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73990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地理生物会考总结 地理部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方向 、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 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

2、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 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

3、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自成一个圆。、纬度: 、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指示南北方向;、长度都相等;、自成半圆。 2、经度: 、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

4、);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臵。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5、 点在中纬度地区B 点在低纬度地区。 、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

6、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止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 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

7、雅山 带。 第三章 世界的人口 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 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大气污染,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淡水短缺;、乱垦乱cSpeNgBo.COm 蓬勃 范文 网:【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伐森 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建筑用地过大,导

8、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 1、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圣经为经典); 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 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

9、种形式。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 和海洋气温不同。 、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

10、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

11、夜); 、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 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地理生物会考总结_图文】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会考生物复习提纲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12、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 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

13、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 工合作。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 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

14、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 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

15、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 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 (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 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 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