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7453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一、总 则1.1 为指导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特制定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以下简称初步设计)审查要点。1.2 本要点供初步设计审查机构进行市政给水、排水、垃圾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技术性审查时参考使用。1.3 建设单位报请初步设计技术性审查资料应按市建委要求提供以下主要资料:(1)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2)方案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3)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初勘或详勘文件。(4)全套初步设计文件。(5)审查需要提供的其它附件资料。1.4 初步

2、设计技术性审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设计依据是否充分、内容是否完整;文件标识是否齐全、规范。深度是否达到建设部颁发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颁发的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渝建发2009126号文)要求。(2)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它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3)方案比较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明确了工程规模、推荐方案是否合理、 是否可以有效控制投资。(4)是否符合环保、节能、节水、节材等原则及公众利益。(5)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1.5 本要点所涉及标准内容以现行规范规程内容为准。二 工艺专业审查要点序号

3、项 目审 查 内 容2.1市政给水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2.1.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和规划方案合理性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初步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并达到规定深度要求。3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4 对旧城区管线较为复杂给水管道布置或改建项目,应具备现状管线勘测资料,现状管线应考虑相应施工保护措施。5 远近期结合和近期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6 对关键、特殊技术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论证及说明。7 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8 初步设计图纸制图规范、

4、统一,标识清楚,图纸签署符合规定。2.1.2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有关市政给水工程工艺专业的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2.1.3总体设计1 工程规模中各设计参数选取应以批复的可研报告或方案为依据,并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工程规模的确定应与远期规划一致。2 给水水质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要求,水压应符合规范规定。3 水源的水量应保证充沛可靠。给水水源的水质和卫生防护,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4 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总体规划、建设周期、现有给水设施等对给水系统进行深化设计。5 输水线路选择应结合现状、规划要求、建设时序等进行深化设计。6 明确征地拆迁范围及拆迁工程量。2.1

5、.4取水构筑物1 明确可研报告或方案设计对取水构筑物位置的批复意见,结合当地取水现状对取水构筑物位置进行复核论证。2 取水构筑物工艺设计参数、结构型式、基本尺寸、设备选型及数量、起吊设施等复核相关规范要求。3 地表取水构筑物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4 地表取水构筑物进水自流管或虹吸管的数量及其管径应满足规范要求。自流管和取水头部考虑防淤、防堵的措施。5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应有防止水质污染和非取水层水渗入的措施。2.1.5泵房1 工作水泵的型号及数量应根据供水量变化综合考虑确定,水泵选择应符合节能要求。2 水泵机组布置间距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3 岸边式取水泵房进口地坪的设计标高,

6、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4 泵房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引水方式,设置相应水设施。2.1.6净(配)水厂1 确定的净化工艺流程的合理性。2 净(配)水厂的位置选择、平面与竖向设计应合理恰当,明确水厂各主要技术指标。3 各净水构筑物的选型、主要设计参数以及单个构筑物的数量和尺寸应合理,符合相关规范要求。4 所选用的消毒方式、主要设备的型式、数量及主要性能参数应合理。5 水厂的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市防洪标准,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6 水厂综合管线布置应合理,并考虑过境雨污水的排放。7 排泥水及冲洗水的排放或回收利用措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1.7输配水管(渠)道1 长距离输水工程输水方式选定应

7、结合勘察资料进行比选优化,满流输水管道应进行必要的水锤分析计算,并采取相应措施。2 输配水干管(渠)的走向、长度、管径、管材、埋设深度、防腐措施、穿越障碍物的工程措施、加压泵站的位置及其设备选型与数量等的确定应合理。3 管网布置原则应合理,管网平差计算成果正确。4 调蓄构筑物的位置、容积、数量、标高、防污措施等应合理。5 现状管网较为复杂的旧城区给水管道改造,宜进行物探资料分析,给水管道的定线与接口应满足周边用户使用需求,并考虑管线施工对交通组织的影响。2.1.8环境保护1 项目外部环境状况。2 项目实施环境影响及对策。3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序号项 目审 查 内 容2.2市政排水工程

8、工艺专业审查要点2.2.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和规划方案合理性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初步设计文件应全面完整,并达到规定深度要求。3 工程设计依据、采用的有关标准及规范、主要设计资料应该充分、有效。4 对旧城区管线较为复杂排水管道布置或改建项目,应具备现状管线勘测资料,现状管线应考虑相应施工保护措施。5 远近期结合和近期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6 对关键、特殊技术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论证及说明。7 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8 初步设计图纸制图规范、统一,标识清楚,图纸签署符合规定。 2

