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汉字(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5822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爱你汉字(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我爱你汉字(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我爱你汉字(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我爱你汉字(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我爱你汉字(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爱你汉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爱你汉字(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爱你,汉字 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11、饭店菜单:鸡“旦” 12、五金店标牌:“扦”座 13、体育用品店标牌:“兰”球 1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15、农贸市场标牌:“蕃”茄 1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17、严打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18、某机场横幅:年“青” 1 9、某交通宣传标语:超限超载“殆”害无穷 20、某食堂菜牌:鱼“园”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 它是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字之一。它是表意性质的音节文字,现代常用的文字 有四千至八千个,大多数是形声字。现代汉字的字体 是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演变而来的。 人类在 长期的实践中,既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又积累了 无比丰富的文化知识,它们依靠文字得以保存至今。 作为记录、保存、传播知识的工具文字,对人类 文明的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不可埋没 的贡献。 英文: Chinese character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是由魏 晋开始流传,书体架构严谨、 端正 整齐。楷书书写重纵势, 要善于利用毛笔丰富的弹性、 锋

3、芒,才能表 现出点墨的优美 ;其碑帖众多,自魏晋以来, 历代名家都有佳作,除 了在民 间普遍使用外,更是官家文书 的标准。所以初学书法宜从平 稳 的楷书下手,立下基础,再 求其他的变化。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 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 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 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 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 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 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 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

4、成一种新 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 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 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 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 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 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 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 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 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 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

5、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 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 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 、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 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 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 、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 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 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 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 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 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

6、,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 了。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 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 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 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 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 ,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 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 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 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 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 书,称之为今

7、草。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 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 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 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 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 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 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 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 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 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 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 ,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 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四川 某士兵被俘虏了,长官答应满 足他3个愿望再杀他. 士兵说

8、我要和我的 马说几句话.敌人答应了. 次日,马回来了 ,带回来一个美女.士兵和女的共渡良宵. 长官说还有两个愿望,士兵说我 要和我 的马说几句话.敌人答应了. 次日,马回来 了,又带回来一个美女.士兵又和美女共 渡良宵. 长官说你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士 兵还是说我要和我的马说几句话. 长官 很奇怪就前去马厩偷听.看士到士兵揪着 马耳朵,大叫:“我是叫你去带一个女(旅) 的人来,不是一个女的人!“ 一日与一外国朋友去馆子吃水饺。 漂 亮的服务小姐前来询问,朋友总是不放过 任何练习汉语的机会,抢着说,“睡觉”多 少钱? 小姐大窘,既而十分生气,我赶 忙解释,他是问水饺多少钱。 饺子端上 来,我问他要

9、不要芥茉。 他又招来小姐 ,请问有没有“节目”啊? 小姐爽快的说 ,“有啊,您想要点什么样的节目啊?” 喜欢学英语的小明,不分日夜都在找说 英语的机会。 这天,他不小心走路撞 到一个外国人,他不好意思的说:I am sorry. I am sorry,too.外国 人回答。 I am sorry three.小明 马上回道。 What are you sorry for?外国人问。 I am sorry five小明说。 1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2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3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4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 5你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6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

10、仁) 7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8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9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10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11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 12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 13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14三 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 15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 16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2110 ,猜一个字 答案是:言 4个人搬个木头 ,猜一个字 答案是:杰 一人 ,猜一个字 答案是:大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猜一字 答案是:拿 一人在内,猜一字 答案是:肉 一人挑两小人,猜一字 答案是:夹 一人腰上挂把弓,猜一字 答案是:夷 一口吃掉牛尾巴,猜一个字 答案是:告 一口

11、咬定,猜一字 答案是: 交 一大二小,猜一个字 答案是:奈 一斗米,猜一个字 答案是:料 一月七日,猜一个字 答案是:脂 一加一,猜一字 答案是: 王 一半儿,猜一个字 答案是:臼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猜一个字 答案是:汁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 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 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 及事后应 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自清末 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 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 以 出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

12、因所刻多为卜辞,故又称贞卜 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 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 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第三大发现(敦煌石 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清末光绪25年( 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 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 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划着一些

13、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 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 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 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 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安阳出土的甲骨文 他对这批龙骨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后认 为,它们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他从甲骨上的刻划痕迹逐渐辨识出“雨”、“日”、“ 月”、 “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

14、此肯定这是刻划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 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轰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曾有人对王懿荣从中药 中发现带字龙骨之说提出质疑,认为王懿荣在他的有关著述中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并认为王懿荣吃的龙 骨在药店已加工成细粒,看不出刻痕文字来的。而且当时菜市口一带并没有达仁堂药店。对此,后来研 究甲骨文的学者周绍良说,当时龙骨在中药店都是成块、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药店买龙骨 还是这样。至于达仁堂药店当时确实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鹤年堂中药店,当时的人很迷 信西鹤年堂,买中药都要去西鹤年堂药店,这也有可能是当时传误造成的结果。 在甲骨文还未确认以前 ,

15、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的农民在耕作时就不断在农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据说把甲骨当做药材到中药铺 去卖的第一个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头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脓疮,没钱去求医购药,就把这些甲骨碾成粉 敷到脓疮上,想不到流出的脓水被骨粉给吸干了,而且发现骨粉还有止血的功效。从此他就把它们收集 起来,说成是龙骨,卖到了中药铺。 经过许多学者专家考证研究,所谓龙骨其实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 人们在占卜之前,先把龟甲和牛肩胛骨锯削整齐,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钻出圆形的深窝和浅槽,占卜时, 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 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

16、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 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 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甲骨文发现的故事,后来被人们称为“一片甲骨惊世界 ”的奇迹,在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写下了带有传奇性的篇章。 人类文字的历史比语言的历史晚得多,正如我们每人说 大量的话却很少写几个字一样。以文记载事件的功用比用于 传递信息的功用要早。晚期记载意念的文符受语言影响,颇 多一致。到了用若干符号组成序列,跨时空传递信息时,就 分化出了字。 甲骨文映显的文字是后来被称为汉字的中国汉朝隶书文字 的渊源。为与宋书(体)、明书(体)、楷书形式上一致, 可以称甲体(书)、骨体(书)、金体(书)、帛体(书) 、竹体(书);为与“汉字”(指 traditional,被称繁体)或现 代中文大陆(简化)字对应,可以称为商(夏、殷)字。 对比汉字与商字(甲骨字)、周字(金字)、秦字(篆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