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7235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放线实施细则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程放线实施细则1. 目的明确、规范土建工程测量放线的标准,提升土建工程放线精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3. 编制说明3.1 本标准作为检查评分的依据之一。3.2 本标准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项目均按此标准执行。除执行本标准的相关内容外,还应满足以下安全文明作业的规范、标准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T2007-200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20113.3 本标准所附照片是表明需达到的最低标准。4. 测量放线标准做法4.1 测量放线作业规定4.1

2、.1审查图纸( 1 ) 总图校核:通过校核总图,了解定位意图,计算定位数据,以及建筑物跟原有建筑物、市政道路的位置关系,确保建筑物的定位数据符合要求。( 2 ) 不同专业图校核: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发现问题后请设计人员及时变更设计。4.1.2测量工作原则以大定小、以长定短、以精定粗;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有高级到低级。4.1.3 持证上岗实施测量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专人定岗。4.1.4 测量方案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工程要求的测量方案,并审批通过。(方案中要有:建立测量网络控制图、结构测量放线图、标高传递图、水电定位图、砌筑定位放线图、

3、抹灰放线控制图等)。4.2 测量工具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靠尺棱镜塔尺50m大卷尺线锤5m小卷尺油漆毛笔/铅笔墨斗对讲机4.3 测量设备管理所有精密仪器使用前必须经过计量检测,并在校准期限内。建立测量仪器台账统一管理,定期维护与保养。4.4 测量人员要求4.4.1项目部必须建立专职测量小组测量组内应配备至少一名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的测量人员和其它数名技术熟练的测量员辅助施工放线,每个人都应持有相应等级的岗位证书并报项目部、监理部备案。4.4.2测量放线管理人员数量按在建上部结构施工面积应满足:别墅至少2人/万平米,多层至少1.5人/万平米,小高层至少1人/万平米,高层至少0.5人

4、/万平米。4.5 结构测量做法4.5.1关键词:测量控制点、用地红线、地形测量、建筑角点、变形观测、轴线引测、标高引测、结构墙/柱/梁定位、水电定位。4.5.2 测量作业标准请当地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在现场建立3个以上坐标控制点(三维坐标),控制点须设在地块边上稳固的建筑/构筑物/道路上,并有效防护。专业测量单位施测坐标控制点后,须提供书面移交记录。项目部在监理、总分包单位进场时,提供交桩记录的复印件,作为施工定位测量依据。如场地较大,移交的控制点离施工标段较远时,由施工单位负责将坐标控制点引测到施工场地内。定位点采用混凝土浇筑,必须牢固、坚实,并有效保护。每次引用该定位点前应进行一次校对(依据国

5、土移交的测量控制点)。为了施工方便,场地内还可以设置临时测量控制点,作为单体定位于控制依据;采用木桩制作,桩截面不小于50mm*50mm,木桩顶部平整;木桩周边浇筑混凝土避免扰动。甲方收地阶段,应对用地红线进行施测、确认,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实际与图纸之间的偏差。收地后,及时安排场地标高测量, 建立方格网控制图,占地面积1万m2方格网间距10 m;占地面积1万m2方格网间距20 m,地形复杂的可适当调整。测量结果作为成本算量、设计等相关的依据文件。 开工前,项目部根据甲方提供的交桩记录上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建筑物定位引测,并在场地内建立施工期间坐标控制网、标高控制点。项目部在完成建筑定位、轴线引

6、测后报监理公司复核。开工前,由项目部将建筑物角点坐标施测并做好标识后,由甲方项目工程部报国土局进行验收,以确定建筑物定位准确性。基坑施工阶段,须在基坑边设置变形观测点(水平位移、沉降),深基坑变形观测一般由第三方负责,观测频次要求按设计和相关规范。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沉降观测点采用可拆卸不锈钢螺栓,结构预埋部分应当妥善保护;测量点位统一进行编号,沉降由第三方实施观测,观测频次要求按设计和相关规范。基础施工轴线引测采用龙门桩。主体结构施工在楼层内建立轴线控制网(内控法),控制点不少于3个。所有主控线、轴线交叉位置必须采用红油漆做好标识。楼层内设置的传递点必须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传递,严禁采用线锤投射控

