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5391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2.5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剖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组 世界工业区分布 美国东北部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我国东北部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 1:分析传统工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分析传统工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 德 国 矿 产 和 工 业 分 布 英 国 工 业 区 英国的 英格兰中部 等地有世界 著名的大煤 田 在阿巴拉契亚山区在阿巴拉契亚山区 有丰富的煤矿有丰富的煤矿 五大湖西部有大量五大湖西部有大量 的铁矿的铁矿 辽中南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 、铁资源基础上,以纺 织、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 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 业地域。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 富的地区

2、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 标准化产品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 和能耗 区位因素 工业部门 生产规模 工业分布 以纺织、钢铁、机械 、煤炭、化工为主 鲁尔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是德国最重要 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 德 国 矿 产 和 工 业 分 布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为鲁尔区煤炭储量为21902190亿吨,占全国总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储量的3/4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220亿吨,亿吨, 占全国的占全国的90%90%。 2、离铁矿区较近 从海外进口瑞 典、俄罗斯等国的 铁矿石到荷兰鹿特 丹,

3、再经过莱茵河 运到鲁尔区。 通过陆上交通 就近从法国洛林铁 矿区进口。 思考:鲁尔区的发展还有哪些有利 的区位条件? 3、充沛的水源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区内有莱 茵河、鲁尔河 、利珀河及4条 运河,提供了 充沛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内河交织成网,且与海洋相通,水运便利; 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德国、西欧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 广阔的市场: 鲁尔煤田 欧洲的十字路口 德国、西欧 法国东北部洛林高原铁矿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

4、势: 德 国 矿 产 和 工 业 分 布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主要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1、采煤业的衰落 20世纪50年代,随着廉价的石油和天然气 的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一方面, 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新技术炼 钢耗煤量也逐渐降低,鲁尔区爆发了历时十年之 久的煤业危机。 年 份1800年1900年1985年 煤 4 2 0.75 铁矿石 2 1.8 1.3 2、钢铁工业的衰落 煤炭成本上升,提高了钢铁工业成本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3、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煤、钢铁 、化学和

5、机械制造工业,其中以煤炭工业 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工业部门以重 工业为主,并高度集中于少数工业部门, 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的衰落,将 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80年代,鲁尔工 业区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 污染严重的莱茵河 污染源 能源、化工、冶炼企业 污染物 工业废水 对环境 的影响 水质恶化,鱼类几乎完全消失 ,生态环境遭破坏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对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冲击(新兴企业多以中小 型为主,产品更新换代快,对原料、燃料依赖性小而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鲁尔区对此不具有吸引力。)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生产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老化 煤炭的能

6、源地位下 降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世界性钢 铁过剩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 的冲击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本区煤炭工业成本上升 外因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环境污染严重 内因 新兴产业不愿来此安家落户 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 对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产生冲击 如果你是鲁尔人,面对出现的这样的问题,你 会怎么办? (结合P6162的思考活动)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 思考 : 1、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4、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

7、业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产 业转型提供了支撑: 整治措施效益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造煤炭和钢铁工业,促进 经济结构多样化 煤炭和钢铁工业部门数量剧 减,生产规模扩大,社会经 济结构比例协调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 平衡发展 工业布局向西部、南部扩展;钢铁 工业向沿海转移。减少运费,少占 土地,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运输信息便捷,提高生产效 率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节约资源,生态和社会效益 明显 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 煤炭就业人数(个) 钢铁就业人数(个) 2 4 0 6 1950年1999年 煤炭基地

8、(个) 炼钢高炉(个) 0 40 160 80 120 1950年1999年 鲁尔区煤炭、钢铁工业的变化 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鼓励和引进新兴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 杜伊斯堡大学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整治前的发电厂 整治后的发电厂 治理前的莱茵河 治理后的莱茵河 铁路运输集装箱城际高速公路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还包括哪些 内容?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 有哪些启示?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 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启示: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发 展交通;实行清洁生产,消

