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653930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讲解(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2015年四川省普通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诗歌表现手法”考情提示1、命题形式:主观题为主2、考题分值:一般为5分【真题示例】(2014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韦庄: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迁徙于汴洛、吴越等地。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含山店梦觉作唐韦庄曾为流离惯别家,等

2、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诗人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考点阐释】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诗歌的表现手法就是诗歌为更好地表现主旨而采用的艺术手法,常见的包括:衬托、象征、比兴、对比、渲染、烘托、用典、白描、托物言志、以小见大、以景结情、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等。【命题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

3、手法(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3、本诗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的?1衬托【概念阐释】就是利用其它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的是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反条件来衬托的是反衬。【举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别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请简析诗的结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诗人抒发情感起着怎样的作用?【思路点拨】结句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因为离别在即,所以

4、诗人在饯别宴会上听到的作为助兴的音乐越是悦耳,内心就越是感到一种难舍和难受。这种以喜相送反衬悲离的结句,渲染了诗人与当地民众的深情厚谊,使得诗意余韵不尽。2象征【概念阐释】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任务或事理,托物言志,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从而收到含而不露的艺术效果。【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清人冯浩评论此诗“有神无迹”的象征手法高妙无比,请简析其作用。【思路点拨】李商隐的柳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句句写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是景,句句咏物,而又句

5、句写人,抒发对稀疏衰落的秋柳的悲叹之情。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3比兴【概念阐释】“比”就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能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以及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举例分析】阅读关雎的开头部分,然后回答问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思路点拨】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4渲染【概念阐释】“渲染”一般是用景物、

6、环境来烘托情感或突出形象;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的描写。【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的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却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作答,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思路点拨】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5烘托【概念阐释】与渲染不

7、同,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节选),然后回答问题。琵琶行(节选)白居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是琵琶行中对琵琶女演奏过程的描写,最后两句的作用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思路点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描写的是周围环境的寂静,说明听众完全沉浸在动人的艺术境界中,从侧面写出了音乐的美妙

8、动人,用的是烘托的表现手法。6用典【概念阐释】用典有用事和摘引前人诗文语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语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寓意于言外。【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12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思路点拨】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9、用典。“桃源”“避秦”“渔郎”“问津”等语,都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通过用典表现自己不与元朝合作的决绝态度。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7以小见大【概念阐释】就是以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结合诗句谈谈本诗是如何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来表现主旨的。【思路点拨】本诗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了一位闺中少妇打跑啼叫惊梦的黄莺的情景,看似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通过写少妇怀念征人的小情景,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的大主题。8借古讽

10、今【概念阐释】在咏史、怀古诗中是常用的手法,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思路点拨】诗歌运用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面对“赤壁”怀想古人古事,实则预感到唐朝将亡,发出感慨。诗中含一哲理:兴盛与衰亡,有着历史的必然,但谁成谁败,何时成何时败,也有偶然性。9、托物言志【概念阐释】在描摹事物已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举例分析】墨梅王冕

11、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思路点拨】此诗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10以景结情【概念阐释】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10以景结情【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思路点拨】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

12、含蓄无限。11抑扬【概念阐释】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为目的。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怜”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首诗在行文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思路点拨】“可怜”是可惜、可悲的意思,是全诗的关键,表达了作者对文帝不顾百姓苍生疾苦的批评之情。在结构上,本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前两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三、四句一转,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之情便显得特别有力。12白描【概念阐释】白描

13、主要用简练的文字描摹对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具有传神和突出主体的作用。【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田家聂夷中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思路点拨】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耕耘劳作、官家筑仓虎视以待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13、对比或对照【概念阐释】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来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举例分析】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分析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思路点拨】诗歌的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了作者深沉的历史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