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9127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厂DCS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毕业设计1 绪论1.1 设计概述水泥生产工艺复杂,设备联锁众多,各种检测信号相互影响,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工控制或继电器仪表控制,很难达到控制要求。如果生产线上的任何一台设备出现电气故障停机,将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运行,严重时会发生压料、堵料,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日益向工业渗透的今天,对这种多工况进行集散控制已是行业所急,由此,本设计设计了一个多级分布式集中控制系统,可对水泥生产线进行实时控制和监测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系统在总体上是纵向分层、横向分散的结构,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厂长管理级、工程师管理级、操作员管理级、过程控制级和现场设备级。图1系统原理图该系统总体设

2、计的指导思想是技术先进、生产可靠、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基于这种思想该生产线采用了PLC型集散控制系统,完成了从生料进窑到熟料入库的整条生产线的自动控制。采用集散控制后,真正做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危险分散。设备出现故障后,系统能够按照预先编制好的程序自动停止相关设备,并发出声光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以免影响生产。对一些重要的参数和报警,系统能够自动生成历史记录和历史趋势。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历史数据,随时了解生产情况。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提出新工艺,新方法,以不断提高水泥的产量和质量。水泥配料是水泥生产的关键环节,配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水泥的产量和质量。DCS 技术的引入,大

3、大提高了水泥配料质量,提高了水泥产量和质量。目前各水泥生产厂家几乎均采用了水泥配料自动控制技术,但目前的微机配料控制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检测和控制环节多,故障率高。(2) 采用模拟信号传送和控制,控制精度不高。传统的配料控制系统中,传感器信号(模拟信号) 从现场传至A/ D 设备,这段距离短则几十米,长则几百米,信号很易受到干扰或发生畸变。控制信号首先经由D/ A 设备,也以模拟信号的形式传到现场。(3) 系统采用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落后,功能不强,系统不易扩展。目前相当一部分的配料控制系统仍采用单片机,软件采用汇编语言或其它编程语言而成,大多仍基于DCS 环境。(4)

4、 系统孤立运行,无法与别的系统(例如,DCS系统) 连接,等等。因此,我们在水泥厂采用DCS 控制系统,开发水泥配料DCS 控制系统,在提高水泥配料质量的同时,使系统更易于操作维护、更可靠地安全运行,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安全文明生产和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本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PLC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吸收了其它同类控制系统的优点,具有结构开放,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操作简单规范等显著特点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故障的发生率,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本系统在府谷水泥厂自投入运行以来,结果令人满意,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在水泥自动化生产线系统

5、中具有推广价值。1.2目的和意义目前,从世界范围看,集散控制系统以其高可靠、高性能、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以及合理的价格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一大趋势。本系统投入运行以来,结果令人满意,各项指标均满足技术要求;系统功能强大,全汉化操作界面,在线组态,形象直观,易于操作;保证了现场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现场操作人员创造了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实现了较为先进的过程控制和管理技术水平;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能极大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水泥自动化生产线系统中具有推广价值。实践证明,采用DCS控制系统是顺应工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集散控制系统2.1集散控制

6、系统的概述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系统。该系统将若干台微机分散应用于过程控制,全部信息通过通信网络由上位管理计算机监控,实现最优化控制,整个装置继承了常规仪表分散控制和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优点,克服了常规仪表功能单一,人-机联系差以及单台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危险性高度集中的缺点,既实现了在管理、操作和显示三方面集中,又实现了在功能、负荷和危险性三方面的分散。DCS系统在现代化生产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1-1是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级分布式控

7、制结构。管理计算机完成制定生产计划、产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以及工艺流程管理的功能,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静态最优化。监控计算机通过协调个控制器的工作,达到过程的动态最优化。基木控制器则完成过程的现场控制任务。CRT操作站是显示操作装置,完成人一控制系统一过程的接口任务。数据采集器用来收集现场控制信息和过程变化的信息。1723管理计算机基本控制器数据采集器数据操作板基本控制器CRT操作站监督计算机 高速数据总线工程过程现场图1-1集散控制系统框图2.2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1)系统构成灵活。从总体上看,DCS就是由各个工作站通过网络通信系统组网而成的。根据生产需求,你可以随时加入或者撤去工作站。系

8、统组态很灵活。(2)操作管理便捷。DCS的人机反馈都是通过CRT跟键盘、鼠标等实现的。可以监视生产装置乃至整个工厂的运行情况。(3)控制功能丰富。原先用模拟控制回路实现的复杂运算,通过高精度的微处理器来实现。(4)信息资源共享。只要在DCS系统中权限够大,就能了解到任何参数。(5)安装、调试方便。相比原先的模拟控制系统,DCS系统算是很方便了。(6)安全可靠性高。2.3水泥厂集散控制系统介绍系统分为过程站和操作站,主要有过程站、操作站、现场站和编程器等组成,并且可以与外部计算机通讯,构成工厂管理系统。过程站是一个可编程过程控制站,可用于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站的编程软件是采用组态

