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6645767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 引言:下面是小编整理好的人教版观潮课文优秀教学案例及同步练习,欢迎同学来这里借鉴与学习 观潮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德育目标 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学习它激发学

2、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比较阅读感受不同文体相同题材的文章的区别并学习进行改写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看过涨潮的壮观景象?下面请同学们观看被前人称为“壮观

3、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钱江涌潮 多媒体显示:钱江涌潮 教师讲解: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二、背景简介 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

4、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难句积累词语 资料如下: 读准字音: 雷霆(tn)杨诚斋(zhi)艨艟(mnchn) 如履平地(l)倏尔(sh)一舸无迹()善泅(qi) 僦赁(jiln)罗绮(q)鲸波(jn) 辨明词义: 既望(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方其远出海门(当时) 则玉城雪岭(城墙)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突然;一点点) 皆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珠翠罗绮溢目(满眼) 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3、以小组为单位质疑解难教师可酌情给予指导 4、选四位同学翻译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订正熟悉文意 5、多媒体显示第三段译文学生共同评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