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5647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如何撰写质量分析中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是进出品重点商品质量分析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在进出口重点商品检验检疫过程中,常发现产品质量出现一定的问题及一些成功的做法,及时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及可借鉴性的一些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可使一线检验检疫人员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应的风险、处置方法,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能力,也可以让相关决策层面了解相关商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可能对某种行业乃至对地方经济甚至是国民经济的影响,政府及企业能更好管理好企业、规避风险、调整好地方发展策略。因而,发现典型案例,还要写好典型案例,下面笔者就如何写好典型案例谈几点看法。 一、 典型案例的涵义及特点(一)涵义所谓案例是指在日常检验监管

2、活动中所发现的范例,它既可以是影响产品质量或检验检疫工作质量的事件,也可以是检验监管工作中形成的好的做法。而典型案例则是指案例本身所具有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借鉴性。就案例本身而言,个案特色突出,呈现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及成功的做法有可推广交流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所有检验检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件都是案例,但并不是每一个事件都能成为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这就是案例与典型案例的本质区别。(二)特点 1典型性。一个典型案例其事件的内容、事件的性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影响、涉及的对象、解决方法、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等方面具有代表性、警示性和借鉴价值。这种发生的事件可能

3、在一定时期对某种商品或检验检疫工作,甚至是国家经济政策或是国内外交往产生一定影响。 2全面性。不同层面的典型案例所反应的事件,小到对某产品质量能涉及到该产品检验监管等各方面的要求,并可推广至其他类似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大到对国家某项经济政策甚至是对外经济政策的产生影响。典型案例要全面反应事件的发生及其背景、处置过程及其经验,以及对各个层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描述,能让读者对事件及其影响有个全面的了解。3启示性。典型案例能够启发多种层面的思考,能够让人们看出案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为以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和借鉴,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和出现,对实际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他领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二

4、、 典型案例的基本框架和要素1.标题:要鲜明和醒目,可以用事件定标题,也可以用主题定标题。2.案例概述:简要介绍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等。这部分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3.案例事件:一是详细介绍事件发生的经过,包括检验检疫工作过程、事件的发现过程等,对前一部分未交待清楚的内容进行进一步展开阐述。二是事件发生后,检验检疫人员或检验检疫机构对事件是如何处理的,包括处理依据、处理过程、处理结果等。4.案例分析:分析部分是案例分析文章的主体,是案例的“点睛”之处,要善于剥开事件繁杂的表层现象,深入寻求实质性的东西,它的作用和意义是深远

5、的,能发人深思,给人以启发。5.体会和建议:对案例事件进行分析与反思是一个完整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检疫人员撰写案例的过程,其实是对自己解决问题、处理过程的一种回顾与再分析的过程,也是对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过程。在体会部分,一般主要涉及到:在案例事件的发生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自己对案例事件发生过程的感想如何?在建议部分应包括在今后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对此类问题有什么样的想法和建议,对上级部门提出对该事件可能对检验检疫工作、地方经济乃至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提出自己的分析等等。三、目前典型案例存在不足尽管在全国开展重点商品质量分析已有多年,但距发挥好典型案例对检

6、验检疫工作,尤其是对企业经营、政府经济方针起到促进、完善作用还远远不够。在典型案例的撰写及收集方面还存在多种问题。1一些检验检疫人员认识程度不够、敏感性不强。而在日常工作中,一些一线人员对案例重视程度不够、敏感性不强,只局限于处理问题,不善于总结、归纳、提高,常常导致一些很意义的案例从身边溜掉。如果不能发现案例,那么总结、提高、借鉴也就成了“无米之炊”。为了保证在检验检疫工作发现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总结,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应在加强对一线人员加强培训以提高案例意识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证所出现的问题能得到总结。2在案例素材方面典型性不够、借鉴意义不强。除了案例素材不能有效收集外,也存在一些案例缺乏

