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666748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0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3 8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牛亚菲陈田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北京1 0 0 1 0 1 ) 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历程 人类对自然有目的、有组织的保护出现于1 9 世纪,主要模式是通过法律形式,对特定自 然区域进行人为保护,保护那些已经十分稀少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种。人类对自然区域的保护 经历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网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人类对自 然的态度的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自然保护最初是以国家公园的形式出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稀有的自然景观,所以国家 公园是以自然景观的稀有程度和观赏价值而划定的。1 8 7

2、 2 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公园黄石公园,1 8 9 7 年澳大利亚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国家公园,以后大多数国家也相继建 立了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类从对稀有的自然景观的保护逐步转向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的保护的变化,主要目的是包括保护自然基因库、物种和生态系统。从2 0 世纪7 0 年代开始,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人类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1 9 7 2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 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并签订了自然保护公约,此后,相继成立了各种国际性保护组织。如国 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 I U C N )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 W F ) 、人与生物囤( M A

3、 B ) 计 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 N E P ) 、国家公园和保护委员会( c N P P A I u c N ) 等。建立自然保护 区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挽救濒于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的主要手段。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经过1 0 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 式,保护区数量和面积迅速增加,在许多国家,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 0 2 0 ,最高的达到3 0 以上。据I U C N 的世界自然保护监测中心( w c M u ) 1 9 9 3 年的不完全 统计,世界各种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占全球土地面积的5 9 9 ,保护区的数量达到8 6 1 9 个。 国家公

4、园和自然保护区建立后,人们把维持生物种类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寄托于对保护区的全封闭式保护。如I U C N 规定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不能受人类开发利用 所改变( I U C N1 9 9 0 ) ,并希望政府尽可能地阻止或限制对保护区的开发和占领。这种排斥人 类利用的保护方式忽视当地居民的权利和利益,致使许多原来依赖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生存 的居民失去生活来源,自然保护与生存发展的矛盾难以解决。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自然保 护区管理人员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往往是冲突的,靠法规禁止的管理策略得不到执行。通过法 律手段将自然保护与利用截然分开的保护模式受到质疑。 基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

5、划提出有别于传统自然保护区的全新的保护 基金项目t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所长基金项目,编号。S J l o G 一1 3 0 0 一0 6 第四篇生态旅游与景观规划4 3 9 模式“生物圈保护区网”。生物圈保护区网打破长期以来对自然保护区的封闭式管理,强 调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进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使这些资源能够持续发展。生物圈。 保护网注重把自然保护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示范、环境教育与当地人民的参与结合起来。 生物圈保护区网概念的提出为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明确的方 向,尤其是可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所以在1 9 7 5 年,生物

6、圈保护区作为 一种取代国家公园的模式,被作为人与生物圈研究计划的第8 个研究领域开始实施。2 0 世 纪9 0 年代,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数目已达到3 0 0 多个,总覆盖面积达1 6 4 万公顷。 生物圈保护区有三个功能,即保护功能、后勤基地功能( 研究、环境监测、培训和环境教 育) 和促进周边地区发展功能( B a t i s s e ,1 9 8 6 ) 。每个生物圈都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过渡带。 核心区包括受人类很小干扰的生态系统,受法律保护。缓冲区也受法律保护,但是可以进行 许多在核心区所不允许的资源利用活动。缓冲区的管理原则和利用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 当地居民对核心区资源的依赖。生

7、物圈保护区最外层是过渡带,是保护区管理和当地经济发 展结合最为密切的地区。 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圈保护区在对缓冲区的管理方面具有完全不同的管理方 式,国家公园缓冲区的管理强调区域的扩展,2 0 世纪7 0 年代以前,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的缓 冲区都以扩大核心区的动物栖息地范围为目的,以使更大的、更多的野生动物种群得以生 存。而生物圈保护区的缓冲区以减少当地经济对核心区资源的依赖性利用为目标。1 9 8 4 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生物圈保护区行动计划,明确了生物圈保护区在国际、国家和当地 各层次的管理和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合理利用缓冲和过渡地带的资源,规划适宜的发展项 目,使生物圈保护区当地

8、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生物圈保护区网的根本目标是建立生 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共同获益的伙伴关系。 除建立生物圈保护区网外,国际上还形成了一些专门类型的自然保护公约。由于湿地具 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使世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给予特殊的关注。1 9 7 1 年签署了以 保护水禽和湿地为主要目的的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建立了“世界重要湿 地名录”,湿地正式成为被各国政府所承认的、受国际公约保护的生态系统。中国于1 9 9 2 年、 被批准加入该公约,并有6 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1 9 7 2 年在 U N E S C O 大会上又通过了世界文化与

