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 学 课 件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73999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情心理 学 课 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情心理 学 课 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t;p&gt;&amp;lt;p&amp;gt;&amp;amp;lt;p&amp;amp;gt;第6讲 爱情心理学 周训梅 一、男女交往的性别差异 1、交往动机和主动性方面 2、交往对象的选择方面 3、沟通方面方面 4、交往的层次与质量 5、对待爱情方面 动机与主动性方面的差异 &amp;amp;amp;#167;男性总是扮演主动追求者的角色,而女性则为涉猎的对象和社交场合的中心。但女性与男性的交往中更 易适应对方的个性。 &amp;amp;amp;#167;女性对人际关系更敏感,比男性有更大的合群倾向、喜

2、好交际。女性交往主要为交流情感,而男性交往 是出于某种乐趣。 交往对象方面的差异 &amp;amp;amp;#167;男性倾向于大面积交友,只要有某种一致性、共同性都是交往对象;女性集中在亲密朋友或亲属间的交 往上,愿意与年长的男子交往。女性倾向于成人有积极社会交往,男性则与同龄人有更为积极的社会交 往。 &amp;amp;amp;#167;男性交往活动多定向于物、定向于群体,定向于活动场所,而女性的交往活动多定向于个人,定向于家 中,在交往中富于感情。 沟通方式方面的差异 &amp;amp;amp;#167;在言语沟通方面,男性常用强硬的、敌意的词,用词比较粗鲁,理智

3、性逻辑性较强;女性常用温和的、 柔和的词,用词比较文雅,直觉性强、感情色彩较浓。 &amp;amp;amp;#167;在沟通态度方面,女性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倾听的态度非常认真,并在适当时候作出反应,使对方谈兴 更浓,不打断对方的话,不轻易发表相左意见;男性由相反,插话、沉默、反对较常见。 &amp;amp;amp;#167;在非语词沟通方面,女性更爱微笑,同是微笑去赋予众多意义,眼神接触也比男性多而主动,交谈距离 比男性近;女性在捕捉对方向微妙情感流露方面强于男性,并随时作出恰当的反应;而男性更善于用假 的体态语言来隐蔽自己的感情。 交往层次与质量方面差异 &amp;a

4、mp;amp;#167;男性朋友有“泛交朋友”与“亲密朋友”两个层次;女性的朋友要么是点头之交,要么是密友,层次单 一,但质量却很高; &amp;amp;amp;#167;女性没有密友,情感生活等于少了一半,但男性没有密友照样生活,只要有泛友就够了,因此有人说喜 欢孤独是男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对待爱情方面的差异 &amp;amp;amp;#167;在择偶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上的差异:男性一般比较主动,女性显得被动。 &amp;amp;amp;#167;在择偶要求上的差异:男性重视相貌,要求对方体态匀称、相貌较好,性情温柔、情感细腻、作风正派 及年龄偏小,要有女人味;女性重才

5、(财),要求对方有事业心,能力强、为人善良,温柔体贴,有信 心,深沉稳重及年龄偏大,要有男子气。 &amp;amp;amp;#167;在择偶方式上的差异:男性择偶方式外向而热烈,而女性择偶方式比较含蓄和深沉。因此男性比女性更 容易掉进情网。 二、爱与喜欢 海德(1958)认为, 爱是强烈的喜欢,是喜欢的极端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鲁宾对此作过区分:爱并不仅仅是加强了的喜欢,爱是一种态度。“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特 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他以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爱情与喜欢量表 &amp;amp;amp;#167;爱情量表包括三个主要的因素:亲近和依赖的

6、需求;欲帮助对方的倾向;独占性和排他性。 &amp;amp;amp;#167;喜欢量表包括二个因素:彼此间怀有同感;对他方的积极评价和尊重。 爱情量表研究的结果 &amp;amp;amp;#167;对158对恋爱关系男女大学生研究发现:爱情分数相同,但喜欢程度不同,女性对男性的喜欢超过男性 对女性的喜欢;喜欢程度往往随着交往又方互动机会的增加而增加,但爱情(特别是罗曼蒂克的爱情) 则随着时间的旷日持久逐渐淡漠。 &amp;amp;amp;#167;这种差别也许是由于女性对于自己恋人的智力和领导能力评价比较高。男性和女性对同性朋友的喜欢程 度相等,但女性比男性更爱自己的同

7、性朋友。女性之间比男性之间的交往更深。 &amp;amp;amp;#167;恋人之间爱情分数越高,结婚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喜欢分数与结婚可能性之间则没有这么显著。 爱情量表举例 &amp;amp;amp;#167;如果我永远不能同_在一起,我会感很痛苦。 &amp;amp;amp;#167;我会原谅_所做的任何事情。 &amp;amp;amp;#167;我觉得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信任_。 对每个陈述用9点量表打分,9分表示对于此项陈陈述高度肯定。 喜欢量表举例 &amp;amp;amp;#167;我认为_性情非常好。 &amp;amp;amp;#16

