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65516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新人教版必修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飞向太空,一直是中华儿女的梦想。2003年10月15日,这个梦想终 于实现了!上午9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托举着 “神舟”五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面对这一人间奇迹,三位新华 社记者欣然提笔,写下了这篇新闻报道。学习本文,重在理清新闻 事实与新闻背景之间的关系,感受航天事业的进步给中华民族带来 的喜悦之情。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 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的飞行,完成60万公里的绕行任 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 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美国、俄

2、罗斯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 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 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百年的飞天梦。本文用生动流畅的 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 的不懈努力,热情地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 中国人。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神舟”五号点火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通讯:报刊宣传的基本体裁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 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的类型有人 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新闻故事、文艺通讯

3、 、主题通讯、旅游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1.注字音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2.写汉字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3.解词义 扭转乾坤:从根本上改变已成的局面。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如事先考虑、商量、 相互协调等。 苛刻:(条件、要求等)过高,过于严厉;刻薄。 耸入云天:高高地插入青天。 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4.辨用法 (1)关注 关心 多家上市公司在北京APEC会议众多活动中提供了完美的产 品与服务,受到各方关注与好评。 政府应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4、,并从各个方面给予 关心和支持。 提示两者都有“重视”的意思,但词义的轻重不同。“关注”,指关心 重视。词义较重。“关心”,指(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 。词义较轻。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2)制定 制订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 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制订体育锻炼计划,主要是为了提高锻炼效果,并使体育锻炼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提示两者都有“拟制”的意思,但语义侧重点和适用对象不同。“ 制订”侧重于拟制的过程,对象多是计划、方案等。“制定”侧重于 做出决定,完全确定下来,对象多是方针政策、法令、决议、规章 制度等。 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

5、3)惊天动地 惊世骇俗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迈之举,也没有灿烂夺目的迷人光环,日 复一日,她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比赛中荷兰队虽然23负于墨西哥队,但是这位曾有传闻要来 江苏舜天的球星还是用一脚惊世骇俗的世界波,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 提示两词都有“惊动”的意思,但词义侧重点不同。“惊天动地”,形 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惊世骇俗”指因言 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1.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 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 点评:这是一个议论性的评价语句,突出了这次发射事件对世界

6、 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此次发射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 重要性和历史地位,充满了对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的自豪感,体 现了对伟大祖国的由衷热爱。 2.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 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点评:此句是个衔接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句中“这个飞天梦 想”指代上文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后半句引出了下文中国人在 航天事业上的艰难历程,概述了中国人几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 后在航天事业上所做的努力。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3.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 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

7、再一次落伍。 点评:这是两个整散结合的语句,富有韵味。第一句用整句,第二 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 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同时告诫国人,我们不能再落后了,从而 激发起中国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让中国人团结起来,为了祖国 的强大而努力奋斗。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4.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比哪年都早。这 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 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点评:句中的“春天”,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更是指中国政治思 想上的“春天”,科技界的“春天”。作者饱含感情,

8、点出1986年的春天 ,来得比哪年都早,这寓含深义。因为就在这年3月,邓小平批准了 “863计划”,对我国的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使中国的 科学研究工作蓬勃展开。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1.文章的中心内容仅仅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吗?以飞向 太空的航程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提示:文章的中心内容不完全是“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一件 事,更重要的是中国人为载人飞船飞天而奋斗的艰辛历程。本文标 题有两层含义: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 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 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

9、 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2.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 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试做分析。 提示: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 特质,但也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 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 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仍是新闻。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 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 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

10、国人都感到自豪,同时 也迫切地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怎样艰辛 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 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 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 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 出。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飞向太空的航程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层次清晰 文学色彩浓重 作为一篇通讯,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文学 色彩。 1.文章有条有理,层次清晰。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

11、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述历史事实。主体部分以时间为经 、事件为纬,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 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结尾部 分再次回顾“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 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 2.文学色彩意味浓重。文中多用议论和抒情手法,使得文章有情 有理,增强了通讯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另外语言富于韵味。如“中 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 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 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 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美文品读

12、素材积累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按照 预定计划,“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后,27日下午,中国航天员将从宇宙 飞船中走出,迈出探索宇宙的重要一步。 飞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千年梦想。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古 往今来,飞天就一直与传说同在。600多年前,明朝官员万户用47支 捆扎在一起的火箭进行了飞天的尝试,中国人开始了实现梦想的漫 漫征程。从“神五”“神六”到“神七”,从载人到出舱,中华民族千年的 飞天期盼一朝变成现实。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神七”航天 员走出舱门的那

13、一刻,将为“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注入新的 内涵。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自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年间,中国 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屡战屡败,无一胜绩,陷入了被列强 瓜分的悲惨境地。建立一个新中国,是每一个国人的梦想。为了实 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先行者们冒着腥风血雨,进行了艰苦卓绝、前 赴后继的英勇斗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 的一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正式宣告 新中国成立,中国人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解放思想,解放的是思想,增长的 是实力,改变的是生活。改革开放30多年来

14、,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让国人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百年奥运成为了中国 改革开放的见证。从1932年中国一名运动员独自参加奥运会,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取 金牌数第一,奥运会成功的背后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成为了国人的共识,解放思想成为了国人的一致追求。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中国航天员的太空一小步,应该 成为国人思想解放的一大步。当宇航员走出舱门的那一刻,中国人 站在了新的高度上,拥有了新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在新的起 点上,重新审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方方面面;这就 需要我们抛

15、却以往的陈旧思维,重新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敢想还要敢干,稳步推进中国各方面的改革 。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千年的飞天梦想告诉我们,在中 国的发展之路上充满着荆棘与坎坷,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梦想 与思想;飞天的千年探索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并不是 几十年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国人不懈地努力;飞天的千年探索又 告诉我们,梦想之路上永远充满着难题与阻碍,而我们却要不断地 跨出第一步;飞天的千年梦圆还告诉我们,即便前程如此艰辛与漫 长,梦想一旦实现却又是如此甜美。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当航天员跨出舱门的那一刻,中国人便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思 想有多远,我们就能

16、走多远。我们不知道前程是多么漫长,但我们 知道,我们会不断地思想,不断地走下去。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我们确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品读提示面对祖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面对改革开放以来 取得的科技硕果,作者以饱满的激情讴歌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如一条红线,贯串文章的始终。“思想 ”既可以表现为“梦想”,也可以表现为“理想”,更是一种不屈不挠的 精神力量,它托举起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托举起了中国人的强国梦 。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从这篇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为了国 家的富强,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走过的艰辛而又辉煌的历程。我 们为有这样的成就自豪,也为这不同寻常的历程振奋,更对我们民 族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在这既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中,有如下一 些人物值得我们铭记: 美文品读素材积累 杨利伟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 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 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 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