7、典型性、借鉴意义不强等问题。3在撰写方面分析不到位、思考不深入。检验检疫人员的知识面、信息掌握,大多还仅仅局限于检验检疫工作,而对企业、政府的关注点、国际贸易知识及信息还远远不够。这样,就很难发现问题的关键之处,其启示性、借鉴性、推广效应也就会大打折扣。4现有的关于对质量分析的文件对典型案例撰写的要求还不够全面,大多也还局限于案例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影响方面。5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检验检疫机构对重点商品质量分析还不够重视,对该项工作还没有很好的组织、落实。一部分检验检疫机构还把质量分析工作当成另一形式的年终总结,对质量分析对检验检疫工作的指导、持续改进作用认识不够。四、 如何撰写典型案例 一篇成功

8、的典型案例“贵在典型,重在(案例)过程,关键在分析”,因此,在撰写典型案例时,要着重掌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典型案例应具备的三要素一是有典型性。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社会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无穷的回味,有实用的价值。二是故事要具体、生动。要包括一些冲突。三是寓意要明确。典型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人们看出案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二)要突出“典型”、“案例”、“分析”1.要注重典型。要善于从调查中,准确地选择出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具有代表性、可交流性和个案特征的事件。而不是不加分析地任意选择和随意确定。2.案例要客

9、观、真实反映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3.案例分析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1).紧扣主题,透彻分析: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案例分析,切忌离题和泛泛而谈.要紧密围绕主题,对案例事实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透视,使文章主题获得全面,深入,透彻的论述。(2).据案而析,慎密求证:案例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所列举的案例进行分析,要防止脱离案例事实作纯理论的阐述,同时,案例分析采用的是实证研究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于案例的事实及情景,以事实说话,用事实求证。(3).由表及里,揭示本质: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客观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更主要的是要对各个部分或因素进行详细的深入的研究,舍去表

10、象的,偶然的东西,抽象出那些内在的、必然的东西,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4).巧作综合,丰富主题:分析与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只有经过分析,才能从现象进入本质,只有经过综合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形形色色的现象。(三)撰写典型案例的注意事项1.学会积累:要养成写日记、写随笔的习惯。只要我们开展工作,参加活动,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有意识地把这些零星的、散乱的事件随时记录下来,那么许多精彩的案例可能就蕴蓄在其中。2.学会发现:你的日记、随笔中所记载的事件,并不是都有意义,我们应当定期整理,善于从中发现有研究价值的事件,并加以研究。3.学会收集:检验现场具有不可复原性,所以在实际

11、工作中,对于案例素材的收集,我们要有敏感性,有些细节的东西,当时看不觉得什么,但有时候回过头看,可能就是很重要的证据。(1).收集素材的途径。一是在工作实践中收集。实地收集案例,便于获取真实信息。这些案例,可以是自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别人经历的。二是在各种总结中、网络上查找,收集有用的数据、素材。(2).收集素材的方法。一是要突出重点。每天发生的事件很多,有些太平淡,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不必都收集起来,只需要收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事实。二是要扩大视野。只要有典型意义,宏大的、微小的、粗略的、精巧的、正面的、反面的、成功的、失败的、发人警醒的、达成共识的、存在争议的都可以收集起来。三是要经常注意。对

12、于具体工作中出现各种现象及其反映,要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否则,就会对许多典型案例熟视无睹,让许多很有价值的案例从我们眼前滑过去。四是要坚持记录。因为案例要写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单靠记忆,不可能记得那么完整、准确,必须及时记录。4.学会写作:对案例描述要客观真实、具体明确。典型案例重在客观真实地反映时间内的过程和事件的来龙去脉,但对过程的描述应尊重客观事实,保持事件原貌,无须夹杂强烈浓厚的文学修饰。既要突出过程,又要注重情节。切记笼统、抽象和概括说明。其次案例要具有可读性,案例要有一定的情节,语言要简洁明快,朴实,生动,可以通过伏笔,喧染,比喻和设问等手法,以增强吸引力,增加可读性,激发想象,促进思考,提高案例的学习效果。5.学会学习:有理论素养,才有案例的质量。只有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对发现的问题能作出深刻的反思、对事例中启示的道理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往往就难于发现和抓住有价值的事例;没有一定理论素养,对一些事例的归因往往缺少理论的支撑。因此,要写好案例,一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使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是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善于发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