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75201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药科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是学校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的第一个五年发展时期,也是学校进入转型发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药科大学的起步时期。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广东省委颁发关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意见的精神,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快实现国家和广东省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部署,加快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现制定本规划。一 、“十二五”发展成绩“十二五”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大学设置评审、在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级重大项目上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增加了建设高水平药科大学的信心和勇气。1.规模渐趋稳定,

2、条件日益完善“十二五”期间,在校生规模稳定发展,研究生发展较快,达到1101人。四个校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合理调整,布局更为科学,整体办学条件更为完善,满足了科研和教学需要。建设了教学、科研、办公、生活一体化的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了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更趋完备。2.学科人才荟萃,研究团队取得突破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57人,生师比为13.50:1。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占70.08%,其中博士学位占23.89%;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677人,其中正高职称224人。学科带头人和创新科研团队取得突破,涌现了以学科带头人省名中医,中

3、西医结合临床博士生导师郭姣教授为代表的“南粤百杰”培养对象、并以中西医代谢病研究为核心,打造了一支创新型科研队伍,获得了广东省自然基金团队项目。3.培养模式多样化,人才质量稳步提升构建了以“大健康、大药学”为核心的核心专业群、交叉专业群、外延专业群“三群一体”的专业体系,现有41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药学学科为主体,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专业体系。“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了新进展,获得国家及省级项目 130多项,获得广东省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生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69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 98%以上,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4.科技创

4、新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重点学科稳定发展,交叉学科增长优势凸显。药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广东省优势学科、中药分析学获批为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药学获批为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建设点。在学科领军人才郭姣教授带领下,以中西医结合学科为引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为基础,自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以“临床-实验室-临床”为特点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转化医学研究之路。科技研究及平台取得显著成效,新增实验平台5个,承担国家级项目122项,省部级项目331项,年均科研经费5386.16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

5、技术奖一等奖1项。学校协同创新改革取得了新的突破,先后获得“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成了多元化产学研协同合作模式,具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的能力。5.拓展国际合作,国际化水平提高着力搭建国际协同育人平台,继续实施与美国、澳大利亚等 10所高校的交换生项目,交换生范围已涵盖11个二级学院。同时开设多种形式的“3+1”双学位国际班、“4+1”、“4+2”本硕连读班,专业方向已扩展到药学、生物科学、商科、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累计派出近3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各类在校留学生100多人,学历生占60%。6促进资金投入转变,加速内涵发展学校共筹

6、集办学经费27亿,有力支持了教学、科研的运行和发展。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56亿,总资产从22.4亿增加到25.5亿,贷款余额从2010年末的3亿下降到2015年末的1.8亿。附属第一医院医疗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期间翻一番,年均增长15%左右。随着学校四个校区功能布局的逐步完善,学校内涵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增强。二、“十三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是我校建设高水平药科大学的重要起步阶段,也是学校发展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学校发展依然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1.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全球教育体系模式进入中国,地区参与不断加强,教育的全球化使学校面临越

7、来越强的国际竞争。此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民间社会力量多种形式办学兴起,目前由民间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已达1200多个。因此,后发型高等学校已进入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全方位竞争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之中。国家把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开启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广东省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在个别院校和学科分别投入巨资,由此,高水平建设全面引领了高等教育质量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国家先后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引导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转型发展、

8、特色发展,这些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所面临的新态势。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仅成为助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变革。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与渗透到高等教育发展领域,利用“互联网+”重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的创新力和治理,形成了更加多样的教育发展新形态。 2.经济社会形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升级,国家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医药成为重点,位列第一方阵,中国制造被誉为“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将力推医药工业4.0加速,在智能、装备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技术、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技术等方面达到或趋近世界先进

9、水平。为加快提升制药行业智造水平,实现向制药强国迈进,国家将在医药工业领域重点推进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实现重点突破,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重大项目实施,促进生物医药上水平、上规模。生物医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生物医药产业未来有望形成6000亿-8000亿元的庞大市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信息化管理的客观需求以及新医改的大力推动,势必带来远程医疗系统新一轮建设高潮。国家着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等,促进了“互联网+医疗”,重点开发智能化医疗器械,提升制药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管理,发展医药电子商务,培育健康医疗新模式,结合医药工业特点,促进“互联网+医药工业”,重点推进网络

10、协同创新、定制生产、制造服务化等,互联网医疗产业有望步入黄金时代。大健康产业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业,年支出总额占GWP(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1/10。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将达8万亿元。中国在“十三五”之后将迎来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增长的高峰和老龄产业发展的高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老龄医疗保健用品(包括保健品、康复辅具、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医疗康复护理是老年人需求旺盛、市场发展空间较大的领域。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群体消费总量占GDP的比例可上升到9%-13%,到2050年将达到届时GDP的30%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2015年的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

11、万亿元左右。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生命科学、环境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都跟医药有着密切关系,为我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机遇。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高等教育在“十三五”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3.医药政策形势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健康中国正式升级至国家战略。国家颁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

12、划两个重要文件,广东省提出建设“卫生强省”目标,出台了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也明确医疗信息化是亮点,将建立并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新颁发的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要建设具有粤港澳特色的中医药产业基地。在国家和广东省各种医药政策利好的前提下,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着更加有利的时机。4.学校内部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学校地处广州,是泛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与东盟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学校形成了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

13、界的特有区位发展优势。二是学科优势。建立了涵盖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是区域医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以药为主、中西医药结合,汇通医药的学科特色,具有医药与理工交叉发展的学科潜在优势。三是行业优势。学校紧密服务广东医药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医药应用研究,具有服务行业的独特优势。(二)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十二五”的持续建设,学校实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与高水平大学相比,高层次人才队伍依然不足、学科水平仍然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依然不高、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依然滞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尚没有形成,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三、“十三

14、五”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会精神,以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手段,坚定不移地将学校工作重心落实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和提升办学水平上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药科大学。(二)发展理念“十三五”是学校实现从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转变、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从省内竞争向全球竞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各项

15、工作坚持“创新、协调、特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驱动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以着力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目标,完善章程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深化二级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人才培养模式、资源配置机制、科技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改革,通过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和师生的创造力。协调发展。坚持把优化结构作为学校提升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提高质量、提升水平为目标,着力规划学科发展重点,完善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的类型和层次,优化师资队伍配置,合理定位校区功能,重点解决涉及内涵发展的各种结构关系,奠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特色发展。坚持把强化特色作为提升学校核心

16、竞争力的关键,以有选择地追求卓越为目标,在巩固传统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和打造新的亮点,有重点地建设1到2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地位的学科高地,通过彰显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形成不同于其它学校的比较优势。开放发展。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建立共生共长、合作共赢为目标,通过深化合作机制改革,加强协同创新,拓展办学资源,将学校发展置于全球发展和市场经济当中,形成开放促进发展,合作增进内涵的相互生长格局。共享发展。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为目标,通过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构建具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命运体的和谐校园。(3) 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上的基本完善,实现办学条件和文化建设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