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一次试题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7355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一次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一次试题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超 李世辉1、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的分布与( D )有关。 A.线路零序阻抗;B.线路正序阻抗与零序阻抗之比值; C.线路零序阻抗和变压器零序阻抗;D.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2、如果把电解电容器的极性接反,则会使( D )。 A.电容量增大;B.电容量减小;C.容抗增大;D.电容器击穿损坏。3、多级放大电路的总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倍数的( C )。 A.和;B.差;C.积;D.商。4、电网中的自耦变压器中性点必须接地是为了避免当高压侧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变压器( B )出现过电压。 A.高压侧;B.中压侧;C.低压侧;D.高、低压侧。5、三相变压器的短路阻抗Zk、正序阻

2、抗Z1与负序阻抗Z2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Z1Z2Zk;B. ;C. ;D. 。6、三相变压器的零序阻抗大小与( D )有关。 A.其正序阻抗大小;B.其负序阻抗大小;C.变压器铁芯截面大小;D.变压器绕组联结方式及铁芯结构。7、从变压器( D )试验测得的数据中,可求出变压器阻抗电压百分数。 A.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B.电压比和联结组标号;C.交流耐压和感应耐压;D.负载损耗和短路电压及阻抗。8、对一台LCWD2-110电流互感器,根据其主绝缘的绝缘电阻10000、tg值为0.33%;末屏对地绝缘电阻60M、tg值为16.3%,给出了各种诊断意见,其中( A )项是错误的。 A.

3、主绝缘良好,可继续运行;B.暂停运行,进一步做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及油的水分含量测试;C.末屏绝缘电阻及tg值超标;D.不合格。9、兆欧表测量的指示值是(B)电阻值。 A、交流 B、直流 C、冲击 D、高频10、变压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感应耐压试验,按规定当试验频率超过100Hz后,试验持续时间应减小至按公式计算所得的时间(但不少于20s)执行,这主要是考虑到( D )。 A.防止铁芯磁饱和;B.绕组绝缘薄弱;C.铁芯硅钢片间绝缘太弱;D.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增大,热击穿可能性增加。11、对额定频率50Hz的变压器,施加相当于2倍试品额定电压的试验电压来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时,试验电源的频率不得低于(

4、 B )。 A.75Hz;B.100Hz;C.150Hz;D.200Hz。12、绝缘油击穿电压的高低与油自身( A )有关。 A.含有杂质、水分;B.水溶性酸pH值的高低;C.酸值(mgKOHg)的大小;D.界面张力(mNm)的大小。13、电力电缆发生高阻不稳定性接地或闪络性故障,宜采用( D )测寻故障点。 A.直流电桥;B.交流电桥;C.低压脉冲法;D.高压闪络测量法。14、有效接地系统的电力设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的连接情况检查周期是不超过( B )年。 A.2;B.3;C.5;D.6。15、能够限制操作过电压的避雷器是( D )避雷器。 A.普通阀型;B.保护间隙;C.排气式(管型);D

5、.无间隙金属氧化物。16、变压器负载损耗测量,应施加相应的额定电流,受设备限制时,可以施加不小于相应额定电流的( C )。 A.25%;B.10%;C.50%;D.75%。17、用直流电桥测量直流电阻,其测得值的精度和准确度与电桥比例臂的位置选择( A )。 A.有关;B.无关;C.成正比;D.成反比。18、测量绝缘电阻及直流泄漏电流通常不能发现的设备绝缘缺陷是( D )。 A.贯穿性缺陷;B.整体受潮;C.贯穿性受潮或脏污;D.整体老化及局部缺陷。19、D测量介质损耗因数,通常不能发现的设备绝缘缺陷是( D )。 A.整体受潮;B.整体劣化;C.小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D.大体积试品的局部缺陷

6、。20、额定电压220330kV的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在充满合格油,静置一定时间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其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是 ( C )。 A.12h;B.24h;C.48h;D.72h。21、110220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气试验项目( D )的测试结果与其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总烃和乙炔超标无关。 A.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试验;B.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因数tg测量;C.局部放电测量;D.引出线的极性检查试验。22、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气试验项目( D )的测试结果与其运行中发生二次侧电压突变为零的异常现象无关。 A.测量主电容C1的tg和C;B.测量分压电容C2及中间变压

7、器的tg、C和M;C.电压比试验;D.检查引出线的极性。23、测量局部放电时,要求耦合电容( D )。 A.tg小;B.绝缘电阻高;C.泄漏电流小;D.在试验电压下无局部放电。24、用末端屏蔽法测量11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的tg时,在试品底座法兰接地、电桥正接线、Cx引线接试品x、xD端条件下,其测得值主要反映的是( D )的绝缘状况。 A.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B.处于铁芯下芯柱的12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之间;C.铁芯支架;D.处于铁芯下芯柱的12一次绕组端部对二次绕组端部之间。25、用末端屏蔽法测量220kV串级式电压互感器的tg,在试品底座法兰对地绝缘,电桥正接线、Cx引线接试品x、x

