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68580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的构成要素解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视觉传达语言动态形式格式塔构成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对视觉传达动态设计组织形式规律的总结在格式塔视觉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动态构成的内涵梳理其中形式要素以期进一步发展完善构成理论为动态设计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传达意义的媒介各种艺术乃至行为都有各自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哲学语言机器语言、艺术语言与视觉语言等同时语言又具有独特的表现价值任何作品都离不开语言这一传达媒介文学、建筑、音乐、舞蹈等领域都有各自的语言作为其表达方式;设计也不例外有其独特的语言系统而所谓形式则既是思维的表达手段又是一个完整的用于传播

2、某种含义或思想的系统即语言的要素所体现出来的组织构成方式或者表现方式视觉语言的表达形式借助语言学的方法可以分为语素、语汇与语法三个层面语素是视觉世界中最基本的元素;语汇是语素的组合方式与表达方法;语法是造句的规则视觉的语素、语汇和语法构成了视觉的语言系统 就视觉语言的表达系统而言点、线、面、体、空间、色彩、光影、肌理等只是从复杂而丰富的视觉形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单纯的视觉语言要素而这些要素只有经过一定的编织整合才能成为某种特定的视觉表达方式只有以约定的关系联结才能构成具有整体意义的视觉形态也只有将上述要素归纳为某种样式体系才能产生看的“形式”这些编织关系和形式系统称为视觉语言的语汇它既是元素的综

3、合与交叉又是构成更为完整的视觉法则的基础视觉的语汇包括有散点与线性、平面与纵深、线描与图绘、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黑白与色彩等几种主要关系 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理论在本质上是偏重“形式”的“形式”、“式样”、“空间”、“色彩”、“光线”等与视知觉的关系在他看来都是属于“形式”的范畴实际上阿恩海姆的所谓“形式”即完形“格式塔”它本身强调完整性是视知觉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形式”是一种更为纯粹的视觉语言它具有承载与传达、传播特定思维信息的媒质功能格式塔心理学发现人们对“形”的关照与创造本身便是一种形式化的过程一种完形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通过对人的视知觉进行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组织的法则被称为“完形

4、组织法则”(gestaltlawsoforganization)为平面构成研究二维空间中的视觉元素的组织规律提供了基本法则格式塔具有两种涵义:一指形状或形式即物体的性质形状是眼睛所能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涉及的是处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那种外部形象构成形状的因素是点、线、面、方向、大小、轮廓、色彩、明暗等在许多绘画中即使是形状不同的图形也往往能够被自发地知觉为是同一样式在不同位置上的呈现二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讲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格式塔的理论认为知觉是有组织、结构和内在意义的一个整

5、体当人看到某事物时无须对组成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别的分析然后再组织合成整体的判断而是能够直接整体把握事物的知觉结构“形”是格式塔研究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格式塔心理学所说的形是经由知觉活动组织成经验中的整体一个“形”即一个格式塔是知觉对视觉式样精心积极组织或整体建构的结果是知觉的功能所致而非客观固有视觉所感受到静态或者动态也是知觉功能所致所以动态是视觉组织形式中的很重要的一重关系是视觉语言中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如果说作为传统视觉传达的平面设计的形式基础是建立在三维时空观念上的静态前提下的视觉元素的平面构成的话那么在新媒介条件下的动态设计的形式基础则是建立在四维观念上的动态构成格式塔是视觉的完形单位平

6、面构成探讨的则是平面的视觉完形单位的建构关系平面构成基于二维平面中各视觉元素以研究元素间隔着组合关系及规律为重心重在分析和探求形态见到组合关系及组合规律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比例因素的对比和形式它的实质是用分解组合的观念来观察和创造形态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在他的论著中对于抽象形式(几何形状)与精神情感的关系作了比较充分的论述对绘画中的形、色等要素与心灵的关系作了独到的解释在符号与精神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但是对于动态的形式要素及其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还鲜有论及 我们知道格式塔具有“变调性”一个格式塔在其各个组成部分等因素变化时仍然存在人的知觉中包含一种叫做“形质”的成分它是感觉所不

