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审美文化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63716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视审美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影视审美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影视审美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影视审美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影视审美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视审美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审美文化(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 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影影 视视 审审 美美 文文 化化 l拟真 l现代时空意识 l表相化 l互文性 l电影文化与电视文化之异同 第 七 章 要理解影视审美文化那些具有根本 意义的特征,就必须深入地考察这些 特征的当代属性。 和各种经典的审美文化形态不同,影 视审美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与现代 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 一 、影视审美文化是现代科学 技术的产物 离开了现代科学技术,影视本身就 不可能,更谈不上“审美文化” 雨 中 曲 是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现代科 技根本性关系的真实反映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影视界更为强调 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来制作影片,

2、由此 诞生了一批高科技影片,大量运用数码合 成技术,并由此形成了影片独有的审美底 蕴。 例如: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 泰坦尼克号、魔戒等一系列大片 。 终 结 者 2 电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 迈耶:金属锡 尼普可夫圆盘 布 劳恩:阴极射线管 斯温顿:摄像管 贝尔德:独立完整的电视系统 电视的发明史,堪称是一部现代 光学技术、电子技术与无线电传播技 术的发展史。 因此,影视审美文化,虽也有传统的源流, 但从本质上说,现当代的科学技术,以及附着于 这种技术之上的现代的生产关系与生存体验,才 能促使它诞生,滋养其生长直接的土壤。 离开了这一点,不可能想象真正意义 上的影视审美文化。 二、影

3、 视 审 美 文 化 的 高 度 综 合 性 特 征 l 综合了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 舞蹈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l 综合了当代其他一些审美文化形态的内 涵 1911年,在电影艺术初见端倪的时代, 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发表 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 第 七 艺 术 像时尚、商业、青春、游戏、技术、 网络等当代最重要的审美文化,不但是影 视审美文化自然地反映内容,而且这些审 美文化形态本身,就与影视审美文化构成 了强烈的互动效应。 其 他 审 美 文 化 形 态 黑 客 帝 国 可 可 香 奈 儿 影视审美文化的具体特征 l 拟真 l 现代时空意识 l 表相化 l 互文

4、性 第一节 拟 真 具 有 两 层 含 义 第一层含义 1、所谓拟真,就是指影视作品在整体 的艺术表现风格上有一种表现“真实”的 趋向。 这种“真实”既含有通常所谓的“现实真 实的生活”的意思,更有符合人们物质器 官感受之“真实”的意味。 例如,电影魔戒,有许多超出现实的人或事的 描绘,却是以人的感觉作为衡量尺度的。故事通过有 力的场景调度让观众深深地投入故事情境中。 影视艺术家一开始就重视影视在表现“真实” 方面的独特能力。 例如: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水 浇园丁实际上就是以复现现实的“真实”为主要 审美诉求的。 20世纪40年代末,意大利兴起了新现实主义 电影运动。 代表人物: 意大利电

5、影艺术家罗西里尼、 维斯康蒂、德西卡等; 代表作品:偷自行车的人,我国的 十七岁单车据此改编。 新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探索已包含着 较高层次意识理念探寻的意味。 如 格里菲斯拍摄的党同伐异, 黑泽明拍摄的乱; 在当代,斯皮尔伯格是一位特别擅长 于调度细节真实感的电影导演。 代表影片:侏罗纪公园、辛德勒名单等 侏 罗 纪 公 园 第 二 层 含 义 2、影视艺术以其构拟的世界之真为真。 当影视作品极力在复现一种所谓的感觉或 客观世界真实的时候,它其实已经将许多虚构 的部分、纯属想象的成分转注于其上。 “拟真”构成了当代影视审美文化 属性的基础 第二节 现 代 时 空 意 识 影视艺术的许多独特表现

6、内容都和 现代人的时空意识密不可分。 从广义上说,任何艺术都是显现某种时空意识 的艺术。但在以往,这种时空意识只是一种背景性 的存在,即便有艺术调度,大多也停留在自发的、片 段性的水平上。 在影视作品中,过去抽象的、只在玄 学讨论领域内出现的时间与空间问题,往往 被具象化为了可感的物质形式。 电影中的时空,是一种通过镜头运用再 造的时空,是现代技术和人类视觉错位再造 的时空。 电影时空转换的三种方法 l 通过剪辑对画面加以剪切和组接,打破自然时间 、空间的自然连续性; l 利用“闪回”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想象或回忆 l 通过摄影机的机位和镜头焦距的变化,创造出 不断变化的多构图画面 影视艺术突出表