9、化软件。操作站是一种高性能的操作管理站,它可以完成以下任务:执行用户定义的工艺过程显示、标准显示、趋势曲线显示和报表。用于操作的人机对话功能。故障报警和事件显示。趋势曲线的历史记录。控制系统的状态显示。设计用户显示画面。打印报警和事件列表,拷贝显示画面。现场站是远程站,其作用是实现现场数据参数的采集及执行。编程器的作用主要是用于设计和修改应用程序及数据库,它可以在线或离线编程。编程器通过总线,借助于网络号和接点号与挂在总线上的管理站和控制站通讯。3 数据传输系统3.1通信系统组成3.1.1通信系统模型传输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称为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图3-1所示。通信系统有以下

10、几部分组成:3信息源收信者接收设备传输媒介发送设备干扰图3-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信息源和收信者 根据信息源输出信号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模拟信源和离散信源。模拟信源输出连续幅度的信号:离散信源输出离散的符号序列或文字。模拟信源可通过抽样和量化变换成离散信源。(2)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源和传输媒介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信号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形式,送往传输媒介。调制是最常见的变换方式。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来说,发送设备常常由可分为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两部分。信源编码将连续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而信道编码则是使数字信号与传输媒介匹配,提高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发送设备还包括为达到特殊处理所

11、要求的各种处理,如多路复用、保密处理、纠错处理等。(3)传输媒介从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输所经过的媒介。当数据通过媒介时必然将引入干扰,如热噪声、脉冲干扰、衰落等。媒介的固有特性和干扰特性直接关系到变换的选取。(4)接收设备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码、译码、解密等。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息来,对于多路复成用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的分路。以上所述是单向通信系统,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信源兼为收信者,通信的双方需要随时交换信息,因而需要双向通信。此外,通信系统除完成信息传递外,还必须进行信息的交换,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

12、通信系统,乃至通信网络。3.1.2通信系统的性能度量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因此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最主要的质量指标。有效性是指在给定信道内能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多少,而可靠性是只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这两者是相互矛盾而又相互联系的,通常是可以互换的。模拟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同样的消息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则需要不同的频带宽度。可靠性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可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二进制数字消息的信息速率用b/s(比特/秒)作单位。比特(bit)是信息量单位,当二进制数字0、1取值等概率时,传送一个二进制数字其信息量就等于1 bit。信息速率

13、常称比特率。显然,当信道一定时,信息速率愈高,有效性也就愈好。为了提高有效性,可以采用多进制传输,此时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超过1 bit。若码元速率为RS,信息速率为Rb,每个码元有N种可能采用的符号,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式3-1)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可用错误率来衡量。误码率Pb=错误比特数/传输总比特数 (式3-2)误码元率PS=错误码元数/传输总码元数 (式3-3)有时将误比特率称为误信率,误码元率称为误符号率。3.1.3数据传输系统的主要技术(1)传输信道传输信道指的是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路,它是传输数据的物质基础。信道特性的好坏,对传输系统及系统各部分的设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

14、此设计数据传输系统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信道,并详细地调查了解。信道的特征。数据传输最常用的信道分有线和无线两种。信道既给数据传输以通路,又给数据传输以限制。由于各种实际因素,信道提供的频带总是有限的,信道特性总是不完善的。数据信号通过信道时,往往发生振幅失真和相位失真,从而产生波形失真。除失真外,信号功率也由于信道的损耗而下降。而且,数据信号还被信道中一切不需要的和不确定的电扰动所损害,这些扰动称为噪声或干扰。信道对信号的某些损害可以设法消除或补偿,但噪声或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不能完全消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传输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抑制噪声或干扰的不良作用。常见的对信道的描述有二进

15、制对称信道模型(BSC)和修正二进制对称信道(GBSC),本设计的误码率计算也以这两个模型为准,其后还给出香农公式及信道容量。2二进制对称信道模型(BSC )由于目前在信道中传输的数据序列基木上是二进制序列,因此在信道中产生的错误不外乎是0错成1或1错成0。但无论哪一种错误,在差错序列中这一位的取值均为1。如果0错成1和1错成0的概率相等,则我们称这种信道为对称二进制信道(BSC)。如果信道又是随机的,则我们称它为随机二进制对称信道。一般情况下,若无特别说明,就用BSC来表示随机二进制对称信道,它是最早提出的一个信道模型。如图3-1所示。 1-Pe1-PePePe0011图3-1 BSC信道模型该信道模型中只有一个参数Pe,它就是0错成1或1错成0的概率,称为信道转移概率,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误码率。由于BSC模型完全由一个参数Pe确定,在进行统计和计算时特别简便,并且也基本上符合某些实际信道的差错特性,故该信道模型用得非常广泛,往往以它为基础来计算各种差错控制方式和各种纠错码的性能。在BSC中,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