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8697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重庆市重点中学素质教育达标测试题 七年级(上)历史半期测试卷(全卷共 五 个大题 满分 50 分 考试时间 45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相应题号的答案填在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1929年,中国地质学会特别会议隆重召开,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会上报告了他在周口店发掘猿人头盖骨的经过。他发掘出来的化石是:A、元谋人化石 B、半坡原始居民化石 C、北京人化石 D、河姆渡原始居民化石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

2、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A、黄帝 B、禹 C、启 D、汤3、第三届炎黄文化周的主题是“生态黄河、炎黄家园”。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中华民族的祖先来源:学,科,网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5、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6、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

3、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来源:学科网7、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A、成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来源:学科网8、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9、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征是: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10、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

4、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历史人物有关的是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11、下列历史人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成为春秋霸主的是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1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些人有奖励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A、 B、 C、 D、13、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A后母戊鼎 B毛公鼎 C大盂铜鼎 D商朝虎耳铜鼎1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

5、朝 C、西周 D、春秋15、“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由于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大运河二、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2分,共5分。16、请仔细阅读左下战国形势图,在图中填出以下国家的字母代号:A、齐国 B、秦国 C、楚国17、请阅读右上都江堰示意图,在图中填出以下位置的字母代号:A、分水堤 B、宝瓶口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阅读下列图片后判断:图一:碳化稻谷 图二:猪纹陶器 图三:彩陶鱼纹 图四:粟和装粟的陶罐注:图一、图二为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

6、,图三、图四为半坡遗址出土文物以下结论是从以上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A”;与以上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不符的,请在括号内填“B”;以上图片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C”。18、河姆渡居民的食物中有粟,半坡居民的食物中有稻谷。 ( )19、河姆渡和半坡居民都开始制陶。 ( )20、河姆渡居民住木结构房屋,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 ( )21、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还没有爱美的意识。 ( )22、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都有了相对稳定的食物来源。 (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7分,第24小题6分,共l3分。23、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周王)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7、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译文:周天子视察诸侯,叫巡狩;巡狩就是巡查其领地。诸侯到都城拜见天子,叫述职,述职就是向周王汇报自己的工作。无故不来朝见者一次不到的降低其爵位,两次不到的削减其封地,三次不到的就派兵攻打并取消封国。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1分)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1分)(2)根据材料一,指出周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什么人?(1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人属于分封对象?(2分)(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和诸侯分别处于什么地位?(2

8、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译文:(军队中)立下战功的人,以其立下战功的大小赏赐相应的爵位。努力从事耕种和纺织,生产的粮食和布匹多的人免除其徭役。弃农经商或者在农业生产中因懒惰而变得贫穷的,被罚为奴隶。贵族中没有立下战功的,不能享受特权,继承爵位。材料二: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译文: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人民变得富裕,国家变得富强,百姓们拥护,诸侯开始信服秦国,在战

9、争中打败了楚国和魏国的军队,攻占大片土地,使秦国开始成为强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1分)这次改革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进行的?(2分)(2)请指出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中的哪两项内容?(2分)(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次改革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1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请列举春秋时期五位霸主的名称(5分)。请概括指出他们能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1分)。26、公元前771年,东周建立。它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从此,诸侯并立,纷争不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东周是谁建立的(1分)?其都城在哪里(1分)?(2

10、)请举出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一例(2分)。(3)人们通常说“春秋无义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1分)为什么(1分)?重庆市重点中学素质教育达标测试题 七年级(上)历史半期测试卷(全卷共 五 个大题 满分 50 分 考试时间 4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l5小题,每小题l分,共15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相应题号的答案填在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DABBCDDBBBABA二、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2分,共5分。略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8、B 19、A 20、C

11、 21、 B 22、A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7分,第24小题6分,共l3分。23、(1)分封制(1分);原因:加强对全国的管理,维护统治(1分)。(2)周王的子弟(1分);亲戚、功臣、臣服的旧帮首领(答到2个就给两分)。(3)周王是天下共主,处于统治地位;诸侯是臣子,处于臣服地位(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24、(1)商鞅变法(1分);公元前356年(1分)(2)奖励军功(1分)、重农抑商(1分)(3)使秦国开始成为强国,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5、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5分)共同原因:重用贤才、大胆改革等(1分)26、(1)周平王(1分);洛邑(1分)(2)春秋:城濮之战(1分);战国:围魏救赵(桂陵之战)或即墨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等(1分)(3)对(1分),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是诸侯们以争夺土地和霸权为目的发动的,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不对(1分),因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促进了各国的交流和进步;战争使诸侯国减少,为今后的统一打下了基础(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