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1675334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理11 政治12 历史12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在我国南海分布着许多宛若翡翠的环礁,环礁由珊瑚虫营造而成,造礁珊瑚一般只生活在水温较高、光线充足、水质清洁、饵料和氧气充足的水域。礁灰岩又称生物骨架灰岩,是一种具有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这些生物多为珊瑚类、藻类等,并多分布于潮汐作用、风浪作用和海流作用明显

2、的岛礁浅海区。近年来,南海环礁区域开发活动日盛。下图为我国南海某环礁礁顶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礁前斜坡珊瑚的生长速度最快,其主要原因是( ) 海水较深风浪拍抚基底坚实水体清澈A. B. C. D. 2. 人们在珊瑚礁区的开发活动,所选择的位置不合理的是( )A. 海水养殖-礁前斜坡B. 潜水运动-潟湖区C. 水上旅游-潟湖坡D. 工程建设-礁坪区3. 图中礁灰岩形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外力作用是( )A. 海水侵蚀作用B. 海水搬运作用C. 海水沉积作用D. 固结成岩作用【答案】1. C 2. A 3. D【解析】【1题详解】珊瑚类、藻类等多分布于潮汐作用、风浪作用和海流作用明显的岛礁

3、浅海区,礁前斜坡珊瑚的生长速度最快,其主要原因是风浪拍抚,对。是石灰岩,岩石基底坚实,对。一般生活在水温较高、光线充足、水质清洁、饵料和氧气充足的水域,水体清澈,对,C对。海水较深不是生长条件,错。A、B、D错。【2题详解】珊瑚礁生长要求水质清洁,礁前斜坡进行海水养殖影响水质,不利于造礁珊瑚生长,A不合理。潟湖区水深,风浪小,适宜进行潜水运动,且不会造成污染,B合理。潟湖坡水上旅游对珊瑚生长环境影响小, C合理。礁坪区距离海水较远,对海洋影响小,可以进行工程建设,D合理。 【3题详解】礁灰岩又称生物骨架灰岩,是一种具有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的石灰岩。图中礁灰岩形成过程中,珊瑚虫遗体成为

4、岩石,最关键的外力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D对。由原地固着生长状态的生物骨架构成,海水侵蚀作用、海水搬运作用、海水沉积作用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B、C错。2017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由中方营运的瓜达尔港正式开航了!当地时间15时许,“惠灵顿”轮从新建的瓜达尔港出发,其将来自中国新疆喀什的货物运到非洲。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4. 材料所述在“惠灵顿”轮航行途中,下列地理现象最不真实的是()A. 出发前,“惠灵顿”轮上的中国国旗飘向东北方B. “惠灵顿”轮此次航行为顺流C. 港口附近海水盐度比波斯湾内海水盐度低D. 瓜达尔港当地建筑多以圆形穹顶建筑为主5. 由瓜达尔港建设通往喀什的铁路和管道可能遇

5、到的问题有( ) 沿途基础设施落后,物资补给不便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当地劳动力短缺,且技术水平落后,无法施工提供支持途经青藏高原,有冻土层,难以施工A. B. C. D. 6. 有专家指出,目前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A. 港口所国资源与我国互补性不强B. 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C. 该港口的水深较浅,不适合大型船舶停靠D. 港口所在国劳动力资源不足,无法发挥其潜力【答案】4. A 5. A 6. B【解析】【4题详解】出发时间是11月份,正值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国旗飘向西南方,A不真实。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逆时针,“惠

6、灵顿”轮此次航行去非洲,为顺流,B真实。波斯湾海域封闭、气候干燥、蒸发强烈,盐度高。与波斯湾相比,瓜达尔港附近海水盐度低,C真实。瓜达尔港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圆形穹顶建筑是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之一,D真实。故选A。【5题详解】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铁路沿途基础建设落后,物资补给不方便,对。沿途气候干旱,给施工增加难度,对。该国人口众多,当地劳动力丰富,错。图示可以看到,沿途没有经过青藏高原,错。A对,B、C、D错。【6题详解】有专家指出,目前,瓜达尔港所具备的“战略”价值至今仍处于“潜在”阶段,原因可能是该港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欠缺,运输能力低,优势未能发挥出来,B对。该国矿产资源丰富,资金短缺、

