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5493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假期学习学案初中 部分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4. 学习重点与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课前预习】1.日常生活中水的常见状态有 、 、 三种。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水加热会变为水蒸气 、在冰箱中的水会变成冰;铁钉被锤子打弯、钉子在潮湿

2、的空气中会生锈 ;纸张既容易被撕碎也易燃烧等现象。你能否再举一些类似的变化实例呢?并把这些例子进行归类 。 【课堂探究】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1.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纪录如下表: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液态的水液态的水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粉末状的胆矾蓝色的硫酸铜溶液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二氧化碳气体等银白色的镁条白色的氧化镁交流讨论:(1) 以上五个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2)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并把你在课前预习中列举的例子进行正确分类,说出你的分类依据。(3)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一些

3、明显的现象,请回顾刚才所做实验总结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哪些现象?是不是具备上述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例说明。2实验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没有联系?实验步骤:(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2) 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 3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外在表现形式 或 的改变经常伴随有 、 、 、 、 等现象以及 的转化 根本区别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过程中 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4、你的收获:【有效训练】1.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激凌融化 B.苹果腐烂 C.玻璃打碎 D.海水晒盐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3. 能用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生成新物质 B 生成沉淀或气体 C发生颜色变化 D 发光发热 4.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5.人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中不是由化学变化引

5、起的是( )A.燃气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D.煤燃烧发电【课后提升】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压制成铝箔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玉米酿制成酒精2.一种固体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则这种变化( )A一定是升华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不可能发生,固态物质要先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 铁生锈;铁被腐蚀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

6、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课前预习】1.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和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者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描述你所熟悉的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有哪些性质和用途。你能将这些性质进行分类吗?【课堂探究】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思考:(1)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2)归纳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定义,说出二者的区别。(3)在上一节做过的实验中分别表现出物质的哪些性质?你还能列

7、举的更多吗?(4)物质的物理性质只有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吗?试举例说明。2.阅读自学有关物质物理性质中的几个概念:(注意“条件”和“单位”)(1)熔点和沸点(2)密度3. .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异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实例区别4.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之间是否有关系呢?独立完成习题,然后交流讨论:(1)仔细辨别下列描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分别说明理由。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浑浊 B. 硫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燃烧C.酒精挥发变成了酒精蒸气 D. 酒精易挥发(2)试比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别与联系5.实验探究:物质

8、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你的猜想: (2)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两种具有不同性质的物质,由物质具有的性质推测物质的用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取一集气瓶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仔细观察他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取一根燃着的火柴慢慢地分别放入这两个集气瓶中,(3)探究结论:氧气可 ,二氧化碳可用来 ,说明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 了物质的性质。你的收获:【有效训练】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铁能传热导电 B. 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9、C.金钢石制作刀具 D. 钢材制铁轨3.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 ( )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 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4.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中,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课后提升】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可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

10、的化学变化是 酒精的用途是 。*3.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和图片,请仔细阅读、观察,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至少答出三条) 修正液 使用方法:使用前须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1) 。(2) 。 (3) 。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一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学习目标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

11、价值的结论。3、 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课 前 预 习】1、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 、 和 等,可以 ,学习 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能或不能),质(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大于或小于)。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氧气可以使燃烧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能或不能)。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