7、现了现代人对于时空 两方面的独特理解 l 将时空物质化 l 将时空之间的对应关系“虚化” 时 空 物 质 化 尽管时间、空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现代 科学家通过种种科学手段证实,时空仍是物质性 的存在,并与我们的存在世界构成极为密切的物 质性关系。 当前许多影视作品牵涉到的“时光倒流”情节 设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代表性的作品:时光倒流七十年、 回到未来系列、终结者系列 时 光 倒 流 七 十 年 时 空 的 虚 化 时 空 的 虚 化 是 现 代 社 会 的 一 个 结 构 性 特 征 什 么 是 空 间 的 虚 化 ? 按照吉登斯的说法,“可以从空间与地点相 分离的角度来理解虚化空间的发

8、展”。 不能欣赏这种时空的虚化现象,甚至 就不能欣赏电影本身。在实际的电影创作中 ,关于时空问题的表现是异常复杂的。 红、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穆赫兰大 道、暴雨将至等都是当前西方电影在这方 面的代表作。 暴 雨 将 至 第 三 节 表 相 化 和诸多经典的文艺形式一样,影视艺术无 疑也需要揭示丰富而微妙的人性,需要讨论世 界、社会内在的机制规律或是玄妙的形而上学、 神学的问题。 什么才是影视审美文化中最吸引人 的部分? 一、对于世界形象高度的表现能力; 二、电影拙于表现抽象概念; 希区柯克是一个特别擅长于发掘表相 魅力的导演,精神病患者便是其代表 作之一。 将不可测度的人性如此逼真地显示于 那

9、些镜像的表相中,这是以往任何一种艺 术形式都无法企及的能力。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影视大家会在场景 的造型、表相的刻画上投入那么大的心血。 这些鲜活生动形象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介入 人们经验感知的直接性方面,是抽象的言辞难以比拟的。 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影视作品以物象化的方式显现 着自然、世界难以言传的奥妙。 第 四 节 互 文 性 “互文性一词指的是一个(或多个)信号系统 被移至另一系统中。” 互文这个概念虽迟至20世纪60年代才被正式提出 ,但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艺现象: “每一篇文本都联系着若干篇文本,并且对这些文本起 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 与其

10、他艺术形式相比,影视作品中互文性 的表现有着其根本的特点 l 影视作品有着常见的文本之间的相互引用的情况 l 影视作品还有着征引其他艺术形式的情况 低 俗 小 说 新 浪 潮 电影史上,许多重要作品都表现了互文性的特质 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的蓝是尤为 精致与完整的一部。 电影不是音乐,不是绘画、诗、舞蹈、建筑,也不是 关于它们的任何一种简单的综合形式。 但在镜头画面的运动组合中,艺术家们又不可避免地 需要征引它们的某些艺术特征来显现电影作品的艺术诉求 。 电影艺术正是在这种互文性中显示出其特有的蕴藉与 隽永。 第 五 节 电 影 文 化 与 电 视 文 化 之 异 同 电 影 与 电 视 的

11、差 异 : 电影的画面很大,画质优良,观众从中能够欣 赏到既见全体又见局部的优质画面 电视画面相对较小,看清画面上主要物体的 运动情况较为费劲 电影文本在艺术构造上一般来说比较精致 电视产品大多数具有一次性消费的性质 电影:热媒介,要求观众的参与程度低; 电视:冷媒介,要求参与的程度高,要求接受者 完成的信息多 电影:多少具有精英文化特质 电视:当代最典型的大众文化 不能说电影、电视之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 的墙: 许多电影作品完全就走大众路线,而严肃认 真的电视节目同样有很多。 但就发展的大势来看,它们又确实存在着微 妙而现实的差别。 思 考 题 : l 如何理解影视审美文化的综合性特征? l 如何理解影视审美文化的当代性特征? l 如何理解影视审美文化的“拟真性”? l 电影文化与电视文化有何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