7、技术落后,与我国互补性强,A错。该港口的水深较深,是深水港,适合大型船舶停靠,C错。巴基斯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D错。【点睛】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国旗飘向西南方。北印度洋洋流流向为逆时针。圆形穹顶建筑是伊斯兰建筑的特色之一。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铁路沿途基础建设落后,物资补给不方便。是深水港,适合大型船舶停靠。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回答下列各题。7. 该

8、山可能是( )A. 长白山B. 太行山C. 贺兰山D. 武夷山8. 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A. B. C. D. 9. 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D.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答案】7. D 8. C 9.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山地山麓地带1月份平均气温在0以上,因此该山应位于亚热带,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图中II表示平

9、均最低气温,结合上题,该山为武夷山,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图中的符合要求。此图是1月份,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7题详解】图示该山1月山麓地带温度II坡超过0,应在亚热带,判断可能是武夷山;长白山地处东北,太行山地处北方,贺兰山地处西北,1月山麓地带温度都会低于0。【8题详解】由题意可知,I图是1月极端最低气温,都不符合;II图是1月平均最低气温,武夷山是东北-西南走向, 1月份山区西北坡属

10、于阴坡,接受太阳辐射少,且西北侧是冬季风迎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强烈,气温较低,是西北坡;东南侧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温度较高,东南坡属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相对西北坡稍高,是东南坡。选C正确。【9题详解】此图是1月份,不能看出全年西北坡近地面出现冷湖现象,A错;“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先增后减的,B错;暖带中气温升高,农作物的生长变快,生长周期变短,C错;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D正确。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

11、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0. 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种植业收益低C. 城镇建设占地D. 市场趋于萎缩11. 当地一些农业部门干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A. 增加生物多样性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 恢复土地肥力D. 提高机械化水平【答案】10. B 11. C【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休耕对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10题详解】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成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种植收益低,人们的积极性不高,B

12、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缓慢的,A错误;城镇建设占地使种植面积减小,但不会改变耕作制度从两熟田变为一熟田,C错误。若因为市场萎缩,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来解决,而非只种一季,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两熟田变为一熟田,可以让土地休耕,达到恢复土壤肥力的作用,C正确。故选C。第卷(必做135分+选做25分,共16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10道题。其中3642题为必做部分,43题44题为地理学科选做题(考生从4344题中任选1道试题解答),45题为历史学科必选题。2考生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完成解答。 【必做部分】12.阅读图文材

13、料,完成下列要求。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其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6420W、5447S)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1.32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为南极大陆周边大洋水域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南极半岛周边洋流示意图。(1)推测火地岛东西部自然带类型并说明造成这种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2)分析南极大陆外围大西洋西部沿岸海域,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

14、、数量多原因。(3)某科考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南极大陆科考,指出他们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答案】(1)西侧为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形成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2)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 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麦;适宜磷虾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酌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任答三点)(3)海上:风大浪急

15、;海中浮冰和冰山;酷寒冰冻等。陆上:酷寒.狂风;巨厚积雪;积雪下众多的冰隙.阴沟。【解析】(1)主要从地形对降水影响方面分析自然带的差异,从地理位置可以看出火地岛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燥,形成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东西两侧所处的自然带的差异比较明显。(2)主要结合南极大陆外围从食物来源、生物生存环境、磷虾生活习惯分析。注意从洋流和食物链方面分析影响。从位置可以看出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洋流导致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上升到表面,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为磷虾提供充足食物供应;从图中看该海域位于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交汇处,利于磷虾生存;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3)最主要是西风漂流造成风大浪急;接近南极地区有大量的海上冰山,海中浮冰和冰山也会影响航行;再从南极大陆的特有气候条件进行分析,南极纬度高,气候寒冷,有大风,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