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8621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个热点问题解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个热点问题热点问题一:以政府示范工程为抓手,破解电动汽车产业需求侧困境在2009年之前,尽管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关键零部件、整车集成技术,以及技术标准、测试技术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困境。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侧非常薄弱,市场成熟度低,集中表现为市场价格较高、基础设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消费者对价格问题最为敏感,然而电动汽车的购买和使用的直接成本却远高于传统燃油汽车。此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电动汽车得以大范围使用的基础。但在这一领域却存在“鸡和蛋”的悖论:如果没有基础设施的存在,电动汽车无法发展

2、到一定规模;如果电动汽车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提供商没有动力为少量的电动汽车建设那么多的充电站。当市场成熟度低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基础设施的“鸡蛋”矛盾成为产业发展的悖论时,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出台合理的政策来将整个产业带出困境?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政策大体可分为两类:供给侧推动型和需求侧拉动型,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世界各国采取了各有侧重的策略安排。“供给侧推动”学说认为技术是一种自发或准自发的因素,决定了技术创新的速率和方向。由“技术推动”学说衍生出来的政策启示就是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基础研究,通过政府资助R&D活动、公司R&D税收抵免、支持教育和培训等政

3、策工具来降低公司的创新成本。“需求侧拉动”学说则认为消费者是有偏好的,所有消费者的偏好共同组成了市场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技术创新的速率和方向。由“需求侧拉动”学说衍生出来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该通过政府采购、消费者使用新技术的减税或退税等政策工具来增加创新成功的回报。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以“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示范推广工程为龙头,集成各类政策工具,将供给侧推动和需求侧拉动相结合,通过协同努力,破除市场需求侧发展困境。示范工程通常是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的“旗舰”,得到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政府部门的青睐,特别是在能源领域,示范项目可以有效地破除

4、市场需求侧的发展困境。市场需求的前提是社会的接受,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政治可接受度、社区可接受度与市场可接受度。对于政治可接受度而言,示范工程是说服地方政府接受国家意志的一个最有吸引力的可行途径;对于社区可接受度而言,示范活动具有展示和讲述的功能,可以给公众提供一个观察和体验的窗口和机会,这对提高社区可接受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市场可接受度而言,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示范活动提供了一个对潜在用户进行观察和实验的机会,能够更广泛地了解这一技术的经济性能是否比现有产品更为先进,这是典型的向潜在接受者推销的过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一项新技术获得用户认可的困难关键在于用户对该技术优劣势的感知。示范提供了

5、观察和试验的机会,允许潜在顾客不需要通过购买来体验创新,辨别技术复杂性、与生活方式或工作实践的兼容性等,有助于创新的接受。市场需求的关键是创造初始需求,启动初期市场,示范工程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分为公共服务领域和何私人购买领域两个范畴。在公共服务领域,中央财政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如在公交领域,对购买和使用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客车给予最高60万元/每辆的补贴,大部分车型的补贴约为整车价格的1/3。此外,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盛会期间,政府采购了大量电动汽车作为城

6、市通勤、场地服务、贵宾服务用车,创造了大量的初始需求。在私人购买领域,消费者最为敏感的是价格问题,“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充分调动了消费者购买的积极性,有效地启动了初期市场。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按电池能量每千瓦时3000元给予补贴,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试点城市对新能源汽车购置也要安排一定补贴资金,并在上牌年检、停车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近三年,在中央财政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规模,有力撬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据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总计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834

7、辆,其中2009年推广2566辆,2010年4402辆,2011年9866辆;分车型看,混合动力公交车9148辆,纯电动公交车1537辆,纯电动特种车(用于邮政、物流、环卫等)2657辆,其他车型3492辆。在6个城市私人领域新能源乘用车推广工作初步启动,深圳和合肥共推广了2325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需求的瓶颈是基础设施,在这方面,示范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示范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全规模的运行,因此开展示范工程的前提就是建设基础设施,因此示范活动客观上能够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数量的充电站和充电桩。示范工程中采取的是这样的做法:中央财政主要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直接补贴,地方财

8、政安排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与国家电网等能源企业紧密合作,积极研究制定城市充电设施规划,结合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抓紧推进充电设施建设,现已建成充电站51座,换电站9座,充电桩1400多个,加氢站2个,基本满足现有示范车辆示范运行的需要。当前,政府资助示范工程已经成为各主要国家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在我国,示范工程亦成为体现政府意志的一件“利器”,经过十年的探索,历经反复比选,我国政府最终选择了示范工程作为将电动汽车产业带出困境的突破口。2009年1月,由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共同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该工程已被国际公认为世界上最

