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667066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幼绩效考核自评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昌吉市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自评报告2011年,为加快妇幼保健事业发展,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按照自治区、州的统一部署,我市启动实施了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依照自治区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试行),我市按照考核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工作领导组织和技术指导组织,从政府保障、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妇幼保健管理、妇幼保健服务提供、妇幼健康状况、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等六个方面内容对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进行了自评,结果如下:一、自评结果(满分1000分,得分 分)(一)、政府保障(满分110分,得分 分)。阜康市出台了阜康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

2、分管妇幼保健工作,8月召开妇幼卫生专题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纳入对基层的考核指标,定期组织妇幼卫生工作督导考核。阜康市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实施意见(阜政办2011111号),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建立了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明确了妇幼保健机构的全额预算事业单位性质,落实了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经费,政府对妇幼保健机构的经费保障力度逐步改善。二、妇幼保健网络建设。我市已建立健全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落实妇幼保健业务用房,配备了必要的设备。投入近25万元统一更换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儿童体检设备,县域内4家提供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助产

3、技术服务机构产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产房流程科学、布局合理,急救设施、设备齐全,能够有效落实产科医疗核心制度,重视产科的软、硬件建设,规范开展各项技术服务,落实爱婴医院长效管理措施,助产技术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服务评价标准要求。我市有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机构,科室基本齐全,总设备资产达211万元。35项基本保健医疗设备配备平均到位率70%,业务用房980.7平米以上。核定人员编制16人,实际在岗30人,其中卫技人员24人,占80%;卫技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3人,占12.5%。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配备了专业人员专职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并承担了相

4、应的个体及群体保健工作,妇幼保健服务能力逐步提高。三、妇幼保健管理。我市高度重视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管理,将助产技术准入和爱婴医院的长效管理纳入到各单位的年度考核目标;成立了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指导制度,制定了年度工作考核标准,举办业务人员专题培训,实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每年组织4次以上妇幼保健工作督导考核,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病例评审、剖宫产技术准入及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活动,提高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科质量,较好地保障了母婴安全。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能够有效落实产科医疗核心制度,重视产科的软、硬件建设,规范开展各项技术服务,落实爱婴医院长效管理措施,助产技术

5、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机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和人员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持证执业率100%。能够按照国家、自治区、市关于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有关要求,规范签发。我市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补发了阜康市出生医学证明有关事宜的通知,住院分娩者由具备助产资格的单位出具出生医学证明,其他情况者在市妇幼保健站办理,2011年出生活产1475人,共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435份,办证率97.3%。全市各医疗保健单位均未发生违规办理现象,各种登记按要求规范填写,原始资料定期装订成册归档备查。普遍建立了妇幼卫生信息的报告、质控管理制度及统一的妇幼保健台帐登记,定期开展信息质控活动,提高信息报送质量。孕产妇急救转诊绿色

6、通道逐步完善,全面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市人民医院)建设,建立健全产科急救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协作组,依托市人民医院及120急救中心建设辖区危急症孕产妇抢救中心,畅通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并完善了产科急救制度,严格执行产科急救预案,加强了产科急救预案的演练,提高急救技能及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四、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我市切实加强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全面落实妇幼保健服务内容,规范使用自治区统一的孕产妇、儿童保健手册及全市统一的妇幼保健乡、村级工作台帐,严格基层妇儿保人员例会制度,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稳步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提供的数量及质量均有明显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一)出生缺陷三

7、级干预措施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经调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免费婚检工作的批复阜政函【2011】148号文件,由市妇幼保健站负责全市的婚前医学检查,并依法开展婚检工作,市民政局婚姻登记集中到市妇幼保健站,2011年5月1日起实行婚前医学检查与结婚登记工作“一站式”服务,将婚检免费标准提高到每人80元,按规定由财政局与妇幼保健站进行结算。使婚检人数大大提高。从2010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领结婚证人数2836人,接受婚检人数715人,婚检率25.21%。检出疾病73人,疾病检出率10.21%,其中指定传染病32人,梅毒1人,生殖系统疾病7人,内科疾病12人,对所有受检人群给予健康指导和

8、医学咨询、新婚保健培训,并对影响婚育疾病的1人给予医学指导,最后尊重患者的意愿给予治疗。 (二)、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推行住院分娩,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今年全市孕产妇总数为1105人,活产1109人,孕产妇建卡1104人,产检1104人,建卡率99.91%,孕妇早检988人,早孕建卡率89.09%,新法接生活产数1107人,新法接生率99.82%,住院分娩活产数1106人,住院分娩率99.73%,产后访视1085人,产后访视率97.84%,母乳喂养调查人数1169人,母乳喂养1072人,母乳喂养率91.7%。系统管理1032人,系统管理率87.11%;保健覆盖率99.55

