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11666109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2019.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阶段性质量调研试卷201911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卿(qng) 游隼(zhn) 酬谢(chu) B酿酒(ning) 鳞片(ln) 拗不过(ni) C. 雕塑(s) 萌芽(mng) 蓓蕾(bi) D应聘(png) 剔透(t) 嗜好(sh)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安澜园(ln) 灰烬(jn) 步履(l) B.待会儿(di) 叮嘱(zh) 衰老(shui) C.家祭(j) 节俭(jin) 辱骂(l) D.发誓(sh) 勤恳(kn) 隐瞒(mn)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

2、项是( )A.称赞 陷坑 协调 酬谢 粉粹 B.胆怯 挑选 复活 崩塌 迟廷 C.俯冲 爱慕 懒惰 后悔 希罕 D.毁灭 殿堂 辉煌 修筑 漫游 4.下列加点字读音、释义及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嗜好(sh) 画框 负荆请罪(背) B.间隔(jin) 廷迟 理直气壮(公正的) C.冠军(gun) 叮嘱 举世闻名(提出) D.搁置(g) 侵略 恋恋不舍(舍弃)5.下面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巧的诗 精心的设计 B.价钱便宜 方法简朴 C.举办成果 举行比赛 D.艺术宏伟 气魄雄伟6.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 )

3、在鸟笼上。 (2)每逢说起小时候的趣事,爸爸总是眉飞色舞,( ) 。 A.蒙盖 得意忘形 B.笼罩 得意忘形 C.蒙盖 兴高采烈 D.笼罩 兴高采烈 7.下列括号中依次填入的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1)他通过多媒体电脑制作了一份( )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在美国的 表姐。(2)这样的计划给人以( )的感觉,好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 (3)老张定计划,做决定,很少检查研究,常常( ),还自夸“秀才 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4)学习或做事,如果( ),随心所欲,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A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 无的放矢 闭门造车 B惟妙惟肖 无的放矢 信口开河 虚无缥缈 C绘声绘色 虚无缥缈 闭门

4、造车 无的放矢 D身临其境 闭门造车 虚无缥缈 信口开河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桂花雨一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写了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C“桂花盛开的时候,香飘十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D“小珍珠鸟长得和它的妈妈一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作者是叶圣陶。 B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故事。C草房子作者是曹文轩,描写的是发生在油麻地的故事。D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都属于民间故事。10.下列哪句诗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A.

5、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B.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C.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D.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二、按要求答题(27分)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这首小诗gu sjng qio( ),但mi zhng b z( )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家乡有句s y( ):“紧走搭石慢过桥。”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qng gn( )。2.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换一种说法) _ 它的果实埋在地理,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仿写句子) _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6、(改为转述句) _ 3.下面的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2分) 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海安市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的目标。4.按课文内容填空。(18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面对时光流逝,陶渊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 。”岳飞也谆谆教诲我们:“ , , 。”那雪白的蓑毛,那 ,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 , ,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漫游在古诗的海洋中,

7、我们常被诗“情”所打动,从诗句“ , ”可以看出陆游在临终前仍牵挂收复中原,期盼祖国统一的爱国情,诗句“ , ”表达了诗人龚自珍热切期待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一)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表,完成练习。 记者就饮食习惯问题对某班 50 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调查项目购买食品时首要选择常喝饮品类型营养价值包装好看味道好纯净水果汁汽水白开水人数比例 72% 8%20% 24% 30%40% 6% 1.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该班学生最值得肯定的是 ,今后应该注意的是_。(3分)(二)村槐 (节选) (11分)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

8、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 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

9、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

10、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 分) 近义词: 绑( ) 大方( ) 反义词: 光滑( ) 索取( ) 2.文中第 2-4 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 、 槐树下嬉戏、 。本文是按照 顺序叙述的 。(3 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文章以村槐为题,托物言志,表达了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志向。 B.本文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C.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亲人 的思念。D.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还深化了主题。4.第 5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11、(2分) (三)谁是最优秀的人(14分)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在风烛残年之际,想考验和点化一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于是 他把那位助手叫到病床前深情地说 我的蜡所剩不多了 得(de d di)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连忙答道 明白 您的光辉思想得很好地传(chun zhun)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 要富有智慧, 要具有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你帮我寻找和发掘这样的人吧!” “好的,好的。我一定(揭 竭 渴)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助手温顺地说。苏格拉底笑了笑,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又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到处寻找。可是,苏格拉底都婉言谢绝了他找来的人。病入膏肓(hung)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助手的肩膀,说:“真辛苦你了!但是,你找来的人,怎么能成为我的传承者呢?”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恳切地说,“哪怕找遍(山山水水 五湖四海 天涯海角),我也要找到那位最优秀的人,举荐给您。”苏格拉底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自己就要告别人世,然而寻找传承者的事还没有眉目,只好再把助手叫到自己的床边。助手泪流满面,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说到这里,苏格拉底闭上了眼睛。停顿许久,他又不无哀怨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