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7444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二-频率响应测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实验原理报告成绩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学 院 机械学院 专业方向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 140712班 学 号 14071039 学生姓名 孔祥龙 指导教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2016 年 11 月实验二 频率响应测试实验时间 2016年11月1号 实验编号 目录一、实验目的4二、实验内容42.1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4三、实验原理53.1、幅频特性53.2、“李萨如图形”法53.3、相位差角的求法63.4、确定系统传递函数6四、实验设备7五、实验步骤7六、实验数据表8七、实验结果图107.1幅频特性图107.2相频特性图12八、结果分析128.

2、1、R=2 M时系统传递函数的计算128.2、数据误差分析13九、实验结论13一、 实验目的1.1掌握频率特性的测试原理及方法。 1.2学习根据所测定出的系统的频率特性,确定系统传递函数的方法。二、 实验内容2.1测定给定环节的频率特性。 系统模拟电路图及系统结构图分别如图2-1 及图 2-2。 图 2-1 系统模拟电路图 图 2-2 系统模拟电路图 其中试验中各元件取值如下:C1= C2=0.1微法R1=R2= R3= R4=1 M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取R=2 M,则 Gs=200s2+10s+200若正弦输入信号为Uit=A1Sin(wt),则当输出达到稳态时,其输出信号为Uot=A2Si

3、n(wt+)。改变输入信号频率值,便可测得两组A1/A2和随f(或)变化的数值,这个变化规律就是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三、实验原理3.1、幅频特性即测量输入与输出信号幅值A1 及A2,然后计算其比值A2/A1.3.2、“李萨如图形”法实验采用“李萨如图形”法进行相频特性的测试。一下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设有两个正弦信号:Xwt=XmSin(wt)。 Ywt=YmSin(wt+) 若以X( t)为横轴,Y(t )为纵轴,而以w作为参变量,则随着wt的变化,X( t) 和Y(t )所确定的点的轨迹,将在X-Y平面上描绘出一条封闭的曲线。这个图形就是物理学上所称的“李萨如图形”。图3-

4、1李萨如图形 3.3、相位差角的求法对于Xwt=XmSin(wt)及 Ywt=YmSin(wt);当 wt=0时,有X(0)=0;Y0=YmSin()即=ArcSinY0Ym,0pi/2时成立。3.4、确定系统传递函数 根据系统的频率特性曲线可以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结合其中一些关键点的数据可以确定相关参数,进而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四、实验设备实验系统如图4-1 所示,包括:1.数字计算机2.电子模拟机3.万用表4.测试导线图4-1混合仿真系统实物图五、实验步骤5.1.熟悉 HHMN-1 型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5.2.断开电源,按照系统结构图和系统传递函

5、数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5.3.谨慎连接输入、输出端口,不可接错(参见注意事项 1)。线路接好后,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5.4.在 Windows XP 桌面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后进入,在命令行处键入。“autolab”进入实验软件系统。5.5.在系统菜单中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实验二”,在窗口左侧选择“实验模型”,其它步骤察看概述 3.2 节内容。5.6.观测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参见注意事项 2),及时绘制实验结果图形(参见注意事项 3),填写实验数据表格,完成实验报告。采用示波器(Scope)观察“输入”与“输出”波形,测定输出和输入的正弦曲线幅值。采用

6、“XY Graph”观测李沙育图形。5.7.研究性实验方法。实验者可自行确定待测系统传递函数,并建立系统的 SIMULINK 模型,验证自动控制理论相关的理论知识。实现步骤可查看概述 3.3 节内容。六、实验数据表R=2 M. A(r)=2W23456Y(0)0.2930.47120.57860.75680.9521Y(c)2.0562.0922.1532.2292.324Y(0)/Y(c)8.193113.0169315.5893819.847924.184830.142510.2252390.2687410.3395240.409682W7891011Y(0)1.1451.4871.833

7、2.8472.524Y(c)2.4392.5712.7122.2582.959Y(0)/Y(c)27.9989135.3362742.522919058.538480.4694550.5783740.6758851.260850.852991W1213141516Y(0)2.8492.8982.72.4391.934Y(c)2.9962.9152.7172.3662.178Y(0)/Y(c)71.9774183.809183.587259062.619330.9509350.9941680.9937431.0308540.887971W1718192021Y(0)1.5841.2821.191

8、0.86180.7495Y(c)1.9341.7191.5281.3531.194Y(0)/Y(c)54.987648.2263551.2102739.5651338.882250.8190280.7457820.779450.6369550.627722W2223252628Y(0)0.57370.42240.30520.31490.2002Y(c)1.0690.95950.78130.71530.603Y(0)/Y(c)32.4572226.1185122.9937726.1188719.390620.536670.4402290.3906310.4402350.332007W3031Y(

9、0)0.11720.1367Y(c)0.51030.4785Y(0)/Y(c)13.2775716.599760.2296690.285684七、实验结果图7.1幅频特性图如图7-1。图7-1幅频特性曲线7.2相频特性图如图7-2图7-2相频特性曲线八、结果分析8.1、R=2 M时系统传递函数的计算由=15rad/s时相角=90度,所以有n=w=15rad/s又M=AcAr=12=1.183=0.4226故,系统传递函数为:Gs=n2s2+2n+n2=152s2+20.422615s+152=225s2+12.678s+2258.2、数据误差分析从得到的结果来看,虽然和理论值比较接近,但是仍有

10、一定的误差,初步分析误差应该由以下因素造成:1、运算放大带来的误差。试验中运算放大的正极没有接上补偿电阻,会造成一定的零点漂移,同时,理想的运算放大的倍数是无穷的,而理论上,确是一定的,不是无穷,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电容的标称值和实际值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当搭建电路时,传递函数和理论值会有一定差别。3、在matlab中,显示的李萨如图形中在找Y(0)以及Y(c)时,取点时,由于不可避免的误差,也会导致一定误差。4、实验中选择的数值,毕竟是离散的,当对离散数值进行处理是=时,并不能真正找到90度时所对应的。九、实验结论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的传递函数的频率响应,并通过李萨如图像求得响应相对应于输入的滞后角,进而由实验数据确定了系统的传递函数。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