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663729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6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选项的字母涂黑57、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时,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是(D )Ax2 分布 Bt 分布 C f 分布 D正态分布59、在自陈式人格测验中为了探察社会赞许效应,测验编制者经常会使用( C )A疑问量表 B评定量表 C.投射测验 D自陈测验61、被试在回答心理测验题目时,不管测验内容如何,都采用同样方式回答,这种趋同应答的现象称为( A )A反应定式 B反应风格 C猜测应答 D默认应答63、甲、丙两图表示的数据分布形态分别是( A)A正偏态和负偏态

2、分布 B 正偏态和正态分布C负偏态和正态分布 D负偏态和正偏态分布65、不正确的是( D )A平均数、众数、中数相等 B图形围绕平均数左右对称C图形中曲线横轴之间面积为 1 D标准差的变化不影响该图形的形态二、多项选择题:66-75 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选时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均不得分。66、根据记忆的 SPI 理论,记忆系统的特点有:( ABC)A、串行编码 B 半行存储 C、独立提取 D、渐进遗忘67、下列选项中,属于界定不清晰的问题(Ill-defined Problem)有:( ABD )A、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B、样保持良好的

3、人际关系C、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几何问题D、怎样成为一名优秀得运动员68、普拉切克(R.Plutchik)将情绪维度为分:(BCD )A、紧张度 B、相似性 C、两极性 D、强芭69、性格结构包括的特征有:(ABCD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70、儿童动作的发展规律有:( ABD)A、从上到下 B、近及远 C 由边缘到中心 D、由粗大到精细71、下列有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BCD )A、接受学习是低级的,发现学习是高级的B、接受学习是高级的,发现学习是低级的C、接受学习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D、接受学习时有意义的

4、,发现学习时机械的72、影响内部效度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被试的成熟与发展B.被试国有的和习得的差异C.统计回归D.仪器设备的选择与使用73、用于内隐记忆研究的加工分离程序,其基本假设包括:(ABCD )A.意识性提取的操作表现全或无B.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时彼此独立的加工过程C.自动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性质是一样的D.意识性提取在包含和排除测验中性质是一样的74、散点图的形状为一条直线,前两个变量方差均不为零,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能为(AD )A.1 B.0.5 C.0 D.-175、下列心理测验中属于速度测验的有( AC)A.文书能力测验中的校对测验B.梅尔(Meier)艺术鉴

5、赏测验中的审美知觉测验C.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中的装配测验D.西肖尔(Seashore)音乐能力测验中的高音辨别测验四、综合题:80、请根据下图所示的研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这是哪种类型的试验设计,并简述其优缺点。答:这是时间序列设计;指对一组被试或个体进行一系列周期性测量,并在测量的时间序列中引进实验处理,然后观测引进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测量结果,并与引入实验处理前的一系列测量结果相比较,研究插入实验处理前后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其优点:时间序列设计可以较好地控制“成熟”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因为在这一系列的测量过程中,其间隔基本相同,因此在每个时间间隔内成熟的发展

6、基本是相同的。其次,该设计可以控制测验因素的干扰。由于每名被试都要经过多次测验,并得到一系列测验结果,这就能够降低由于只作一次测验而出现的有偏向性样本成绩的概率。另外,该设计有可能控制统计回归的因素。缺点:首先,由于该设计研究是在没有控制组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它不能控制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不能排除那些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其次,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作作为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在该设计中不易受到充分控制。再次,多次实施前测验往往会降低或增加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在被试身上产生作用而影响学生在实验处理后的成绩。8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就下图马斯洛需要层次演

7、进图(图中 A,B,C 表示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说明几种需要之间的关系一、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1)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

8、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4)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

9、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82、试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并比较其异同。(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这是其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弗洛伊德的人格的基本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具体把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 岁) ,肛门期(1-3 岁) ,前生殖器期(3-6 岁) ,潜伏期(6-11 岁) ,青

10、春期(11 或 13 岁开始) 。弗洛伊德建立了一整套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当时是需要理论勇气与实践精神的。敢于把生物冲动提高到突出的位置,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建立在对成年人的研究基础上的,并没有直接观察儿童,而是要求病人回答幼年经历,从而做出理论推测的,而这些回忆有时是片断的,甚至是歪曲的。因此弗洛伊德理论的科学性不足。(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他提出了发展的八阶段论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其具体的发展阶段及发展任务如下

11、:婴儿前期(02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幼儿期(47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童年期(7-12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 岁):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成年中期

12、(2550 岁):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成年后期(50 岁以后):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贤明品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如下: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而是强调人格发展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相同点:(1)两种理论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都没摆脱本能论

13、。两种理论都同意人的心理发展分阶段的观点。异同点:(1)弗洛伊德更注重先天的性本能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艾里克森更强调后天的文化及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弗洛分德将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到青春期,艾里克森把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到老年期。83、有十四名智力水平相近的被试随机分配在 3 种不同的时间倒记时提醒情境(主考提醒、挂钟提醒、自我提醒)下参加某一智力竞赛表 1 为三种时间倒计时提醒情境下,被试回答正确的竞赛题目数,经检验方差齐性,附表为双侧检验时 F 值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有何异同答:参数检验方差分析与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参数检验与非参数检验

14、的差异上。参数检验包括正态总体的均值或者均值差异检验,二项分布检验,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的检验,方差分析等等。这些统计问题之所以属于参数检验,是因为它们都有共同的前提:总体分布的类型是正态分布。如果检验涉及两个总体,两总体须方差同质。参数检验通常情况下都是用于等比和等距型数据。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包括对相关样本的双向秩次检验和对独立样本的单向秩次检验。非参数检验对总体的分布情况的要求低,也不要求对总体的参数进行假设,因而使用的范围比参数检验广泛得多。非参数检验可以适用于顺序型变量以及命名型变量。这一点也使得非参数检验适用的范围更广。非参数检验的功效往往大大低于参数检验,它没有参数检验敏感。很多参数

15、检验可以检验出显著差异的地方如果非参数检验则不会得到显著差异。而且,用顺序型变量或者命名型变量来代替原始数据,这种做法本身就损失了很多信息。因此,通常来说,在能使用参数检验的条件下我们一定要首先考虑使用参数检验。另外在具体方法上也有差异,参数检验方差分析主要是用方差计算组间变异与组内变异。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主要是通过计算每组数据的秩次和来考察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即都是对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2、选择一种恰当参数检验方法进行参数检验或使用克一瓦氏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非参数检验并对统计检验结果作出解释。用参数检验的方差分析:提出假设H0 :三种情景下正确题目数的平均数相等,H1 :

16、三种情景下正确题目数的平均数不相等选择检验统计量并计算其值三组测验分数是从三个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出的三个独立样本,且方差齐性,故可用方差分析的 F 比值来检验三个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计算平方和:SSb =292 /4 +452 /5+ 382 /5 (29+45+38)2 /14=8.05SSt=(52+72+72+102+102+82+92 )-(29+45+38)2 /14=30SSw = SSt SSb=30-8.05=21.95自由度:dfb =K-1=3-1=2dft =14-1=13dfw =13-2=11F 比值:F= (8.05/2)/(21.95/11)=2.017统计决断:根据 dfb =2,dfw =11, 查 F 值表,F(2,11)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