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7819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填空).(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2复习提纲2017.10.16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主要知识点: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 和 共同决定的。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2、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比较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特征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极为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死亡率有所下降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增长迅速生产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医疗水平空前提高

2、3、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 和 共同影响。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同的人口增长比较典型国家人口增长原因人口问题对策发达国家俄罗斯、德国、日本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等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中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控制人口5、人口增长模式由 、 、 三项指标共同构成。自然增长率 率 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原始型: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传统型: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现代型: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7、人口

3、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 率的转变。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 。8、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以 和 为代表)人口增长模式是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 型向 型过渡阶段,世界是 型向 型过渡阶段,我国是 型。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主要知识点: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 和人口 。2、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 或 范围内发生改变。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 和 。3、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

4、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4、二战后,欧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主要是由于 ;拉丁美洲由人口 地区变为人口 地区; 地区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5、我国古代人口迁移是由于 、 、 等影响,人民不得不大批迁移。6、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迁移原因迁移特点迁移方向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1计划经济体制2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东部到西北、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改革开放的政

5、策自发迁移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民工潮”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 ;(2) 。8、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往往起重要作用。此外, 、 、 、 、 、 ,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9、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 ;加强 ;促进 。10、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11、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考试说明要求:1、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主要知识点:1、环境承载

6、力是指 ,所以 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 、 、 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3、合理人口容量是指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原因是现在人类社会出现了 、 和 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引发了 问题和 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有: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 之内;建立 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 权利。6、各国或地区都要尊重 的客观规律,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既保持好 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城市

7、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主要知识点:1、城市形态指城市占据一定的 ,有着特定的 形状。2、城市形态类型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成都、合肥、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3、城市用地可以分为 、 、政府机关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农业用地等。4、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 区,其之间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5、主要功能区的比较占用城市土地面积区位特点功能区特点住宅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较低,污染较少出现了中高级住宅和低级住宅的

8、分化;两者呈背向发展商业区占用土地相对较少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经济活动频繁;建筑物高大稠密 (CBD)工业区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专业化程度高,集聚性强,城市内部工业区相互集聚形成工业区6、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 ,也叫 。7、不同城市其内部空间结构是不相同的,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 、 、 。8、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 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9、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 工业的付租能力

9、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 OA段 活动付租能力最强AB段 活动付租能力最强BC段 活动付租能力最强10、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有 、 、 、 。1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的。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 、 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 、交通 、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 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试说明要求:1、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2、知道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主要知识点:1、城市等级是按照 划分的,城市等级一般分为 、 、 、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是城市等级越低,服务种类就越 ,服务范围就越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就越 ,服务范围就越 。3、城市等级与城市所处的 密切相关。4、分析上海为什么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5、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是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 ,相距较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 ,相距较 。第三节 城市化考试说明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知识点:1、城市化是指人口向 集聚和 范围不断扩大、 变为 的过程。2、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