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9817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_宏观部分_17AD-AS模型剖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 一、总需求曲线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六、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AD-ASAD-AS模型模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一、总需求曲线 AD Aggregate Demand 1.总需求 u总需求: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u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 。 u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uADCIG(XM) u总需求GDP总支出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3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2.总需求曲线图示

2、 u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表示在某个 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求 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 变动。 y P AD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利 率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 降。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4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3.总需求函数的机制 p 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 平反向变动的现象。价格水平()利率()总需求量()。 p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 固定货币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的相对贫穷,消费 水平相应减

3、少的现象。价格水平()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 ( ),消 费水平和总需求量()。 p外贸效应:价格水平()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 ,购买 ( ) ,中国出口需求 ( ) ;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 得相对 ( ) ,购买外国商品() ,使得进口() 。两项相加 ,中国净出口 ( ) ,进而总需求量 ( ) 。 实际货币: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的货币。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不变,价格水平变化,会影响到实际货币财富。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5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4. 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 IS:r=(a+e)/d - (1-b)y/d LM:r=ky/h - m/h 代入r=

4、ky /h - M/(Ph) 若物价水平P1, 则M=Pm,或m=M/P; LM为: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6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价格水平为P1时,均 衡总支出总收入 y1 总需求AD曲线的推导图示 y1y2y P P1 P2 y1y2 y r% r1 r2 LM(P1 ) LM(P2) IS E1 E2 D1 D2 价格水平为P2时,均 衡总支出总收入 y2 两点连线。得到总 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7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5.AD曲线的经济含义 l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平 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 l表明总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l反映价格水

5、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 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水 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8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6. AD曲线的变动 n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 n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 变化,可看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n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n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 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 n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 钝。反之,则越敏感。 n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

6、7章 9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7.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u扩张性财政和货币 政策,都使AD曲线右 移。 y1y2y P P1 y1y2 y r r1 r2 LM(P1) IS1 E1 E2 D1 IS2 D2 n如扩张财政: n增加政府支出,IS右移。 n在原价格水平下,形成新 均衡,利率升高,收入增 加。 n相同价格下,收入增 加后AD曲线右移。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0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二、总供给的一般说明AS Aggregate supply 1.总供给: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 提供的,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

7、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 2.宏观生产函数:整个国民经济中,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 间的关系。 p既定技术水平,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pyf(N,K) p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p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1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很大,新的投资流量在短期内对于资 本存量的影响很有限。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 将K作为常数处理。 yf(N,K K) 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 存量下,经济社会的产出取 决于就业量。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 增加,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 增加,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 率增加。 宏观生产

8、函数 N0N y y0 yf(N,K K)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2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劳动需求: 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 3.劳动市场 劳动需求曲线 N0 N W/P (W/P)0 (W/P)1 N1 设名义工资是W,实际工资 是W/P。 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曲线 N0 N W/P (W/P)0 (W/P)1 N1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3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劳动市场的均衡 在有伸缩性的工资 和价格下,实际工 资立即调整到劳动 供求相等的水平。 此时,产量始终等 于潜在产量。 劳动市场均衡 N0 N W/P (W/P)0 (W/P)1 N1N2 E0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4先知三

9、日,富贵十年 三、古典总供给曲线 1. 总供给函数:价格水平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2.古典总供给曲线: u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 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 线。 p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 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 假设:实际工资能随时调整,使劳动市 场达均衡。就业不随价格变而变动,始终 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产量位于潜在产量、 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影响。 l垂线, 位置不 确定 古典总供给曲线 yfy P AS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5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3.潜在(充分)就业量 p取决于资源配置情况,不 取决于物价。

10、n潜在(充分)就业量:在现有激励机制下,一个社会所有 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 的产量:现有资本和技术水 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 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yfy P P0 P1 AD0 AD1 E1 E0 u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 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 ,只能造成物价上涨。 AS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6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四、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1.货币工资的刚性:工人会对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工资只能上升, 不能下降。但由于货币幻觉,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不变下的货币工资的 下降,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价格水平的提高。 价格

11、水平上涨到P1,实际工资下 降到W/P1。 劳动供给和需求曲线 N1 N W/P0 N0 N2 ND NS W/P1 W/P2 W/P 价格水平下降到P2,实际工资上 涨到W/P2。 劳动需求供给。提高工资到原 实际工资W/P0,就业为N0。物价 上涨,不影响劳动供求均衡N0。 劳动供给需求,失业。实际工 资太高,只能雇佣N2。货币工资 不可能降低,导致就业不均衡。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7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u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y0yfy P P1 P0 E0 E1 假设: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不能 进行调整。 萧条

12、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 。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物价水 平保持不变。 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能 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 的国民收入。 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f之后, 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 民收入不会增长。 AS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8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五、常规总供给曲线 1.常规总供给曲线 p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 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 C P y A A BB C E yf C C 常规总供给曲线 lAA:古典总供给曲线 l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lCC:常规总供给曲线 l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 两个极端之间。 l普通的常规总供给曲线 为CC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13、19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P y A A BB E yf C2 C1 常规总供给曲线 2.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特点 C1点:严重萧条。存在大 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 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 水平稍微上升。 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 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 部资源都已经就业。 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 ,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 快。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 。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0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六、AD-AS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1.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u短期的宏观经济目标: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P y AD E0 yf AS 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 P0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1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2.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投资减少,AD左移。 表明:经济萧条。就业 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分 就业。 P y AD1 E1 yf AS 常规总供给曲线下总需求的移动 P1 E2 P2 y2 但是,价格下降幅度越 来越小于收入下降的幅 度。 AD2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17章 22先知三日,富贵十年 3.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由于某种原因。 AS左 移。 如:粮食歉收、石油涨 价。 P y AD1 E2 yf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P2 AS1 E1 P1 y2 AS2 E2表示滞胀。 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