9、.2.2强制性条文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中有关市政排水工程工艺专业的强制性条文(具体条款略)。2.2.3总体设计工程规模 根据雨污水总量所确定的工程规模、服务范围、治理目标合理,与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一致。2.2.4总体设计排水量计算及污水水质1 雨污水量计算采用的设计参数合理性。2 分析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水量、水质的汇总资料。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的工业废水的水质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其水量占城市污水总量的比例合理。3 地下水渗入量占城市污水总量的比例合理。4 计算汇总的各排水流域近期、远期的污水总量(平均、最大)数据完整、合理,远期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估算合理、准确。5 城市

10、污水主要水质指标预测值及依据合理。6 计算合流制截流干管流量采用的截流倍数合理。考虑对溢流水的污染效应和控制措施进行合理考虑。2.2.5总体设计排水体制及系统总体布置1 排水体制(分流制、合流制)的选择应符合片区规划要求。2 污水系统总体布置考虑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收集、处理方式,污水处理厂集中或分散布局等因素。3 对现状水系及地形进行流域分析,雨污水系统总体布置符合当地地形特点。4 雨水系统排入现状水系应符合水利部门及环保部门对于出水口排放相关规定。2.2.6排水管渠雨水管渠设计1 雨水系统布置原则适当,汇水面积计算合理。2 雨水干管尽可能分散布置,就近分散排入水体。3 设计流速及管道埋深等技

11、术参数的选用符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干管终端出水口的高程必要时考虑防洪控制措施。4 考虑到重庆市山地城市地形特点,雨水管道在做好跌水消能措施及对管道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强接口防渗漏措施的基础上,最大设计流速可考虑在规范基础上适当放宽。5 管渠材料、接口、基础型式的选用合适。6 采用泵站排除雨水时,站址选择满足防洪要求,泵站的形式、水泵等主要设备的选型、数量、运行方式合理、安全。2.2.7排水管渠污水管渠设计1 污水系统布置原则适当,服务面积计算合理。2 污水干管位置与走向符合相应规划的要求;3 设计流速及管道埋深等技术参数的选用符合当地地形条件。4 考虑到重庆市山地城市地形特点,污水管道在做好跌水

12、消能措施及对管道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强接口防渗漏措施的基础上,最大设计流速可考虑在规范基础上适当放宽。5 管渠材料、接口、基础型式的选用合适,污水管道根据规范要求设置通风措施。2.2.8排水管渠合流管渠设计1 合流制管渠的布置原则合理。2 截流干管上溢流井的数目、设计位置合理,溢流井的位置符合当地环保和卫生防疫部门的相关要求。3 其余同雨水管渠设计。2.2.9排水管渠中途泵站设计1 中途泵站的数量、位置、事故出口措施合理。2 泵站集水池容积等主要设施计算参数选择合理。3 选用的水泵等设备宜为高效、低能耗、低噪音的产品;4 泵站运行方式合理、安全可靠。2.2.10排水管渠倒虹管设计1 特殊地段采

13、用倒虹管或其它形式构筑物布置原则合理。2 倒虹管条数与流量分配合理,进、出水井的地面高程满足防 洪要求。3 倒虹管流速满足规范,倒虹管冲洗方式和措施合理。4 倒虹管闸槽及沉泥槽等附属设施合理合理设置合理。5 倒虹管污水事故排放措施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2.2.11污水处理厂设计1 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规模及其工程分期建设的要求合理。2 污水处理厂的占地面积满足远期发展的要求,卫生防护距离符合相关规定。3 污水处理厂的防洪标准合理,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4 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满足相关要求,根据污水设计进、出水水质确定的污水处理程度合理。5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应进行减量、稳定处理,其处理

14、工艺及流程的选择合理,并尽可能考虑能量回用。6 处理构筑物的型式、主要设计数据、尺寸、构造材料及其所需设备的型号、数量、性能明确,采用的新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合理。7 各工艺单元设计的进水水质应考虑前置工艺的去除效率。8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应提出节能减排措施。9 在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出口处在线监测装置合理,监测指标应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要求。10 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水体的方式及相应措施设置合理,排放水对受纳水体卫生环境的影响应作分析。11 污水处理厂出水应合理考虑污水资源化回用。12 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及脱水污泥处置方式合理。13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泥最终出路应满足相应规划要求。14 污水处理厂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化验室的洗涤污水必须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15 污水处理厂内考虑合理设置构筑物的超越管渠,并符合环评意见的要求。序号项 目审 查 内 容2.3垃圾处理工程工艺专业审查要点2.3.1设计文件总体要求1.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可研和规划方案合理性再评价,如有重大变化,是否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2. 是否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保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