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监理细则1.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9157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监理细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模板监理细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模板监理细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模板监理细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模板监理细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监理细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监理细则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航空国际大进酒店及科技公寓模板监理实施细则编制: 审批: 陕西永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模板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及特点3二、编制依据3三、模板工程的特点4四、监理工作的流程5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5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9七、模板工程通病12一、工程概况和模板工程特点一、 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1.0852万平米,建筑规模均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四层,主要建筑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名称:航空国际大酒店及科技公寓建设地点:西安市阎良区航空高科技术产业记得航空四路55号。二、 模板工程特点模板工程包括模板和支撑系统两大部分,是使塑性状态的混凝土在其中凝固硬化,形成建筑物

2、所要求的构造形态和尺寸的模型。支撑系统则是支持和稳固模板,并承受模板、钢筋、混凝土等重量的结构。模板的制作和安装要能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接缝严密,不易漏浆;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各种荷载作用下,模板的变形应在允许范围之内。模板工程还需做到构造合理,装拆方便,提高周转使用次数,加快使用速度和降低成本。该工程主要使用竹胶板模板。二、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7、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4、8-2007 1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117、模板规范JGJ162-2008准 备 工 作检查材料进场数量、合格证、材质情况检查、设备机具规格、性能、安全运转、机具齐备查验测量器具规格、合格证、数量、计量标定审查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书安全措施检查脚手架、脚手板、材料各工程劳动力配备情况检查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模板供应单位资格供应能力四、监理工作的流程 不符合书面指令完善准备工作 准备符合 情况检查模板标高、轴线、平整度、梁柱断面尺寸、垂直度、标高、予埋件、预留孔洞位置、标高、尺寸检查支架系统立柱斜撑、垫木、 承受能力情况支 模完成模板支模分项验收书面指令整改查验施工

5、模板分项资料查验模板安装允许偏差查验预埋件和预留孔的允许偏差符合情况书面指令整改不符合符合拆 模控制:要按板、梁、柱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进行拆侧模及底模板控制:支撑系统拆除顺序符合情况符合不符合符合情况书面指令整改不符合符合符合 五、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一)控制要点1、定型组合模板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2、模板安装项目项次内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

6、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全数检查。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全数检查。观察。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1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3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4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全数检查。观察。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全数检查。观察。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

7、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面。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项次内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4.2.6)。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

8、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钢尺检查。项 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3插 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 留 洞中心线位置10尺 寸+10,0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4.2.7)。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

9、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项 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梁+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6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4.2.8)。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项 目允许偏差长度板、梁5

10、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薄腹梁、桁架10柱0,10墙板0,5宽度板、墙板0,5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梁、薄腹梁、桁架、柱+2,5高(厚)度板+2,3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墙板0,5梁、薄腹梁、桁架、柱+2,5侧向弯曲梁、板、柱/1000且15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墙板、薄腹梁、桁架/1500且15板的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1钢尺检查对角线差板7钢尺量两个对角线墙板5翘曲板、墙板/1500调平尺在两端量测设计起拱薄腹梁、桁架、梁3拉线、钢尺量跨中注:为构件长度(mm)3、模板拆除(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有后浇带时,模板

11、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模板拆除项目项次内容检查数量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GB502042002规范表4.3.1)。全数检查。检查同条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全数检

12、查。观察。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全数检查。观察。一般项目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全数检查。观察。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全数检查。观察。(二)目标值1、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3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3插筋中心线位置5外露长度+10,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外露长度+10,0预留孔中心线位置10尺寸+10,02、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mm)轴线位移5底模上表面标高5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柱、墙、梁+4,-5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米6大于5米8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表面平整度5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3、底模板拆除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注: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按此规定。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一)事前质量控制1、检查操作人员职业证书,上岗证2、要求施工单位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3、要求有技术交底书。4、要求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