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674300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 推进士官培训改革摘要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信息化素质是核心。应把提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的信息化素养,作为人才培养提高的基本导向。当前,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是新时期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当前士官任职岗位人才短缺,士官教育发展缓慢,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当前士官教育存在的问题后,有针对性地重点阐述了如何在转变士官培训理念、快速推进士官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谋求士官教育的创新发展。关键词: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士官培训;教育方法导语信息素质是指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应对信息化战争所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它是信息时代军事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

2、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对于赢得战场对抗优势、掌握军队建设先机至关重要。提高人才队伍信息素质,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战场,人与武器装备相比,人仍然是战斗力生成的最重要资源。在信息化战争中,随着大量信息化武器装备广泛运用于战场,信息优势将主导战场优势,拥有一大批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人才,才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武器装备,实时、准确地控制战场信息,创造和运用新的战法,进而赢得作战行动的主动权。因此,军事对抗双方人员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士官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可以说其本质就是职业教

3、育。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观念上来一个彻底的更新,尽快实现从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变,重在定向的装备岗位士官的操作维修实践能力的培养。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概念介绍(一)“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概念“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我军首创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的思想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一个定位、两个强调”。即: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定义为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强调其涵义核心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强调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我军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从研究信息化军队、信息化

4、战争的一般规律入手,最终落脚到指导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打赢的特殊规律上来。(二)本质内涵是“网聚能力”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说白了,就是通过信息网络凝聚而成的新质战斗力,我们称其为“网聚能力”。具体地说,是以军事信息系统为基础,依靠网络的“无疆界、零距离、即时性”特性,通过数据的广泛融合和信息的快速流动,把各类作战资源和能力实时有效地汇聚起来,形成具有倍增效应的整体作战能力。它给现代战争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无网不成军,无战不经网。(三)作用机理是“信息主导”作战制胜机理的改变,源于作战体系中主导要素的易位。现代条件下,信息资源取代物质能量资源成为作战能力的新源泉,作战能力与信息质量的关系远比与

5、部队数量的关系更为紧密。作战体系中主导要素与其他作战要素相互关系的这一质变,可以用“两个决定”的规律来表述。1、信息优势决定体系作战能力水平。信息在体系对抗中成为核心资源和主导要素,从单纯信息域迅速扩展到整个控制域,作战制胜的机理演变为夺取和建立信息优势,并转化为决策优势、行动优势和战争胜势。战场胜负不单取决于投入作战资源的数量,更取决于谁能够在决定性的时间、地点和目标上有效地集中信息力和打击力。在某种意义上,现代作战正在演变成为“谁能看得见、辨得明”和“谁能藏得好、防得住”的对抗。攻防易手、主被动转换,一切取决于对源头情报信息的掌控利用。对于信息优势的争夺,不但存在于战时,更延展渗透到平时;

6、不但见之于军事领域,更广泛扩散于所有信息赋值领域。围绕这一焦点的对抗与争夺,异常复杂激烈。2、信息流程决定指挥控制流程。信息系统的普遍应用,信息流程的不断加速,使作战体系形成了“神联力融”的力量结构,缩短了“发现决策计划行动”的周期,催生了“以快打慢”、“以远制近”、“以高控低”、“以少胜多”等综合现象。指挥控制层次减少、同步协调频率加快,成为必然趋势。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发挥,将直接受制于指挥控制的效率和水平,受制于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人机结合运行中的知识、能力以及联合思维方式。二、“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士官具备哪些素质(一)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信息化战争中,士兵擅自点击一下鼠标,

7、就可能发出错误的指示,甚至导致整个战斗的失败。所以革命军人首先要政治合格,严格遵守纪律;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要在复杂的局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做到“指哪打哪”。(二)信息技术素养随着世界军事变革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先进、最活跃的战斗力因素。信息化人才应当了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原理,懂得这些技术设备的操作使用,会简单维修,可以熟练掌握部队信息化设备进行训练和作战。(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任何时代任何技术背景下,军人都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战场中情况瞬息万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

8、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就会猝不及防、手忙脚乱,无法对状况做出及时正确的反应,或者对命令的执行不力无法实现战斗意图。因此,军人必须坚毅坚韧,冷静沉着。特别是在信息化战争中,敌我双方进行非线性、非接触、大纵深作战,各种信息化设备需要精准的操作,稍有失误将会错失战机,各类信息化武器的打击范围也比机械化战争中的传统武器威力大得多,这就要求信息化人才必须在异常恶劣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四)较强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新型的高科技设施、武器装备不断被发明和生产出来。现有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知识结构、内容随时面临老化的挑战。一次性教育的制度已经无法适应部队信息化建