8、D及底座条件下,其测得值主要反映( C )的绝缘状况。 A.一次绕组及下铁芯支架对二次绕组及地;B.处于下铁芯下芯柱的14一次绕组及下铁芯支架对二次绕组及地;C.处于下铁芯下芯柱的的14一次绕组端部对二次绕组端部之间的及下铁芯支架对壳之间;D.上下铁芯支架。26、R、L、C串联电路,在电源频率固定不变条件下,为使电路发生谐振,可用( C )的方法。 A.改变外施电压大小;B.改变电路电阻R参数;C.改变电路电感L或电容C参数;D.改变回路电流大小。27、(高级工,选择题,较难,专业技能,核心要素,标准库)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f0等于( A )。 A. ;B. ;C. ;D. 。28、防止端

9、部绝缘发生( C )。 A.电晕放电;B.辉光放电;C.沿面放电;D.局部放电。29、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是为了( C )。 A.提高电网的电压水平;B.限制变压器故障电流;C.补偿电网系统单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D.消除“潜供电流”。30、系统发生A相金属性接地短路时,故障点的零序电压( B ) A.与A相电压同相;B.与A相电压相位差180;C.超前于A相电压90;D.滞后于A相电压90。31、几个电容器并联连接时,其总电容量等于( B )。 A.各并联电容量的倒数和;B.各并联电容量之和;C.各并联电容量的和之倒数;D.各并联电容量之倒数和的倒数。32、已知R3,XL5,XC1,将它

10、们串联连接时,总阻抗Z等于( C )。 A.9;B.7;C.5;D.1。33、电容器电容量的大小与施加在电容器上的电压( C )。 A.的平方成正比;B.的一次方成正比;C.无关;D.成反比。34、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如果总电压相位落后于电流相位,则( D )。 A.RXLXC;B.XLXCR;C.XLXC;D.XLXC。35、已知A点对地电位是65V,B点对地电位是35V,则UBA等于( D )。 A.100V;B.30V;C.100V;D.30V。36、交流电路中,分别用P、Q、S表示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而功率因数则等于( A )。 A.PS;B.QS;C.PQ;D.Q

11、P。37、对均匀带电的球面来说,球内任何点的场强( A )。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与球面场强相等。38、试验电荷在静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该试验电荷的( C )。 A.大小及距离有关;B.大小有关;C.大小及位移有关;D.大小及位移无关。39、两个大小不等的金属球,球面带有等值同性电荷时,则两球之电动势( B )。 A.相等;B.不相等;C.可能相等;D.均为零。40、在电路计算中,电流的参考方向通常是( A )。 A.任意选定的;B.由正极指向负极;C.由负极指向正极;D.与实际的电流方向一致。41、如果流过电容C100F的正弦电流iC15.7 sin(10

12、0t45)A。则电容两端电压的解析式为( C )。 A.uC500 sin(100t45)V;B.uC500 sin(100t90)V;C.uC500 sin(100t135)V;D.uC500 sin100tV。42、在R、L、C并联的交流电路中,如果总电压相位落后于总电流相位时,则表明( B )。 A.XLXCR;B.XLXC;C.XCXL;D.XLXC。43、在不均匀电场中,棒-板间隙的放电电压与棒电压极性的关系是( C )。 A.与棒的极性无关; B.正棒时放电电压高; C.负棒时放电电压高; D.负棒时放电电压低。44、在不均匀电场中,电晕起始电压( D )击穿电压。 A.远高于;B

13、.略高于;C.等于;D.低于。45、在电场极不均匀的空气间隙中加入屏障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显著提高间隙的击穿电压,这是因为屏障在间隙中起到了( D )的作用。 A.隔离电场;B.分担电压;C.加强绝缘;D.改善电场分布。46、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发生的极化现象中,极化时间不超过10111013s;极化几乎是完全弹性的,外电场消失后,会立即复原;极化发生在离子式结构的固体介质中,能在各种电工频率下发生,几乎不消耗能量,这种极化称为 ( A )式极化。 A.离子;B.偶极子;C.夹层;D.电子。47、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发生的极化现象中,发生于偶极子结构的电介质中,极化时间约1021010s;而且是

14、非弹性的;需消耗一定能量的极化,称为( B )式极化。 A.离子;B.偶极子;C.夹层;D.电子。48、R、L、C串联电路中,已知UR100V,UL100V,UC100V,则总电压有效值是( A )。 A.100V;B.100 V;C.300V;D.100 V。49、产生串联谐振的条件是( C )。 A.XLXC;B.XLXC;C.XLXC;D.LC。50、在正弦电路中R、L串联,且R0,L0时,以电流 为参考相量,其与总电压相位差的范围是( A )。 A.090;B. 90;C. 90;D.90 0。51、在正弦电路中R、C串联,且R0,C0时,以电流 为参考相量,其与总电压相位差 的范围是 ( D )。 A.090;B. 90;C. 90;D.90 0。52、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流与总电压同相时,( B )成立。 A.L2C1;B.2LC1;C.LC1;D.LC。53、理想电压源是指具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