9、%,其中高危产妇322人,管理322人,管理率100%。孕产妇中重度贫血56人, 中重度贫血发生率为5.07%,其中牧业乡占75%。(三)、做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加强托幼机构的管理。2011年为做好我市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疾病防治等工作,严格按基本公共卫生的要求,发挥三级网的作用,督促儿童及时体检,提高了全市儿童健康水平。全市0-7岁儿童9074人,保健管理8316人,保健覆盖率91.65,3岁以下儿童3924人,系统管理3548人,系统管理率90.42。5岁以下儿童营养监测5576人,中重度营养不良36人,患病率0.65%,中重度贫血48人,患病率2.54%,全部进行专案管理。5岁以下儿童

10、死亡14人,死亡率12.62,婴儿死亡11人,死亡率9.92,新生儿死亡9人,死亡率 8.12。辖区围产儿总数1116人,围产儿死亡13人,围产儿死亡率11.6,其中:死胎 6人、死产1人,早期新生儿死亡6人,低出生体重19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71%。围产儿出生缺陷1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8.96。同时依法做好对托幼机构的管理,每季度去各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严把幼儿入园体检和老师健康体检关,做到所有入园儿童必须持健康体检证明入园,保教人员持证上岗,并对保教人员进行培训和现场指导。(四)、孕产妇、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今年无孕产妇死亡。我市于2011年6月14日对全市医疗机构新生儿死亡进行了评审

11、,共11人参加了此次评审。经专家评审:1例为创造条件可避免的死亡,1例为不可避免的死亡。同时为提高我市产科和儿科医疗保健水平,增加相互交流合作机会,对本市出生并放弃治疗死于家中的5例新生儿死亡也进行了评审,1例为不可避免的死亡,4例为创造条件可以避免的死亡。下半年本辖区无新生儿死亡。(五)、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根据妇女保健的要求和今年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各种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方案,增加了服务项目,为已婚妇女进行检查,通过对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极大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这一年我市已婚育龄妇女26166人,实查8441人,检查率32.3%,查出各种疾病3550人,疾

12、病发生率达到42.06%,其中阴道炎1558人,患病率18.46%,宫颈疾病1230人,患病率40.57%,宫颈癌2例,患病率23.69/10万、乳腺癌1人,患病率11.85/10万、尖锐湿疣28人,患病率331.71/10万、无卵巢癌,上述所有人员都及时进行了健康宣教和有效治疗指导。(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各医疗机构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为育龄群众提供生育、不育、节育等全方位的系列服务,各项节育手术总数为3989人,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1223人,占节育总数的30.66%,取出宫内节育器902人、占节育总数的22.61%,负压吸引902人,占节育总数的22.61%,药物

13、流产961人,占节育总数的24.09%,无子宫穿孔、感染、等并发症五、妇幼健康状况。出生缺陷三级干预措施有效落实,婚检率25.21%,叶酸服用率达93.2%,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为35%。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等主要质量指标均达到区、州控制标准。六、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一)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在自治区项目启动会后,我市制定了阜康市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于2011年8月23日召开了项目工作启动会,并与相关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对我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及妇幼专干进行了知识及服务技能的全员培训3次,达280余人次,业务考试3次,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健康知识,

14、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制作了项目工作流程,每季度督导该工作开展情况。对初筛阳性或可疑阳性者,妇幼保健站积极组织调查并采集血样亲自送检确诊。截止2011年9月底辖区住院分娩产妇1105人,为孕产妇提供免费咨询1105人,咨询率达100%,检测HIV抗体1105人,检测率100%发现2名阳性孕产妇,其中1人知情同意已终止妊娠,按国家规定给予补助200元和转介;1人选择分娩,已及时上报,由妇幼保健站项目管理人员按要求进行随访、服药、检测、体检、发放奶粉。对以前发现并确诊的1例阳性孕产妇及孩子继续给予关爱和随访。辖区接受梅毒检测的产妇数1105人,检测率100%,发现1例梅

15、毒感染产妇,产妇和新生儿已给予抗梅毒治疗。婚检发现1例梅毒孕妇,尊重受检者意愿在医学院接受治疗。辖区接受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的产妇数1105人,发现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27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活产数25人,其中17名儿童免费注射免疫球蛋白,另外8人在项目实施以前自费注射、注射率100%。(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部署落实。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共发放各种形式的宣传单4000多份,公开定点机构及咨询电话,定期公布项目进展情况,提高群众对项目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强化督导检查。按照项目规定内容、标准和程序开

16、展工作,制订督导检查和质量控制标准,按季度定期检查,及时上报各种资料和月报表,2011年1-9月下乡督导该工作4次,为符合条件的1030名孕产妇给予补助,共计41.2万元(包括2009年回补的)。(三)、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制定了阜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实施方案,成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导小组和质控小组,安排专人负责质控工作,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指标纳入卫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促进筛查工作的开展。各医疗单位有专人负责采集血样,发放宣传单并面对面宣教,使筛查率和采血质量不断提高。妇幼保健站严格按照阜康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定要求,做好筛查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工作,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反馈筛查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发放各种形式的宣传单500多份,不定期督导工作4次,2010年10月至 2011年9月,我市住院分娩新生儿1475人,筛查508人,筛查率为35%。苯丙酮尿症可疑阳性召回3例,确诊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可疑阳性召回2例,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