8、7;大多数人一旦与_相识,对他的反应都很好。 &amp;amp;amp;#167;我本人也愿意成为象_那样的人。 对每个陈述用9点量表打分,9分表示对于此项陈陈述高度肯定。 一些有关爱情的定义 由Clyde 和Susan Hendrick设计的爱情问卷中对对爱情进行了分类: &amp;amp;amp;#167;罗曼蒂克的爱:爱情是情感完全燃料的体验。一见钟情是这种爱的典型,外表吸引则是关键。一位罗曼 蒂克的爱人可能会同意下面的话:“我和他(她)之间有着那种奇妙而又正确的物理化学反应。” &amp;amp;amp;#167;占有型爱情:一位占有型的爱人情感上是紧张的、嫉妒

9、的,完全被伴侣迷住。他(她)完全依赖于自己 的伴侣,所以很害怕被拒绝。他(她)同意下面的话:“如果我的爱人不注意的话,我会感到整个人没 有生气。” 一些有关爱情的定义 &amp;amp;amp;#167;友谊之爱:爱情是一种舒适的亲密关系,逐渐地从朋友、共同分享和自我暴露中发展起来。最好的朋友 的爱是深思熟虑的、温暖的、富于同情心的。处于这种爱情里的人可能会认为“我最满意的爱情关系是 从友情中发展出来的。” &amp;amp;amp;#167;实用主义的爱:也就是“爱情就是在市场上挑选一位合适的伴侣,它要求的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平衡 ,两个人能够很好相处,并满足双方的的基本需要

10、。”实用主义的爱情追求爱情满足而不是激情,他( 好)可能认为“选择伴侣时可以考察对方如何看待自己的事业。” 一些有关爱情的定义 &amp;amp;amp;#167;利他的爱:这种爱情是无条件的关心、给予和原谅。爱情是一种责任,是对被爱者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给 予。“如果我不所伴侣的幸福放在我自己幸福之前考虑的话,我是不会快活的。” &amp;amp;amp;#167;游戏的爱:这种人对爱情就像其他人打网球或者下象棋一样:享受爱情游戏并且在游戏中取胜。没有一 段关系能够长久维持,通常在对方变得令人厌烦或者过于认真时结束。一个游戏者可能会认同“我喜欢 与不同的人玩爱情游戏”这句话。 三

11、、激情式爱情与同伴式爱情 1、激情式爱情(passionate love) 激情式爱情被形容为“一种狂野的情感状态;温柔的、带有性欲的体验;狂喜和痛苦、焦虑和解脱、利他 和嫉妒共同存在形成复杂的情绪体验。”情绪在激情式爱情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们为激情所控,不可 抗拒地被吸引到爱人身边。推动激情式爱情的生理唤醒可能受许多因素影响。性欲望、害怕被拒绝、 要了解某人兴奋,父母或者情敌的压力带来的失败感,与爱人争吵带来的愤怒都可能造成生理唤醒。 不管这种爱的原因是什么,它都有一种不可控制的性质。 激情式爱情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对方占据自己的思想。爱情使人们脑海中充满对方的形象,他们把对方理想 化,认为对方在

12、所有方面都是完美无缺。它通常被认为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种爱情的体验虽然强烈 ,但是却很脆弱和短暂。 激情式爱情与同伴式爱情 2、同伴式爱情(companionate love) 它被认为是“感到自己的生命和爱人生命密不可分地交错在一起时的爱情。”这是一种更实际的爱情, 它强调的是信任,关心、对伴侣的缺点和习惯的容忍。同伴式爱情的基调相对激情式爱情更加温和、温 暖和柔情多于激情。这种爱情发展得比较缓慢。这种爱情更为长久关系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 四、 爱情的三角论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Robert Sternberg提出爱情体验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 &amp;amp;amp;#167;亲密:

13、指在关系中感到亲近、相互关联。这个成分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暴露和 内心沟通也很重要。亲密在所有这些爱的关系中都是最常见的核心成分。 &amp;amp;amp;#167;激情指爱情关系中带有强烈的情绪体验的驱动力。在爱情关系中,外表吸引和性吸引可能是最显著的 。 &amp;amp;amp;#167;承诺:短期内指的是爱一个人的决定;在长期的关系中,则指维持这种爱的承诺。这是爱情中最理性 的成分。 爱情的三角论 Sternberg根据各自存在与否,区分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爱: &amp;amp;amp;#167;喜欢是亲密的体验,但是像友谊那样,不包括激或责任

14、。 &amp;amp;amp;#167;迷恋的爱是激情的体验,但没有亲密或责任。少年男女婚姻的初恋 &amp;amp;amp;#167;空洞的爱只有责任却没有激情和亲密,就像在乏味而持久婚姻中看到的哪样。 &amp;amp;amp;#167;浪漫爱是激情和亲密,但没有责任。 爱情的三角论 &amp;amp;amp;#167;同伴爱情是有亲密和责任但没有激情,如在长久婚姻中看到的爱。 &amp;amp;amp;#167;虚幻的爱由激情和责任却没有亲密,譬如一见钟情的爱。 &amp;amp;amp;#167;完美的爱是爱情的最高体验,包含了亲密、激情