9、自然遗产公约,全世界有上百处自然保护区被纳入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且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2 0 世纪8 0 年代,自然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开发作为自然保护区 开发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受到国际组织的重视。2 0 世纪9 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U N E s C O ) 在对世界遗产调查的基础上,就世界遗产的旅游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举办国际 可持续旅游讲习班,推广可持续旅游开发思想。 二、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模式 自然保护区所涵盖的地域是世界上存留的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和濒危的生物物 种和罕见的自然遗迹存留地,这些地区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种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10、和 生态系统功效的关键性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植被在稳定和调节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 壤不被侵蚀方面比人工生态系统的功能更为完善,在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能量流动方面具 有重要价值。只有充分认识保护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生态、环境和经 4 4 0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济价值,才能谨慎对待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 1 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国家公园 设立国家公园的最初宗旨是保护国家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遗迹,随着旅游 业的发展,国家公园的旅游职能日益加强,在概念上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成为与城市公园相 对应的旅游场所,构成旅游地域类型中的重要组成。与一般城市公园不同,国家

11、公园的经营 管理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在不妨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供旅游空间。1 9 6 9 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 U C N ) 在第十届大会上对国家公园作出定义: 区域内生态系统未由于人类的开垦、开采和居住而受到根本改变。区域内的动植物 种、地貌和环境具有特别的科学教育和娱乐意义,或区域内拥有广阔优美的自然景观。 一政府机构已采取措施,阻止或消除在区域内的开垦、开采和居住,是生态、地貌和美 学特征得到充分的展示。 在一定的条件下,允许开展以精神、教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活动。 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形成完善的国家公园系统,订立了一系列发展国家公园事业的提案 和法规。美国在1

12、8 7 2 年由国会法案通过设立黄石国家公园,同时授权内政部长出租小块土 地兴建旅游接待设施。1 9 1 6 年通过了国家公园署设置决议案,附带通过了授权使用公园 共有土地提供游客住宿的特别权,并适用于各类地区的国家公园系统。1 9 6 5 年通过了国家 公园署特许事业决议案,确立了国家公园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方针和规划方向。日本按照自 然景观的观赏、科学和娱乐价值划分国家公园,1 9 5 7 年颁布了自然公园法,确定国家公园设 施的种类和建设标准。 美国、日本等国家公园事业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在国家公园的规划和管理方面都已形成 一定的模式,并为其他国家所借鉴。美国在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案中

13、拟定了国 家公园的管理策略,明确规定了国家公园管理方和经营方享有的权利和应遵守的义务,成为 国家公园旅游经营的指导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国家公园的旅游经营方式:鼓励公园范围以外的民间私人企业配合国家公园 发展经过特别允许的事业;确保少数民族参与公园事业的经营;若民间参与意愿不高,要由 国会核准预算,由国家公园署自行投资与经营。 关于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国家公园署的职责国家公园署要为公园事业提供必要的 道路、步道、停车场、电力、电讯、供水、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设施。要通过公园事业投 资经营说明书,招徕具备相当资格的企业提供企划方案,参与评选。 关于参与国家公园经营的企业的职责:经营者有责

14、任维护所使用的国家公园的公 共设施;经营者要提供令人满意的,并符合国家公园评定标准的服务,各项设施收费必须合 理;出售商品和餐饮业要符合有关规定;利用关于设施作为会议、聚餐场所,不得排斥和拒绝 游客;员工雇用要遵循劳工法,不得有种族歧视;要办理特许事业保险;每年上交财务报表供 审核,并缴纳公共设施使用年费。 关于公园内设施用地的规定:设施座落地点要适当规划配置,以不损害和保护公园 自然景观为原则;公园设施的规划与设计尽可能维持满足经营的最小规模,并与周围景观相 协调;非经许可,禁止随意设置广告牌。 关于公园管理者和业者之间的关系的规定:关系要公开公平。不得互赠礼物、施惠、 报酬和招待等。 第四

15、篇生态旅游与景观规划4 4 1 日本在自然公园法中对公园建设项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规定公园内的游息发展区设 施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公园的保护规划,一般商业服务设施不准许设在公园内部,要设在公 园区域以外,选择环境价值最小的区域,并规定旅游设施的用地面积应尽量小,要符合合理 的空间配置,使之不对公园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国家公园规划的旅游设施包括: 道路、桥梁、停车场 游息场所( 露营地、运动场、游艇、滑雪场等) 给排水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 住宿设施、活动中心 医疗急救设施、通讯设施 博物馆、植物园、动物馆 生态保护设施、防火设施 虽然国家公园的经营和管理已形成一定模式,但是在旅游压力日趋严重的现代,

16、如何通 过完整的资源调查进行用地规划,并适度引导游客行为,仍是国家公园管理面临的首要任 务。 中国的国家公园事业始于2 0 世纪7 0 年代后期,是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 形式出现的。中国的国家公园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保护区,只有部分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和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又是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的自然保护 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 自然生态保护,而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旅游开发,森林公园大多数是由林 业生产部门转化而来的,这是中国自然保护体系与其他国家的重要区别。 2 可持续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旅游 从自然保护区的全封闭式保护发展到生物圈保护网的合理利用式保护,自然保护区的 性质趋向于多元化和综合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但是对于自然保护区是否应该发展旅游业,采取何种旅游开发模式,仍是世界各国自然保护 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