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66919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对杉山镇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摸底,为镇党委和镇政府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提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笔者深入杉山镇十余个村,40余个村民小组,采取座谈、走访,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对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篇调研报告。一、杉山镇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杉山镇位于XX市XX区北郊,是一个工矿型乡镇,下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 1996年恩口煤

2、矿倒闭后,杉山镇作为恩口煤矿采空区,地表沉陷、缺水严重、经济萧条、社情复杂,杉山财政负债几十万元。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杉山镇党委和政府依然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镇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不良现象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具体情况是: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区、镇对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而且这些经费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

3、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镇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文化站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匮乏。2、阵地建设滞后,基础设施薄弱。我镇文化站没有站址,长期以来都是和团委、妇联在一个办公室办公,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我镇有11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镇行政村总数的55%,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两个乡村影剧院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已成危房无法使用,一个已落败不堪不能承担过多的文艺活动。我镇的图书室年久失修,所藏图书大都破旧损毁,难以吸引农民群众前来阅读、浏览,而且图书更新速度慢,

4、难以适应群众对科技、文化新知识的需要。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由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乡村文化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基本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一些地方地下“六合彩”盛行。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我镇文化站编制为4人,但在编的仅3人,由于文化站待遇

5、低,难以吸收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而且原先进人渠道不规范,素质参差不齐,在岗人员也经常被乡镇挪作它用或被外借开展乡镇的其他中心工作,难以做到专干专用。现有镇文化专干年龄偏大,由于缺乏系统性、经常性的培训学习,知识老化现象比较突出。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镇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既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管理部门和部分农村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缺乏

6、正确认识,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只注重抓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好办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从而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后面,往往是经济当主角,文化作配角,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发展。2、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我国早在“六五”时期就提出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 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

7、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又有相当难度。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3、农村文化市场发育不足、管理不善农村地区文化市场与其它商品市场的空前繁荣形成鲜明反差,农村文化市场境况冷清。有些村民小组连一家书店都没有,农民买书难。与此同时,文化市场管理不善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方面,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正当的文化娱乐生活,但农村的文化建设却严重滑坡,农民很难享受到一些健康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管理跟不上,甚至缺乏管理,一些迷信、反动、淫

8、秽、暴力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在农村大肆泛滥,严重损害了农村青少年的身心健康。4、文化管理体制不畅一方面,乡镇文化站专干以块管(乡镇管)为主,人员大多被乡镇抽去从事中心工作,专干没有专用。区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他们进行调配和交流使用,基层文化站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没有交流、缺乏工作活力。而且乡镇财政对文化站投入极少,管理不力,导致文化站形同虚设,没能发挥农村新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广电与文化分属两个职能部门,对农村的传媒文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农村地域广、人口分散、广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收益小,仅靠广电部门一家之力无力承当农村广电网络建设。三、加快我镇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建设

9、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与经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加强新形势下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乡村三大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为改变目前杉山镇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状况,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笔者建议:1、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转变人们的发展观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

10、设,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发展为重的原则。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的“文化力”不容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次要正确理解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文化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人的主观世界。有了钱要办文化,没有钱也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办文化。因此,文化建设实质上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生态“软环境”及和谐共存的“精神生态”。2、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1、农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目前大多数农民除了干农活之外,就是看电视、打牌、带孩子,过着一种“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基层文化活动缺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中央多次提出,要在各县、乡镇建立图书馆和文化站,不断扩大广播电视收视覆盖率等要求,各级政府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

12、投资兴办农村文化事业或捐助公益性文化事业,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文化建设投资体制,改变农村图书馆、文化站的落后面貌,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3、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水平,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塑造农村新风貌,必须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农村没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农民没有一个好的精神风貌,就谈不上是新农村。12 一、发展现状 古旧家具行业是XX市天元镇的特色产业,也是天元镇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 天元古旧家具行业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经营户只

13、是将收购来的旧家具转手卖出。为了赚取更多利润,他们又尝试把旧家具整修、润饰后卖出。但由于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这一行业只能在地下进行,直到80年代初期才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逐步探索和发展。以1992 年天元古旧家具首批出口东南亚为标志,天元古旧家具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天元镇从事古旧家具的收购户有300多家,从事古旧家具经营加工的企业有50多家,呈现以下特点: 1.从发展类型看,已经形成三大类型。一是以“永淦古玩”为代表的综合型,经营范围不仅包括古旧家具业,而且涉及到古玩业以及旅游观光业;二是以“启发家具”为代表的精雕细刻型,这类企业拥有较多的高素质生产工人,具有专业化的仿

14、制复制经验;三是以“阿尔特家具”为代表的仿古新木新做型,主要产品是新做的中式、欧式和美式仿古家具。 2.从发展规模看,龙头企业已经出现。随着天元古旧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出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有阿尔特、永淦、启发和明清 4家,其中阿尔特2005年完成了近6000万元的销售收入,几乎相当于广东省XX市三乡古旧家具专业市场年销售额的1/3。 3.从经济贡献看,占全镇出口比重较大。2001年,与天元古旧家具有相关贸易往来的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天元每天有10多个标准集装箱古旧家具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销售值为5亿元,占全镇出口总额的8

15、0%以上。2005年,元古旧家具行业的出口销售值达到7 亿元,占全镇出口总额的85%以上。 4.从社会贡献看,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古旧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纳了一大批就业人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达到6000多人,其中部分是外地和本地的能工巧匠。 5.从社会知名度看,提升了天元的影响力。目前天元是国内最活跃的古旧家具集散地之一,有着中华古旧家具“民间故宫”的美誉,在世界古旧家具行业中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对许多西欧客商而言,不需冠以浙江宁波,即可知晓天元是中国最大的古旧木家具集散地。 二、存在问题 虽然天元古旧家具行业发展势头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16、市场规划问题。从北京的情况看,吕家营古旧家具市场有集加工、存储和销售为一体的街道,沿街商铺面积达3万平方米;高碑店古旧家具街已有10年历史,经营场所占地面积9万余平方米。从广东省XX市的情况看,三乡镇古旧家具行业的市场规划已经完成,主要包括中山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中山华财古玩城和览城三联明清古典家具市场3个古旧家具市场,其中中山巨龙国际古玩博览城有三区七组团,中山华财古玩城内设明清家具经营区、古玩(精品)经营区、宾馆酒店、综合楼、大型停车场等。在规划镇内市场的同时,三乡镇政府还提出把三乡镇的古旧家具经济与其他两个镇的优势进行优化组合,联合构筑江门、中山、珠海、澳门城市群的家具产业金三角,形成以三乡为重点的古文化艺术产业走廊,同时发挥作为港珠澳大桥桥头堡的区域优势,把三乡古旧家具引向港澳台及国际市场。从天元的情况看,虽然古旧家具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批内部功能较为齐全的龙头企业,但还有不少企业存在前店后厂、生产生活混为一体的现象,其产品文化价值不高,而且存在有工厂无市场的问题。 2.技工紧缺问题。技工紧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