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陶磊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53492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6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常规陶磊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尿常规陶磊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尿常规陶磊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尿常规陶磊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尿常规陶磊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常规陶磊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常规陶磊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尿液常规检 验 临床组 陶 磊成 尿液形成的基本过程 泌尿的生理功能 排出终末代谢产物(如尿素)及进入机体 的异物(如药物)。 调控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尿液检查的目的 .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症等 非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如糖尿病.黄 疸等 疗效的监测与预后的评估。 产科及妇科疾病的诊断:妊娠.绒毛膜癌 尿液标本的收集 1.晨尿 适用于蛋白、糖、亚硝酸盐等检 测。 2.随机尿 适用于门急诊化验 。 3.空腹尿和餐后尿 用于尿糖检测。 4.导尿和中段尿 用于细菌培养 5.12小时 尿用于爱迪氏计数 6.24小时 尿用于蛋白、肌酐等测定。 7.糖耐量尿标本 服

2、用一定量葡萄糖后,分别 于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留取尿 液,同时抽血送检。 8.其他 如浓缩稀释试验。 尿液检验 尿液理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查 尿液显微镜检查 尿液其他检查 一.尿液性状检查 尿 量 尿液外观 尿液气味 尿液酸度 尿液比重 1.尿量 正常成人24h为1000-2000ml,或1ml( h/kg)。平均为1500ml,昼夜之比为2:1或 3:2 1.多尿 24小时2500ml为多尿 2.少尿 24h400ml或17ml/h为少尿 3.无尿 24h尿100ml或12h内无尿 2.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呈清晰的淡黄色至黄褐色, 颜色深浅可受药物、食物的影响。 1血尿 眼观血尿、

3、镜检血尿。 2血红蛋白尿 尿色呈红葡萄酒色或酱油 色。 3胆红素尿 尿液颜色呈深黄色或黄褐 色。 4乳糜尿 呈乳白色、有时可带少量红细 胞 3.尿液气味 正常人 淡氨味 受饮食(蒜、葱)影响 膀胱炎/尿潴留 新鲜尿即具有腐败味 酮症酸中毒 烂苹果味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蒜臭味 4.尿pH值 尿液pH值主要取决于尿中酸碱缓冲对的相 对含量,是反映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能 力的一种指标。 正常尿液的pH可呈弱酸性(PH6.0),但因 饮食种类不同,PH的波动范围值为4.58.0 5.比重 又叫比密,指4条件下,尿液与同体积纯水 的重量之比。受多种因素影响,正常情况 下尿比重波动于1.0151.030之

4、间,婴幼儿 偏低。大量饮水,比重降低可1.003,反 之比重增加,可大于1.030。比重高低取决 于肾脏的浓缩功能。 精确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以测定渗透量 为好。 二.化学检查 尿蛋白 尿糖 酮体 尿胆红素 尿胆原 1.尿蛋白 蛋白尿:正常人尿液中含有极微量的蛋白 质,当尿内蛋白质含量150mg/24h称为 蛋白尿 轻度蛋白尿: 500mg/24h 中度蛋白尿:5004000mg/24h 重度蛋白尿:4000mg/24h 蛋白尿的成因 血液中小分子量蛋白与阳性电荷蛋白异常 增加。 肾小球毛细血管电荷屏障、孔径屏障被破 坏。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 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加。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

5、发热,运动,寒冷,精神 紧张等。 假性蛋白尿:尿内含有大量血,脓,粘液 等成分,导致蛋白定性阳性。 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受到损害后,毛 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一些大中分子量蛋 白质进入原尿,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而形成的蛋白尿。(最常见) 原发性肾损害:肾炎、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高血压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受到中毒或感染 损害后,对小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能力减 低,出现以小分子量为主的蛋白尿。 见于: 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混合性蛋白尿:肾脏疾病时,肾小球和肾 小管同时或相继受损而产生的蛋白尿。 多见于: 慢性肾病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循环中出现了大量中 小分子量

6、异常的蛋白质,超过了肾小管重 吸收最大能力,形成蛋白尿。 本周氏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 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 组织性蛋白尿:代谢产生的蛋白质、组织 破坏分解的蛋白质及组织分泌的蛋白质进 入尿液形成的蛋白。 2尿糖 尿糖一般指尿中葡萄糖 参考值:定性:阴性,定量2.78mmol/24h 3.尿酮体 酮体是乙酰乙酸、-羟丁酸及丙酮的总 称。 临床意义 1.糖尿病性酮尿症:糖尿病患者尿中有酮体 应考虑酮症酸中毒。 2.非糖尿病性酮尿症:禁食或出现妊娠反应 的孕妇等均可出现酮尿。 3.服用降糖药:可出现血糖已降,酮尿阳 性。 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 【原理】血中结合胆红素增加,结合胆红 素可溶于水:从尿中排出,称为尿胆红素 ;在肠道转化为尿胆原,小部分从尿排出 ,即为尿中尿胆原。尿胆原与空气接触便 为尿胆素。 【正常参考值】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阴性,定量2mg/l 尿胆原定性试验阴性,定量10mg/l 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增高:梗阻性黄疸、肝炎。 尿胆原增高: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 疸。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