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72972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永州市三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次、考场号、座号写在答题卡上; 2答在试题卷上无效,非选择题不得更改题号,不要答出答题框外;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A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2、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明初政府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死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这项法规反映了明代怎样的社会情况?A政府重视妇女社会福利 B政府鼓励敬老尊贤风气C妇女道德规范的严格化 D致力于提高妇女社会地位3明人冯元仲这样称赞李贽:“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五四时期进步的思想家们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下列观点中,最可能为李贽所主张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D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4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

3、帝沟通。 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思想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5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提出社会契约论 提出人民主权说 A. B. C. D.6法国启蒙思想家毕封说:“大自然之所以能全面发展,之所

4、以能够达到今天我们所看到这样完善和辉煌,完全是靠了我们的双手。”他的这一论点的实质意义是A号召人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揭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C宣扬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D否定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7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文化发展和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8右图是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

5、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所反映的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A讲究工笔重彩 B强调个性表现C重视气势雄性 D追求摹写逼真9“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 (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10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这段话说明了A盛唐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 B大唐盛世政治经济的繁荣C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艺

6、术的最高峰 D宋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11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对他们主要成就的正确认识是A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们用理智了解宇宙运行的原则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C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D他们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医学和化学的重大突破12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D科学以其威

7、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13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14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

8、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反对专制统治 D反抗外来侵略15右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 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 象征意义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B承载了“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理想与追求C隐含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16戊戌维新之前,主张维新的人,发表各自意见。

9、严复在上皇帝万言书请皇帝“结百姓之心”方法是“亲至沿海各地,巡守省方,纵民嵩呼,瞻识共主。”谭嗣同在仁学中说:“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依据这些资料,下列叙述何者最为适宜?A认同维新者,重点各有不同,但都主张民主B两位维新者,都抱有新思想,都反对旧观念 C严复思想激进,谭嗣同思想保守D严复思想保守,谭嗣同思想激进17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可以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社会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段言论在历史上

10、最早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8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1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因为它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我和提倡国内各民族平等 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20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

11、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21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以下对毛泽东著作的贡献的对应连线不正确的是A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B新民主主义论描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C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22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

12、开放的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 B C D23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实,在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次重要的会议,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下列成果属于十六大的是A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B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全党的指导思想D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24. 20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三大理论成果的本质特征是A一脉相承、与时俱进B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