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589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首大学局部解剖学复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颈部一、 名词解释神经点:是颈丛皮质浅处颈筋膜的集中处,约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是临床颈部神经阻滞麻醉的部位。封套筋膜:即颈深筋膜浅层,此层向上附于头颈交界线,向下附于颈胸和上肢交界线,向前于颈前正中线处左、右相延续,向俩侧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俩肌的鞘,向后附于颈韧带和第七颈椎棘突,因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套结构。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深肌群与椎前筋膜之间,椎前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并向俩侧至颈外侧区,经腋鞘扩散至腋窝。Horner综合征:当甲状腺肿大,向后外方压迫颈交感干时,可出现患侧面部潮红、出 汗、瞳孔缩小、眼裂变窄及眼球内陷等,称Horner综合征。颈动脉三角:由胸锁乳突肌上

2、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组成。其内含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舌下神经及其将支、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巴结等。肌三角: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其内含有舌骨下肌群、甲状腺、甲状旁腺等。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其节间支组成,被颈深筋膜椎前层所覆盖。以上3对神经节各发出心支入胸腔参与心丛组成。颈动脉鞘;由气管前层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动脉、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和迷走神经形成的。二、简答题10、穿经海绵窦的神经有哪些?答:外侧壁: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内部:展神经11、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时,由浅入深依次

3、切哪些层次到达甲状腺?答:层次: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封套层)舌骨下肌群(可横向切断两侧的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颈深筋膜中层(封气管前筋膜)纤维囊(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12、简述甲状腺的动脉与喉的神经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答: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向前下方,至甲状腺上端附近分为前后两支。前支沿甲状腺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后支沿侧叶下行。甲状腺上动脉发出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腺舌骨膜入喉。喉上神经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向前下,在距甲状腺上极0.5-1.0cm处离开动脉弯向内侧,故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甲状腺上极进

4、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外支而影响发音。左喉返神经位置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与其交叉;右喉返神经位置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两个分支之间,由于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在侧叶下极附近比较复杂,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扎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下端,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13、何谓气管前间隙?其内容物有哪些?答: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甲状腺最下动脉、甲状腺下静脉和甲状腺奇静脉丛等。小儿还要胸腺上部、左头臂静脉和主动脉弓等。14椎动脉三角的境界及内容 答: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一段,尖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后方有第七颈

5、椎横突 、第八颈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颈;前方有迷走神经、颈动脉鞘、膈神经及胸导管弓等。三角内的主要结构有胸膜顶,椎动、静脉,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颈交感干及颈胸神经节等15.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及内容答: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封套筋膜,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内容有下颌下腺,面动脉,下神经,舌动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淋巴结16、简述颈动脉鞘的位置毗邻。 答: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袢及甲状腺上、中静脉; 后方:甲状腺下动脉,并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 内侧:有咽、食管和气管的颈部、喉及喉返神经、甲状腺

6、侧叶等。17.简述颈外侧深淋巴结答:主要沿境内静脉排列,上至颅底下至颈根部,通常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叉点为界,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收纳颈外侧浅、腮腺、下颌下、颏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下方,收纳舌尖部、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及气管的淋巴。18、简述颈部的淋巴结群。答:颈部淋巴结群可分为颈前淋巴结群和颈外侧淋巴结群。颈前淋巴结群:颈前浅淋巴结,颈前深淋巴结。颈外侧淋巴结群: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主要沿颈内静脉

7、排列,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叉点为界分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和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面,收纳颈外侧浅、腮腺、下颌下、颏下淋巴结的输出管,并收纳喉、气管、食管、腭扁桃体及舌的淋巴,其输出管注入颈外侧下深淋巴结。颈外侧下深淋巴结: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下方,收纳舌尖部、颈外侧上深淋巴结的输出管及气管的淋巴。 三、论述题3、试述35岁的小儿施行气管切开术时的注意事项及其解剖学特点。 1、解剖学特点:(1)在平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及下方,有甲状腺峡、甲状腺下静脉丛及甲状腺最下动脉;(2)在气管颈部的两侧,颈总动脉与气管间的距离,自上而下又逐渐靠近;(3)在后方为食管,后外侧有

8、颈交感干和颈动脉鞘;(4)在气管食管沟内有喉返神经上行;(5)35岁的小儿,胸腺、左头臂静脉、头臂干、乃至主动脉弓等结构,均有可能延伸到胸骨颈静脉切迹的稍上方,达气管颈部的前面。2、注意事项:根据上述解剖学特点,对35岁的小儿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应注意:(1)采取头正中后仰位;(2)在第35气管软骨的范围内切开气管,但不宜过深,以免伤及气管后壁;(3)切勿切断第1气管软骨,以免术后发生喉狭窄;(4)不应低于第5气管软骨,以免损伤上述的头臂静脉和头臂干等结构。4、请您设计一个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最佳切口,写出切口及入路的解剖层次,并阐明结扎甲状腺血管时应注意的问题。答:1、最佳切口部位:在颈静脉切迹

