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协调与衔接。2营销导向将昆山市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昆山市服务业发展视为一个有市场潜力的产品,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开发、设计、包装和行销。3官产学民媒互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应是一个相关利益者广泛参与的、高度互动的社会性过程。本规划力求体现这一要求,充分发挥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公众和媒体交流互动在规划中的作用。4弹性规划在把握基本方向和格局的同时,规划必须保持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技术、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5生产、生态、生活协调服务业发展对昆山而言,承载着生产、生态、生活等重要功能,规划必须处理好三者关系,使之协调发展。三、规划期限昆山市服务业发展总体

9、规划的期限为20052020年,在时间尺度上分为近、中和远期,近期为20052010年,中远期为20112020年。第一篇 环境篇第一章 昆山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转型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19782003年昆山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十一五”乃至更长远的一段时期是昆山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昆山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也是昆山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城市的扩大和发展、人口的增长、社会的进步,昆山的发展面临着新的

10、关键性的转型,即将迎接服务经济的到来。第一节 昆山经济发展脉络一、通过两次重大经济转型实现腾飞,步入经济加速成长阶段昆山东邻上海,西依苏州,市域面积927平方公里,辖10个镇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开放以前,昆山只是一个温饱型的农业县,工业基础薄弱。1978年昆山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仅24188万元,人均GDP仅为466元。改革开放以来,昆山重视发挥优势,积极抢抓机遇,加速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并且推动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20世纪80年代,昆山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东靠上海,西托三线,大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实现了“农转工”的第一次转型。20世纪90年代,昆山抓住浦东开发开放

11、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机遇,发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础设施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了“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图1-1)。III阶段II阶段I阶段图1-1:昆山GDP阶段性变动时间序列目前,昆山经济总量继续在高位保持高速增长,GDP自2002年4月份以来已连续30多个月增幅在30%以上,2002、2003年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32.8%和31.5%。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0.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4.13万元,接近50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人均GDP在4002000美元为经济起飞阶段,20

12、0010000美元为加速成长阶段,10000美元以上为稳定增长阶段。因此,昆山未来的发展将步入人均GDP从5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新阶段,并且最终达到稳定增长。二、工业发展战略空间缩小,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将上升昆山目前是沪宁经济走廊中开放度较高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我国县级城市利用外资的杰出代表。2003年昆山进出口总额超过139亿美元,全市已累计批准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3千多个,开工投产三资企业已达17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3家在昆山投资。然而,目前昆山的经济发展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的空间不断缩小,附加价值越来越有限,只在制造环节下工夫,依赖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

13、,走为外资公司“代工”的路子,发展战略上将受到很大局限,况且制造业通常需要较多的土地、自然资源等低级要素的投入,长此以往当这些资源被使用殆尽时,制造业的成长将会受到较大影响。2002年以后,昆山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显著下降,从而导致GDP的增长速率放缓,而服务业的增长速度从2001年以后持续上升。昆山工业项目大约尚有1500个项目即将陆续上马,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还将有继续增大,但随着服务业的大规模兴起,工业的增长将逐渐减弱(图1-2)。图1-2:昆山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变化趋势目前,昆山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变的时期,加工工业的高度化明显,现代服务业整体

14、上处于大规模兴起的阶段。三、昆山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的转型阶段首先,2003年昆山市常住人口达到109.6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1.95万人,外来人口47.69万人。到2010年,昆山总人口大约在130至170万之间,而且中心城市人口接近100万。在欧美,若有中心城10万人口以上,即连同其周边有社会经济关联之地区合称为都会区(metropolis)。在我国,城市规划部门按城市人口规模(包括市中心区及近郊区内的非农业人口)划分城市等级与规模,市中心区及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称为特大城市。昆山从昔日的小县城向大型的现代工贸城市转变已是势不可摧。同时,昆山的工业呈现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态势

15、,并且规模庞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服务业发展规律,为厂商服务的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到GDP比重不足20%时,将会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因此,昆山的生产服务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需求膨胀的扩张时期,近期更多地反映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上,到中远期将会从占GDP的比重上显著地反映出来。昆山的城市功能逐步向现代工贸城市转变,服务需求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新昆山人”的不断涌入以及社会的转型,正在促使昆山未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将更多地借助于生活性和生产服务消费的推动。随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昆山经济将逐渐由投资主导型将逐渐向消费推动型转变。无论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启示还是昆山当前产业发展的现实都预示着一个服务经济的时代即将到来。因此,全面发展服务业,大力提升信息产业,积极发展人力资源,继续改善生态环境将是昆山下一个时期发展的主旋律。第二节 服务业的现状和问题一、总体分析1服务业随着经济转型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