9、大规模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行动,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家财政补贴示范推广项目。自启动以来,“十城千辆”工程在车辆推广、充电设施建设、创新商业模式、完善发展环境等方面积极推进,进展顺利,对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在国家科技、产业和财政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诚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成熟度和产品成熟度还不高,基础设施等相关的配套环境尚未形成,商业模式也远未成熟。特别是在私人购车领域,尽管中央财政安排了50亿的补贴资金,在北京、上海、深圳等6个城市开展私人购车补贴

10、试点,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私人购买数量寥寥无几,补贴发放极少。一个产业真正走向成熟,最终要靠“市场拉动”的自运转机制,不能长期依赖政府的补贴和干预。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在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中也明确提出“财政补助采取退坡机制。试点期内(2010-2012年),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助标准”,但目前来看,我国电动汽车市场还以政府推动为主,短期内难以形成真正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如何逐渐减少政府推动的“供血”机制,最终形成市场拉动的“造血”机制,彻底解决需求侧的困境,将是下一步需要

11、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二:从“首台(套)”政策看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市场培育一、首台(套)的政策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颁布实施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提升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数据显示: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目前已超过14万亿元,其中高端装备产值超过1.6万亿元1。但是,我国目前虽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却仍然以资源和能源大量消耗为代价,核心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粗放式发展模式尚未改变。以机床工具产品为例

12、,2011年我国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202.9亿美元,产品出口89.0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了113.9亿美元2。2011年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仅为66.1%,与上年相比降低了0.8个百分点。国产中高端产品在技术装备水平、产业化程度、市场适应能力、整体服务质量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下游用户需求。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外领先技术相比,我国产品的研发、制造实力仍有很大差距。作为推进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和自主化进程的重要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管理办法(发改工业2008224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

13、012年5月工信部)对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试验、示范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台(套)政策”成为鼓励和支持高端制造业和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的重要制度安排。管理办法中规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运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显着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的特征,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成套装备或单机设备。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中的成套装备总价值要在1000万元以上,单台设备价值要在500万元以上,总成或核心部件价值要在100万元以上。“首台(套)政策”的有效落实将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协同拉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14、从供给侧看,这些措施将通过高端装备产品应用的国产化激励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展自主研发。从需求侧看,将为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创造更大的国内市场空间。近几年,我国部分省、市也相继出台了首台(套)扶持政策,例如上海市鼓励重大技术装备首台业绩突破实施办法(试行)(沪经装2007251号)、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认定实施细则(苏经信装备2010369号)、山东省重点领域首台(套)技术装备财政扶持办法(试行)(鲁政办发2009132号)、黑龙江省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和扶持办法(试行)(黑政办发200948号)、杭州市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品认定办法(试行)(杭

15、政办函2009272号)、中关村科技园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京发改2009208号)、 顺德区机械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和扶持办法(顺府发201035号)等。这些地方层面的政策安排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国产重要高端装备的试验、示范和产业化,推动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内市场的发育。二、首台(套)的国际经验与国际挑战从世界范围看,很多国家在发展本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都制定了内容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重要产品在本国会优先受到市场保护,政府采购政策向本国产品倾斜是普遍做法。日本早在1985年制定的暂时复兴法中就明确提出“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

16、产,三号机出口”的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发展模式。德国在机床产业上采取的则是“自己造机床(法国是买机床)和扶植大企业”的做法,并积极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提高机床精度标准,改善产品结构,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美国则在购买美国产品法中要求政府必须购买50%的国内原材料和产品;如果外国公司想参加美国政府采购,必须在美国设分公司,或在美国寻找代理商。二是在本国范围内对享受首台(套)政策的所有企业提供公平性待遇,包括建立同等的进入门槛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以及打破行政性垄断、区域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等。德国、日本和美国,以及瑞士、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在促进本国各类企业参与装备制造业公平竞争方面给予了力度较大的政策激励。如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公开、充分竞争是美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核心和灵魂。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集中采购由强制性改为选择性,美国将政府采购原则之一的公开竞争修订为充分竞争,以提高采购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