9、上方两横指处,顺皮纹横向呈弧形切口。2、层次:皮肤浅筋膜及颈阔肌颈深筋膜浅层(封套层)舌骨下肌群(可横向切断两侧的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颈深筋膜中层(封 气管前筋膜)纤维囊(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3、注意的问题:(1)切断结扎甲状腺上、下动脉时应遵循“上靠下离”的原则。即结扎切断甲状腺上动脉应尽量靠近甲状腺侧叶的上极进行,以免损伤喉上神经的喉外支二出现声音低钝;(2)结扎切断甲状腺下动脉时,应远离甲状腺侧叶的下极进行,以免损伤喉返神经而致声音嘶哑。(3)在剥离甲状腺之前,先双重结扎并切断甲状腺中静脉,以免在剥离甲状腺膜纤维囊(假被)时被撕裂导致血管回缩,造成止血困难。胸部:名词解释:1. 锁

10、胸筋膜: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之间的深筋膜,内有胸肩峰动脉的分支,胸外侧神经、头静脉、淋巴管通过。2. 纵膈:左右纵膈胸膜之间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膈胸膜,上为胸廓上口定,下为隔。正常时, 位置固定,一侧发生气胸时,纵膈向对侧位。3. 食管后间隙:右侧纵膈胸膜在肺根一下突入食管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的腔隙,经胸做食管下端手术时应注意,避免形成气胸。4. 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内呈负压,含有少量浆液。当气胸,胸腔积液或是胸膜粘连时,会影响呼吸功能。5. 肺段: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称为肺段,呈圆锥形,底

11、位于肺表面,尖朝向肺门。6. 气管隆嵴:气管杈内面的一个凸向上的半月形隆起,是支气管镜检时辨认左右支气管起点的标志。7. 动脉导管三角:由左隔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的三角形结构,内有动脉导管,左侯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8. 动脉韧带:动脉韧带为一纤维结缔组织素,连于主动脉弓下缘和左肺动脉的起始部,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一般在出生后闭锁,若为闭锁则为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简答题1. 简述胸骨角的表面解剖胸骨角是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平对第2肋软骨,为计数肋的标志。层次:皮肤,浅筋膜,胸骨骨膜,胸骨角。意义:1.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为

12、计数肋和肋间隙的标志;2.是上、下纵隔的分界平面; 3.后方平对第4胸椎体下缘,也相当于第5胸椎平面; 4.该平面是动脉韧带连与主动脉弓和左肺动脉之处;5该平面平对主动脉弓的起止处; 6.气管杈在此平面; 7.奇静脉弓在此平面以上跨越右肺根上方,向前汇入上腔静脉处; 8.食管与此平面以下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形成食管第二狭窄; 2. 简述食管颈部的位置及毗邻位置:上端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咽相接,下端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处移行为食管胸部。毗邻:前方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位置稍偏左,故食管颈部手术入路以左侧为宜;后方有颈长肌和脊柱;后外侧隔椎前筋膜与颈交感干相邻;两侧为甲状腺侧侧叶颈动脉鞘及其内容物。3.简

13、述气管胸部的位置及其前方的毗邻。1、位置:上纵隔中央,上端平胸骨的颈静脉切迹,下端平胸骨角平面。2、毗邻:前方:胸骨柄、 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心深丛、淋巴结。后方:食管,左后方有左喉返神经。右侧:奇静脉弓和右迷走神经,右前方有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左侧:左锁骨下动脉和迷走神经4、简述心的位置及其体表投影。心位于中纵隔心包内,心的前方对胸骨体下半和第2-6肋软骨,后方平第5-8胸椎,左心室位于左后方,右心室位于右前方,右心房位于左心房的右前方。心得体表投影用四点的连线表示:左上点在左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约1.2cm,右上点在右第3肋软骨下缘距胸骨侧缘1cm,左下

14、点在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 9cm,右下点在右第6胸肋关节处。左、右上点的连线为心上界,左、右下点的连线为心下界,左上、左下点间向左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左界,右上、右下点间向右微凸的弧形线为心右界。5、简述心包的毗邻、心包横窦的境界及临床意义。答:心包的比邻:前方:隔胸膜和肺与胸骨和第2-6肋软骨相对。两侧:为膈神经、心包膈血管、纵隔胸膜。后方:有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食管、主支气管等。上方:有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下壁:与膈中心腱愈着。心包横窦的境界: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与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 心包横窦的临床意义:心包横窦可通过一手指,心和大血管手术时,可在心包横窦处钳夹升

15、主动脉和肺主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6.简述胸导管的起止及其毗邻?胸导管起止:平第12胸椎下缘起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斜向左行,向上行出胸廓上口。毗邻:上段:前有颈总动脉,后有脊柱,左侧是左锁骨下动脉和纵膈胸膜,右侧有食管和喉返神经。 下段:前有食管,后为右肋间后动脉和脊柱,左邻胸主动脉,右侧是脐静脉和纵膈胸膜。7.简述上腔静脉组成和毗邻?组成: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后方汇合而成。毗邻:左侧:有升主A、主A弓 右侧:有右膈N、心包膈血管 前方:有胸膜、肺 后方:有气管、右迷走N论述题:1.论述乳房的淋巴回流。(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注入到胸肌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回流主要途径;(2)乳房上部的注入到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3)乳房内侧部的注入到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4)乳房深部的注入到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5)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外侧壁上部及膈下淋巴管相吻合,从而与肝上面的淋巴管间接相连2.试述在乳腺癌时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途径?进行乳腺癌根治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