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46501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第5课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课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一、教学目标1、认知了解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理解慎独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意义,了解正确选择职业道德榜样的作用,理解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从小事做起,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需在实践中持之以恒。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增强“慎独”的意识。认同道德榜样的感召作用,树立自己的职业道德榜样,认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进行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3、运用学会运用内省的方法,提升职业道德境界。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实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慎独的意义从理论上讲,慎独既是道德修养的有效方法,也是道德修

2、养的高级境界,是方法与境界的统一。从现实来看,加强道德修养必须理解慎独的意义,而学生在慎独方面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必须引导学生投入积极自觉的道德实践,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因此,我们把理解慎独的意义作为本框的重点。理解慎独的意义,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慎独”的含义。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还要从社会层面上理解慎独的意义。最

3、后,还要从学生现实的角度考虑,学习和理解慎独的意义,必须落实到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制”能力上。2、教学难点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就需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在长期的实践中锻炼出来。而现在的很多学生由于处在特殊的成长年龄阶段,受家庭环境影响,连基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对于他们来讲距离更为遥远。因此把这个内容作为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通过寻找丰富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一内容的重要,从而在思想上重视这一内容,并且通过良好的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3、结构线索本课的主题是通过

4、“内在的道德修养”和“外在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共包括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内省和慎独两种修养方法,第二大问题主要讲职业道德实践,要求学生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品质。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职业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在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上,还知之不多,做得也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内省的意识和习惯,更缺乏坚持天天内省的毅力;二是践行道德规范方面缺少自觉性,在有监督的场合和无监督的场合表现不一样。从思想认识上看,中职学生现在还没有正式踏入工作岗位,对职业道德和职业

5、行为习惯不够重视,觉得那是工作以后的事,抱着无关紧要的态度学习,自然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从行动上看,很多中职学生在校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待小事情马马虎虎,懒于动手,时常要老师三番五次的提醒才能完成,更别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从时间上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要坚持,不松懈,不放纵,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而现在很多中职学生缺的就是坚持,这无疑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中间穿插使用引导性沉思、辩论等方法,采用分组教学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首先,提出案例,创设学生思考和感

6、悟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案例1:小王和小李是一个村长大的好朋友,毕业于同一所中职学校,又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做同样的工作,但他们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训练不同。小王在学校时就严格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做,工作后,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身体力行岗位职业道德规范,工作扎扎实实,业务日益纯熟,业绩连年创优,很快就成为业务骨干,3年后被提升为车间副主任。小李在学校时就对职业道德行为训练很排斥,认为规矩太多,扼杀了自己的个性,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参加工作后又总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经常出一些小差错,有一次还差点酿成事故,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公司领导多次批评无效,只好将他辞退。在案例的基础上,提出思考和讨论的

7、问题:小王和小李在公司的表现不同,结果也很不一样,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校时,小王和小李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二人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却有如此大的不同?从小王和小李的经历,谈谈职业道德养成对中职学生的成长有何作用。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提示:对此案例,可以采取“倒推法”,即从二人的不同结果往前推,一步一步推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结论。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职业道德重在养成。【新课讲授】(一)、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1、职业道德重在养成进一步探究:职业道德养成的意义何在?职业道德养成有助于提高职业人的全面素质,对于谋职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

8、要意义;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好的心态、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利用教材提供的互动栏目:有人说:等到了工作岗位上,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不用刻意培养训练。也有人说:我们还没有工作,现在进行职业道德养成训练为时尚早。再进一步发动学生探讨,通过讨论,形成一个共识: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案例2: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次性注射针头上。尽管患者没有看到,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但她还是决定更

9、换一只新的注射器。案例3: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100元,并做出书面检讨。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车间主任不近人情。提出探究的问题: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哪个更重要?通过争论,使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自律更重要。在此基础上,介绍“慎独”的内涵。慎独,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的作用。2、慎独(1)慎独的内涵案例4:某中职学校拟在期末考试时推出“新政”设立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消息传出,

10、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案例5:某公司拟在车间和办公室安装监控器,引起了员工的议论,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探究问题: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什么是“隐微”之处?为什么要这样强调?探究提示: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地方最能显示人的灵魂。要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必须在隐蔽和微小之处下功夫,在别人看不见、听不着、管不到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探究问题:慎独的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这靠的是什么?探究提示:“暗室不欺心,独处守法度”,靠的是坚定的道德信念。坚定的道德信念是慎独的灵魂。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扼杀

11、来自内心的诸种杂念,不让坏的、恶的、邪的等念头自由发展而成气候,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自觉地用职业道德规范抵制不正当名、利、情等私欲之诱惑,达到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境界;只有在坚定的道德信念支配下,才能把职业道德规范由“必然之则”内化为主体自身的“当然之则”,自觉、自愿、自由地遵守之,而不是消极地将其视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而强制自己遵循,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境界。探究问题:为什么说“慎独”有助于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探究提示:如上所述,慎独能使人们排除杂念,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拒绝诱惑,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12、、威武不能屈”的境界;能够化“尽然之则”为“当然之则”,变他律为自律,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坚持做到“慎独”的人,就会不断地激发内驱力,不断升华个人的道德品质,逐步达到道德上的至善境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能够做到慎独的人,其自律能力、道德修为和人格素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是受尊重、值得信赖和受欢迎的人。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工商企业,在选人用人上,都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慎独功夫如何。探究问题:从社会层面上看,慎独有什么重要意义?探究提示:慎独要求人们言行一致,真实无伪,自觉遵守

13、职业道德规范。当慎独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奉行的道德准则,当大家的道德境界都达到一定程度,整体社会诚信风尚就能得到张扬,道德水平就能得到提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探究问题:从个人层面看,我能做到慎独吗?有没有慎独的经历(说一说当时的情形,谈一谈当时的感受)?慎独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探究提示:部分中职学生自律意识和能力相对较差,当着老师的面一个样子,离开老师的视线又是另一个样子,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不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2)慎独的意义探究小结:慎独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一方面,能坚定人的职业道德信念,促使从业者以更积极

14、、更主动、更自觉的心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慎独强调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方法切实可行。慎独还是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境界,能不能做到慎独,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做到慎独,是衡量人们职业道德修养功夫深浅和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慎独有助于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推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慎独有助于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案例6: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以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探究问题:什么是内省?内省对于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

15、什么作用?所谓内省,就是通过内心省察,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内省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内省(1)内省的内涵(2)内省的意义内省是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途径。通过内省,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内省是自我提升和完善的内在动力。内省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只有通过自觉的内省,才能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是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有效方法。知道了自己存在什么毛病,知道了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犯什么错误,就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从而避免犯大错误。互动在线(引导性沉思):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放松身体,排除杂念,认真地进行一次内省:首先,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最近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稍候)想一想,因为自己的错误给哪些人带来了伤害?带来怎样的伤害?现在,你有没有勇气向那些受你伤害的人说一声“对不起”?(若是同学,当面说出来;若是家人,可打电话致歉。)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你会提出哪些改进意见?内省结束,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在内省过程中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感受,目的在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运用内省的方法,首先需要选择和确立道德评价标准。(3)内省的方法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