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7642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集整理—小儿推拿常用穴—文案.(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儿推拿常用穴目 录概述.11.头面颈项部穴位.2天门、坎宫.3太阳穴.4风池穴、百会穴.5迎香穴.6高骨、人中.7印堂.82.胸腹部穴位.9 膻中.10 乳旁、乳根.11 腹、脐.12 天枢、肚角.13 中脘.143. 腰背部穴位.15 龟尾、大椎.16 肺俞.17 脾俞.18 肾俞、推脊.19 捏脊、七骨节.20 肩井.214. 上肢部穴位.22 总筋、阴阳.23 脾经.24 肝经.25 心经.26 肺经.27 肾经.28 五经配伍及推治.29 大肠、小肠.32 胃经.33 小天心、内劳宫.34 板门.35 十宣.36 四横纹、四缝穴.37 老龙.38 外劳宫、二扇门.39 合谷.40 一

2、窝风.41 阳池、三关.42 六腑.43 天河水.44 水底捞月.46 五指节.475.下肢部穴位.48 涌泉.49 足三里、三阴交.50 太冲.516. 穴位的功能归类.52小儿推拿穴位概述:穴位,也称腧穴,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疾病的反应点,也是治疗的刺激点。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手指比量法;手指同身寸法;体表形态标志法;简便取穴法。 小儿推拿特定穴:小儿推拿常用穴部50余个,其中重点穴部22个:面头部:天门、坎宫、太阳上肢部:总筋、阴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大肠、三关、六腑下肢部:足三里、涌泉胸腹部:膻中、中院、肚脐肩背腰骶部:脊、肺俞、鱼尾、肩井小儿推拿操作

3、程序:第一步:面头部(开天门、坎宫、太阳)第二步:上肢部(总筋、阴阳)第三步:下肢部第四步:胸腹部第五步:肩背腰骶部(拿按肩井)凡小儿推拿在头面部操作时须先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在上肢部操作时,须先按揉总筋、分推阴阳,此五者为常例,有推开治疗大门和疏通经络之意。拿按肩井有关闭推拿治疗疾病大门之意,一开一关体现了小儿推拿的完整性。第1节 头面颈项部穴位一、 天门(推攒竹)【位置】眉心至前发际一直线。【操作】用拇指自下而上地交替直推,称开天门;若推向囟门则称为大开天门,3050次。【功效】祛风解表、开窍醒神、安神镇惊等【主治】感冒、头痛、发热、烦躁、惊风等症。多与坎宫、太阳相配合应用。【注意事项

4、】施术不宜过猛,皮肤潮红为宜。 2、 坎宫【位置】自眉心起至眉梢成一横线。【操作】两拇指自眉头上缘向眉稍做分推,称推坎宫。3050次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主治】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等。 三、太阳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后一寸凹陷中。【操作】两拇指自前向后推称推太阳;用中指揉该穴,为揉太阳,也称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 3050次【功效】推太阳:祛风散寒、醒脑明目。揉太阳:发汗解表,祛风止头痛。【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外感头痛,发热。 四、风池【位置】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作用】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通窍明目。 【操作】用拇指揉或用拿(按)法。

5、揉3050次,拿(按)35次。【主治】头面病:头痛,眩晕,五官病:目赤肿痛,视物不明,鼻塞,鼻衄,鼻渊,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神志病:失眠,癫痫;外感病:感冒,发热,颈项强痛。 5、 百会【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操作】用拇指端按或揉,按3050次,揉100200次,称按百会或揉百会【作用】按揉百会:安神镇惊,升阳举陷。治疗惊风、惊痫、烦燥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用于遗尿、脱肛等症,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6、 迎香 【位置】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操作】用食中二指按揉,揉2030次,称揉迎香【作用】揉迎

6、香:宣肺气、通鼻窍。治疗感冒或慢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 7、 高骨【位置】耳后高骨下凹陷处。【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揉。按3-5次,揉3050次。【功效】祛风散寒、发汗解表、止咳化痰定惊、安神除烦。【主治】感冒、头痛、烦躁不安、惊风、咳痰多等。【临床应用】多与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 8、 人中【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操作】用拇指甲或食指甲掐之,掐510次或醒后即止,称掐人中。【作用】掐人中:醒神开窍。常用于急救,对于昏迷不省、窒息、惊厥或抽搐,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 9、 印堂【位置】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7、。【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按之,掐按后加揉。掐按3-5次,揉20-50次。【功效】提神醒脑,祛风通窍。【应用】感冒、头痛多用按揉法;抽搐、昏迷多用掐揉法。 第2节 胸腹部穴位 1、 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操作】用指腹按在穴位上揉50100次,称为揉膻中;继用两手中指指腹,从膻中穴同时向左右分推至两乳头50100次,为分推膻中;继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以三指指腹从小儿胸骨上窝向下直推至胸骨下角(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50100次,为直推膻中。【功效】推揉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化痰。治疗呕吐、呃逆、嗳气,常与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分腹阴阳等合用;治疗喘咳常与推肺经、揉肺俞等合用;治疗吐痰不利常与揉天突、按弦走搓摩、按揉丰隆等同用。【应用】膻中穴为气之会穴,居胸中,胸背属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气喘、咳嗽、呕逆均有效。 2、 乳旁【位置】乳外旁开一横指(0.2寸),左右两穴。【操作】以两手四指扶患儿两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