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73940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年级下册9-15课教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莲塘镇初级中学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单元章节第二单元 课 题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 具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地图、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导入: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辽宋西夏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游牧为主,唐末开始逐渐有了农耕生活。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2)契丹

3、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总第 课时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3、西夏的建立4、北宋与辽的和战(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思考:我们应如何评价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

4、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5、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宋与西夏的和议: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二、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的建立2、金灭辽和北宋3、南宋的建立4、岳飞抗金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 三、作业教学反思莲塘镇初级中学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单元章节第二单元 课 题

5、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教学重点通过思考和概括唐朝中晚期至宋朝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

6、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 具南方商业的繁荣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导入:复习辽、北宋、西夏、金、南宋的建立。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都发生过战争,战场主要在北方。这时,南方相对安定,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逐渐超过了北方。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出示耕获图指导学生看图,并回答:仔细观察耕获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宋朝农业生产的情况。图画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这幅图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田庄里的农民繁忙劳动的景象。图中的农民在从事犁地、车水、挑送、插秧、扬场、舂米、磨粉等劳动。种植的主要作物是什么

7、?稻谷插秧和扬场的场面同时出现,说明什么问题?证明宋代已有了双季稻了。为什么在宋朝时能够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新引进的品种占城稻耕作周期短;南方气候温暖。总第 课时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学生思考: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思考“宋代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哪些发展?”学生回答后教师进

8、行归纳: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织业首先在南方兴起并初步发展;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江浙)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4、造船业的发展(广州、泉州)(通过图片展示说明南方手工业的水平)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强调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2、海外贸易的发展(1)外贸港口:广州、泉州;(2)市舶司的设立3、货币制度的变化(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课后作业教学反思莲塘镇初级中学备课组集体备课

9、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单元章节第二单元 课 题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包括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饮食的主要特点,居住条件和房屋建筑的样式;交通旅行的条件;文化娱乐活动、节庆风俗等方面。教学重点通过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史,提高认识和改进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了解历史上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们现在的物质文化生活,提高创造性地改进物质文化生活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对于过去日常生活的了解,使学生对于历史有更加生动直观的认识,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教 具清明上

10、河图图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和概括已经学过的宋朝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发展和商业发展的史实,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阐释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欣赏清明上河图等宋代的插图,描述画面中人物的服饰,或者通过不同的服饰分析人物的身份地位。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宋朝服饰特点的历史变化,从王朝初年的简朴到王朝末年的奢侈,一方面表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统治阶级的日渐腐朽。第二,宋代的服饰中明显地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影响。】第三,在宋

11、朝出现的缠足陋俗,说明当时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腐朽和妇总第 课时 授课教师: 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女地位的低下,引导学生批判性地认识这些历史现象。2、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3、住:茅屋、瓦房、宅第。展示各类住房的图片,要求学生指出宋代的民居有哪几类?各类的民居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城市和乡村住房的不同,便于学生认识和比较。4、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引导学生分析在瓦子里面都有哪些方面的活动?再加以概括,使学生认识在瓦子中有文

12、艺、体育等娱乐活动,有商品、饮食等买卖交易活动,有服务类的活动等等,表现了大都市的繁华。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要求学生指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这些节庆日的?哪些活动今天已经不多见了?哪些活动与今天还有类似之处?教师最后阐述节庆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吸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的生活。三、课堂小结(略)四、作业:课后作业教学反思莲塘镇初级中学备课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案单元章节第二单元 课 题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科目历史年级七年级集体备课主备人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

13、和经济发展情况。教学重点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教 具元朝的疆域图图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集体备课通案学生活动(配合教师要求)教师个性教案调整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看录像成吉思汗。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总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