15、和责任这三种爱成分,这种爱情可能在成年人的爱情关 系或者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发现。 四、成年人的爱情依恋 这种理论从依恋理论的角度理解成年人的爱情。Brennan和Shaver(1995)总结了三种成年人的类型: &amp;amp;amp;#167;安全型:这种类型的成年人把自己形容为容易和他人接近、很少担心自己被抛弃。安全型的成年人通 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爱情关系非常愉快、友好和相互信任的。他们倾向于与伴侣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意 见,倾向于用正面的语句形容自己的父母,如体贴、公正、热情、婚姻幸福。 &amp;amp;amp;#167;回避型:这种类型的成年人在接近他人时感到不那么舒服

16、或者不能完全信任爱人。在形容他们最重要 的爱情关系时,回避型的人讲述了情绪上的起伏、嫉妒和亲密关系的恐惧。他们拒绝承认自己的依恋 需要,认为恋爱失败对自己的影响不大,更专注于工作。他们自己对伴侣并不是十分坦诚,更容易陷 入相对短暂的性关系。与安全型人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形容自己的父母是苛求的、批评的和冷漠的。 成年人的爱情依恋 &amp;amp;amp;#167;焦虑/矛盾型:那些想要寻求亲密关系,但却担心伴侣不会回应自己的爱,不会和自己在一起的人被称 为焦虑/矛盾型。他们形容自己最重要的爱情关系为完全占有、希望有爱的回应、情绪上的起伏、强烈 的性吸引和嫉妒。他们更容易一见钟情,并且感觉

17、自己在爱情中和工作中都不受重视。与安全型人相比 ,他们倾向于形容自己的父母为干涉的、苛求的、婚姻不幸的。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型其社会关系比回避型的人更令人满意,更多付出、更亲密。 五、进化心理学的理论 进化心理学对于两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关择偶的与爱情最为密切 1、女性择偶的偏爱 &amp;amp;amp;#167;偏爱资源 &amp;amp;amp;#167;偏爱好的经济头部 &amp;amp;amp;#167;偏爱高社会地位 &amp;amp;amp;#167;偏爱年龄大的男性 &amp;amp;amp;#167;偏爱志向和勤劳 &a

18、mp;amp;amp;amp;#167;偏爱可靠与稳定 &amp;amp;amp;#167;偏爱运动技能 &amp;amp;amp;#167;偏爱好的身体 &amp;amp;amp;#167;偏爱爱情 &amp;amp;amp;#167;偏爱愿意投资儿童的男性 进化心理学的理论 2、男性择偶的偏爱 &amp;amp;amp;#167;偏爱年轻女性 &amp;amp;amp;#167;偏爱外表美丽 &amp;amp;amp;#167;偏爱适宜的腰臀比 &amp;amp;amp;#167;偏爱正在排卵的女性 &amp;amp;

19、amp;#167;偏爱性忠诚 六、恋人三部曲:谈.恋.爱 &amp;amp;amp;#167;谈:谈是恋人心理交往的主要内容,是恋人初级交往的特点,这一阶段双方进行着相互了解。谈是获得 一般性信息的主要手段;谈是把握对方价值观的基础和必备条件;谈本身必须以较高的交往频率和交往 质量为前提。 &amp;amp;amp;#167;恋:是男女在深入了解之后开始彼此吸引,感情渗透,难舍难分的一种强烈体验,是恋人深交的标志, 是感情升华的表现。 &amp;amp;amp;#167;爱:爱是谈和恋的的结合,是恋的结晶。 七、恋人心理交往方式 1、在求爱方式上,不同的人采取不一样的方

20、式,由此导致交往不同:直露式;半暗示式;暗示式。 2、在交往表现和发展方式式上不同:循序渐进式;一见钟情式;三角式。 3、在心理交往的进展和要求上,男女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往往先掉入情网;在表达方式上女性更多地要 求心理上的亲近。 4、心理交往在相处方式上也有不同:有的热情奔放,有的含蓄深沉。 八、心心相印与幸福 要做到心心相印,不是一日即可实现的,也不是一件事情可以替代的,它需要对恋爱生活的重新检验 ,需要恋爱双方对自己的重新认识,需要对爱情观念的更新和完善。 &amp;amp;amp;#167;恋爱生活的完美是通向幸福的第一要素; &amp;amp;amp;#167;恋爱双方的坦诚是通向幸福的第二要素; &amp;amp;amp;#167;爱情兼具情感和理智是通向幸福的第三要素。 &amp;amp;lt;/p&amp;amp;gt;&amp;lt;/p&amp;gt;&lt;/p&g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