7、具备的它能使人在感觉信号的基础上做出知觉判断如人在看到立方体的各个面就能产生“立方体”的知觉;人听音乐时听到的是不同的音符但仍把它们作为乐曲整体把握;同理人在知觉物体运动的时候也是把运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的而不是把运动看成是物体不同位置的综合某些现代派画家尤其是毕加索的创作证明了由位移或过渡所产生的运动效果并不是取决于观赏者对于这些形象的各种成分所应具有的正确的空间位置的知识而是取决于对式样本身结构的知觉 阿恩海姆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论述的在静态视觉条件下的视觉思维与组织法则在动态视知觉中如何适用既然动态也是视觉语言中的一种抽象的形式那么在动态视知觉中视觉思维是按照怎样的组织原则

8、来进行的呢与平面的、静态的形式相比动态形式与精神的对应关系如何动态条件下的格式塔和构成包含些要素我们仍然可以用格式塔的理论来解析四维空间中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格式塔是视觉的完形单位视觉完形单位的运动变化形成了动态的、变化的格式塔动态的格式塔是以包括空间、速度、轨迹、方向、节奏、形态以及光效等运动形式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动态视觉单位其中任何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动态格式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于这些因素的解析可以使我们明了动态构成所包含的主要因素: 1、空间与位置 运动能否被看见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看见主要取决于被观看物体在空间和时间的总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同理运动的某些比较具体的性质方向和速度也是由空

9、间和时间的总的关系结构决定的 在某些情况下运动的客观方向与它的知觉方向正好相反例如云朵在客观上也许是向东方移动的但是当它与月亮在一起时就好像是在向西方运动;这就是一种动态视错觉是由于动态格式塔的对比造成的 2、速度与时间 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认为对于运动速度的感知是带有主观感受的“人体内的化学反应速度似乎也能影响人对速度的感觉”对速度的感受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速度是通过比较而存在的通过对自然世界运动加速的方式尤其能使我们看到有机世界的丰富表情与情感通过改变我们习惯的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能够使我们对速度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当我们运用电影手段把一天缩短为一分钟建筑物投射在地面的影子看上去以一种飞快的

10、速度移动着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强烈的感受到光线是一种事件它是我们日常见到的种种运动行为之一而格式塔本身就是一个视觉上的单位事件通过对速度的改变能够改变我们对于时间的感受同时也能改变对于动态格式塔的认知 3、轨迹和方向 在单页宣传单、海报、户外广告等就能够他的单幅版面中受众的视线有先后关系那么在原本就有时间顺延关系的动态视觉传达设计中出来每个单幅画面或静帧本身需要考虑视觉流程按观看时间先后排列的各个画面或静帧之间就更需要考虑视觉流程的问题了如何合理构图如何安排整体的画面节奏和前后的协调对比等都是决定能够带给受众何种视觉感受和最终传达效果的重要问题 4、形态与空间的转换 形态与空间的转换方式包括变

11、形、分解、组合、融合、叠加等等形态与空间的转换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视觉单位 5、节奏 视觉与听觉艺术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与一致性视觉与听觉在物理性质与相应的心理机制都非常相似具有某种通感一次视听常紧密联系相互作用视觉的感受与听觉的感受可以相互转换“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因而音乐与动态有更为紧密的联系音乐是听觉的运动形式动态是视觉的运动形式在人视觉中除了色彩对于人的情绪有很直接的影响外运动对于人的情绪也有很直接的影响激烈的运动必然引起人心情紧张而舒缓的运动则会让人心情放松 6、光线 光是最富有变化性和运动性的视觉元素也是造型的重要手段20世纪的光动艺术把光作为视觉元素将运动与光引入造型从幻象与错

12、觉走向的运动与光的表现在包豪斯时期纳吉就提出关于光、空间、运动的造型思想并创作了光与空间的调节器当作品开始转动物体投影中的点、线、面不断产生新的组合变化构成了对视觉极大的刺激与满足光可以闪烁与变化具有瞬时性当光影变化的瞬时性与连续性组合出现便具有类似剧本的叙事功能人们可以设计光在时空中运动的结构与顺序并利用光的这种结构性运动配合戏剧性的艺术效果光效的改变对于动态格式塔的影响不容忽略 通过对动态格式塔的阐释和探讨动态形式中的主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动态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如同音乐的形式一样也是一种能够独立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是视觉思维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有着自身的语法结构和组织法则通过空间、时间、速度、方向、节奏、光线等因素的变化造成不同的动态感受从而传达含有某种特定思想或者意义的视觉信息 【参考文献】 1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XX. 2美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4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