7、制线。结构放线采用双线控制,控制线与定位线间距按照300mm引测;轴线、墙柱控制线、周边方正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同时引测。建筑外围模板上弹出墙、梁控制线,采用扫平仪或经纬仪投测,严禁直接从梁模进行引测放线。结构标高同时传递在塔吊、建筑物外墙上,互相校对;每月利用场地内的高程控制基准点对建筑物、塔吊上的标高进行复核,并形成书面复核记录报监理公司备案,严禁利用钢管脚手架传递标高。建筑物大角位置设置垂直度控制线,控制线距墙边100mm。模板、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楼板面沿建筑物边放檐口控制线,线距离檐边300mm。结构墙体内预埋线盒采用结构控制线、结构1m线做精确定位。模板安装完成后,按照装修图纸在模板

8、上做水电预埋的精确定位。4.6 砌筑测量放线做法4.6.1 关键词:双控线、门窗洞口定位、水电定位。4.6.2测量作业标准砌筑定位放线必须采用双控线(定位线、控制线都要弹出),结构墙体上弹出砌筑定位线;砌筑端头无剪力墙,采用竖皮数杆;施工完成的砼墙面提前弹出结构1m线 ; 门洞口采用对角线表示,同时弹出门洞中线 ;每间房间控制线相交处采用红油漆标识。砌筑前,利用激光扫平仪将地面门洞定位线弹到梁侧,将建筑1m线传递到梁侧控制门洞标高管道井、烟道也须设置双控线。成品烟道和水电预留孔,在结构施工阶段,须放线定位。水电定位:利用建筑1m线控制标高,利用双控线引上墙控制左右位。4.7 抹灰测量放线做法4

9、.7.1关键词:双控线、激光贴饼、门窗洞口收边。4.7.2测量作业标准抹灰利用结构控制线、砌筑控制线进行灰饼定点,并将地面控制线弹到墙上。户内门洞侧面、顶面利用砌筑门洞中线,采用扫平仪进行护角条定位。户内门洞因为不需要等待装框,收口与大面抹灰同时完成。方正引上线:将地面方正性线引至抹灰墙面。地面在砌筑施工前,需放置详细的基准线,包括墙体线、粉刷基准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线。烟道、水电管井也须采用激光贴饼。保证现场与设计尺寸一致。外门窗洞口因为需要等待装框,因此洞口收边与大面抹灰的时间是错开的。二次收口弹控制线150mm,门窗侧面和顶面按A24进行灰饼定点。 抹灰完成后,应及时在墙面弹出建筑1m线。4

10、.8 门窗安装测量放线做法 4.8.1关键词:三控线、界面移交。4.8.2 测量作业标准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项目部应为门窗安装单位提供三线(标高线、中心线、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并做好书面界面移交记录单。4.9实测实量4.9.1 关键词:结构模板、模板拆除、砌筑和抹灰。 构模板安装后,混凝土浇筑前,项目部跟班组必须完成该楼层模板体系的实测实量,并将测量记录报工和部审核。(资料由项目资料员统一收集)结构模板拆除、砌筑和抹灰完成后2天内项目质检员必须完成该楼层的实测实量,并将测量数据备案。4.10 测量资料现场所有测量要建立书面记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定位测量记录

11、、轴线引测记录、标高传递记录、建筑物内控线测量记录、实测实量记录等)。4.11 测量放线控制标准核实放线的精度要求如下表:序号项目名称允许偏差备注1标高 3mm(每层)2轴线3mm3墙柱定位线、控制线3mm4梁定位线、控制线3mm5外墙总垂直度控制线5mm100m以内建筑6门窗洞口定位线3mm5 测量放线管理5.1 建筑定位完成后必须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并将复核资料报项目部备案。5.2 现场建立的测量基准点每次引用前必须进行一次复核,并将复核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5.3 现场所有工序施工前必须有控制线,并对控制线进行验收,100%合格后才允许施工。5.4 所有测量控制线必须要标注名称,所有引线必须是从主控线进行引测,引线的传递不大于2次(引线传递要复核)。5.5 所有工序施工前必须按照下表要求弹出控制线。序号施工过程必须放的控制线1混凝土浇筑完成主控线;结构墙柱双线(定位线、控制线);建筑物沿边控制线;标高引测控制线;梁双线(定位线、控制线)。2竖向墙柱钢筋绑扎完成利用墙体控制线和标高引测控制线进行水电精确预埋。3平台模板完成弹出建筑外围墙柱梁控制线;水电定位线;预埋件定位线。4模板拆除完成建筑1m线;砌筑双控线(定位线、控制线);门窗洞口定位线。5砌筑完成建筑1m线;6抹灰(大面抹灰完成后)门窗洞口收口控制线;建筑1m线。7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标高线;中心线;进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