9、除污染;大力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合理布局工业 等等。 辽中南工业区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 些区位优势?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 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 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 位条件的异同。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 相同点:煤炭资源、交 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 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 富,鲁尔区不丰富,辽中辽中 南水源供应紧张。南水源供应紧张。 ks5u精品课件 山西省主要煤矿分布 山西省作为中国的“鲁尔区”,其发展煤 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有什么 呢? 山西煤炭的资源状况煤炭资源丰富, 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的 有利条件 具体表现 储量丰富

10、 分布范围广 煤种齐全 煤质优良 开采条件好 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02年 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 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 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 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 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 煤田多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 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与德国鲁尔相比,山西省存在哪些不足呢? 1、水资源不足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2、水陆交通不便 地处黄土高原区,沟壑纵横 3、市场狭小 以国内市场为主 4、生态环境脆弱 5、科技教育较为薄弱 资料1:2002年,

11、我国启动了“西 气东输”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 市及沿线的河南、安徽两省供气 120亿立方米,初步估算可代替原 煤4000万一5000万吨。长江三角洲 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地,也 是晋煤消费量较大的地区。预计山 西省将可能失去2500万吨的市场。 资料3:我国规划到2015年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将达到4 300 万吨标准煤,每年替代6000万吨煤 炭。“十五”期间,总装机容量为 660万千瓦的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 岭澳、田湾4个核电项目将建成投产 ,并加快西部公伯峡、龙滩、小湾 、洪家渡、三板溪等大型水电站建 设。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我国 过分倚重

12、煤炭的能源结构必将发生 重大变化。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目前 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滇黔两省与广 东省签订了“西电东送”协议,到 2005年,滇黔两省向广东输送500万 千瓦左右的电力。此外,黄河上游 水电的梯级开发和四川电力开发将 进一步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 再加上三峡电站逐步并网发电,这 将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 额进一步减少。 资料4: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 炭的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 不断上升,加之技术和设备更新缓 慢,与相邻省区近年来开发的大型 露天煤矿相比,山西省的煤炭开采 不具优势 在发展过程当中,山西省所遇到的哪些问 题是与鲁尔区相同的呢? 单一的产业结构 相

13、同问题 : 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枯竭 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 借鉴德国鲁尔区综合治理 的成功经验。山西省应该 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 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1、产业结构的调整 压缩煤炭企业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 能源转换,提高经济效益。 煤炭工业是 全省经济的 核心部门 产业结构 十分单一 效 益 低 下 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铁 矿 铝土矿 能源 开发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 产业链 提高能源的综 合利用程度和 附加价值 2、引进新型产业,协调三大产业发展。 3、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 和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 4、增设道路网,

14、改善交通条件,提高产品的输出 能力。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三废”的治理 废渣:煤矸石: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 露天矿坑及塌陷区;煤泥: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做好消烟除尘工作,对矿区道路和 作业面洒水降尘、对煤矸石自燃区域进行覆盖阻 氧灭火,防止了对大气的污染;营造防风林带 ,开展复垦绿化造林。 废水:沉淀净化 1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 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 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 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 2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

15、误的 是 ( ) A迁入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 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 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还需要加强的 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劳动力数量 B政府支持 C劳动力素质 D便捷的交通 D B D 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 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成功的经验。 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 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区类似的产业 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探究: (结合P63的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铁

16、、石油、森林资源 (2)便利的水陆交通 (6 )重工业市场广阔 (3)水资源较丰富(辽宁缺乏) (4)劳动力资源丰富 (5)农业基础好。 东北三省经济下降的原因 (1)产业结构老化、单一 (2)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国有企业经 济效益不高,市场机制较小 (4)技术、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 弱,资源利用率低 (5)环境质量下降 (3)部分矿产资源枯竭 (6)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 (1)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强抓机遇。抓 住全球产业结构转移和国内经济增长的 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改造力 度。 (2)改造传统工业,积极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实现经 济结构多元化。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3)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 ,营造绿色空间。 (4)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 术改造。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 产品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率。 (5)引进民间资本,外资。政 府政策、资金等支持。 (6)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 快国有企业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