9、设的现实,部队全体指战员都必须不断加强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变一次性学习为终身学习。作为技术骨干的士官必须跟上新装备更新的步伐,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结合部队实际,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都是比较适合的继续教育方式。(五)必要的思维创新能力士官作为信息化装备的直接使用者,熟悉设备的性能,容易发现设备应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通过向厂家反馈信息,或者自主革新,才能真正实现设备与部队的对接,形成战斗力。其中,对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信息化装备的使用和维护,对信息化战争的新战法、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都要求军事人才具备创新的思维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在操作层面能够发现技术诀窍,扩大装备使用效果和降低维

10、护成本;在研究层面能够迅速捕捉技术发展动态,运用到信息化设备及武器的研发中,能够以敏锐的视角发现既有战法、理论的薄弱点,创造性地提出新观点和新理论。 三、当前士官院校教育的现状(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新军事变革对“能力型士官”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这就需要院校给士官教育以新的理念。但当前士官教育的定位,还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与信息化战争需求对士官素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异,在士官教育就是一种职业教育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及时、合理地提升。(二)培训模式单一 士官队伍年龄结构的多元、技术要求的日趋复杂、任职岗位的多样选择等特殊性,决定了士官培养模式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但当前的士官培训模式在学科

11、、专业设置上过于单一。士官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 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紧密结合, 既要面向未来, 又必须立足实际, 形成科学合理、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体系。因此, 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培养一专多能而又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士官人才已经迫在眉睫。(三)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科学、规范的课程设置,但从目前情况看,士官培训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受着传统模式的制约,很难适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和满足部队岗位需求。一是理论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比例严重失调,难以体现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二是课程开设多而杂,导致学员各方面了解的多,但没有精通的,学习没有集中的针对性和方向指向性。三是课程设置创新力度不够,课程设置沿用

12、传统的较多,现代前沿领域的应用几乎没有,不敢大胆取舍。有些教学单位只顾自身考核课时量达标,不管开设课程科学与否,只要有教学任务就行,严重制约着课程设置的创新。(四)其他问题 当前士官院校教育在教育环境的构建和开放性上,还存在着认识偏差,开发步伐迟缓。一是重视“硬环境”忽视“软环境”。目前,有些士官院校对校园外观环境的构建较为重视,忽视了对人文环境、和谐环境及增强“内功”的构建。二是重视管理忽视教学。只是重视管理而忽视了管理与教学的内在联系,使管理和教学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三是对既有教育资源的开发不够。在图书馆、现代教育资源和技术手段的利用上,只注重“有”,不注重“用”。只强调存在性,不强调针对

13、性和功能性,没有搞好既有教育资源的功能开发。四是用于教学的装备和技术更新迟缓。现今士官院校用于教学的设备和装备普遍落后于部队,不能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而更新,出现了“所学非所用”的现象,浪费了教育资源以及精力、财力的大量投入。五是实践性教学场地严重不足,赴部队实习效率底下,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的正常开展。四、如何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推进士官培训革新提高人才队伍信息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又是一个崭新课题,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加以推进。(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确立新的人才建设指导理念1、在培训目标上,实现由“通才”向“专才”的教

14、育观念转变一般来讲,士官有其特定工作和特殊岗位,士官院校就是为这些工作岗位输送人才。因此,要在培养当前专用型人才上下功夫。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专才”中的“全才”培养,使之在本专业内成为一个“多面手”。为此,士官教育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指向性、教学针对性和内容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工作岗位、部队实际和作战任务,以解决士官院校培训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对口”的问题。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针对性不明确、不科学,毕竟一个士官毕业上岗的岗位只有一个,而其培养方案却以专业方向不相近的“多岗”为目的,岗位教育里的定向岗位培养不明确,“专才”与“通才”混淆。2、“实用”与“发展”并重的观念一方面机关各级和基层单

15、位要有发展意识和全局观念,对一些主要岗位上、使用顺手、潜力大的士官,不能攥着手里不放,担心学成后能否再回来继续使用或者是回来后“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低”,要积极选送院校学习深造;在当前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十分短缺的情况下,要坚决杜绝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鼓励他们深造,并为其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院校和培训机构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效益至上的观念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的周期不断缩短,而人才成长和战斗力生成的周期相对较长。为改变军队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必须坚持效益至上的原则,军队领导和任职教育院校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

16、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信息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4、更新信息化人才管理模式。士官队伍建设应有超前预测和长远规划,建立完善精确的宏观调控数学模型,着眼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科学论证各类人才需求规模和更替比例。认真把好士官进、出、升、训等环节的质量关口,抓紧压缩和分流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的士官,努力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把人才建设的普遍要求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特殊需求结合起来,细化各类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力求做到有什么岗位就有什么人才。应加强人才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国家和军队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等,建立智力协作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在军队信息化建设重大任务中实行协作攻关,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酵母”作用。同时,努力推动人才多岗位交流,在多岗位锻炼中培养高素质人才。(二)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