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442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PPTX 页数:8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唐诗的志情美与宋诗的哲理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詩 宋詩,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在更被大众接受的文化心理里,诗歌是唐朝的风物,唯大唐气象才配得上诗韵流转,明月美酒才能佐以赞美长歌而宋朝一代,却是温软地涨满了词的柔媚所谓诗庄词媚,由此推及它们各自盛行的时代,亦是丰满的唐与单薄的宋 殊知宋也是诗歌的年代,综观两宋诗坛,诗歌的厚度并不薄于唐而风格工致的宋诗,更往往蕴藏着深刻的哲理,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就是唐诗侧重于情感的抒发,并且在这一方面已经登峰造极,作为后来者的宋人在这一方面已经无路可走了,所以不得不另辟蹊径,从另外的一个方面来写诗,而这个方面就

2、是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而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黄了苏轼与黄庭坚。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的这两首诗,就是说“理”的相当典型的代表。它们表面上说的是山,是荷是菊,但只是把它作为载体,而真正要说的,是一些作者要表述的哲理。 这就是“宋诗重理”。,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望岳 唐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

3、顶, 一览众山小。,游西山村 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七言绝句【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唐】 李白弃我

4、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云为山态度,水借月精神。语出苏轼荆州。大意是:山峰有云衬托就显出气象万千的姿态,月亮借助水才能表现出明净皎洁的精神,这两句诗现在常常用来说明这样一个道理:虽然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素,它对于内容往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适合于内容的完美形式,对内容的表达起着积极的作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语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大意是:竹林旁边的桃树才有两三枝开花的,鸭子常在水中,水开始变暖,它就首先感觉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用来表示深入生活,参加实践的重要,只有深入体验生活,才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新动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出朱熹观书有感。大意是:池塘里的水怎样才能清澈透底,只有源头不断的注入活水。现在这两句诗比喻学要有根本,要从基础做起,学贵有恒,锲而不舍,持续不断,方能获得大学问。也可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事业的成就,自有其道理来源。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语出卢梅坡雪梅。大意是:梅花不如雪花那样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那样香。现在用来形容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

6、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语出守璋晚春。大意是:不下雨,花瓣还是纷纷落下;没有风,柳絮自会四散飘飞。现在用来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内部的新质否定了旧质,事物必然就要引起质的变化。,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扫叶林风后,拾薪山雨前。语出孟贯寄张山人草堂。大意是:树林风过之后,山林雨来之前,枝叶都被刮在地上,是拾柴的好时机。现在用来说明做事一定要根据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抓住有利时机,才能事半功倍。惯乘云汉鹤,翻说淤泥莲。语出范缜和王朝尉。大意是:惯于乘着直冲云霄的鹤在天上飞翔、遨游,说的却反是生长在污泥中的莲花。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客观事物的现象就是这么复杂,有些现象是以

7、歪曲的、颠倒的形式来表现事物本质的,这类现象叫做假象。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不能被假象所迷惑。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语出王溥谢进士张翼投诗两轴。大意是:登上高山才觉得天的高远广阔,置身大海方知道浪的遥远渺茫。这两句诗意在说明:人的认识往往受着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也就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如果能冲破限制,站在更高、更开阔的地方来观察事物,其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就会大大提高。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语出朱熹水口行舟。大意是: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这首短诗告诉我们: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终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謝謝欣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