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3175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开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16年05课程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补)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是( A )。A.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农民土地所有制 C. 奴隶主土地所有制 D. 资产阶级所有制2揭开近代中国人民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的第一页的是( C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D. 镇南关大捷3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D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岳王会 D. 同盟会 4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 A )。A.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 中共三大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2、北伐战争5以下属于抗战期间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是( C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徐州会战 D.长沙会战6全面内战的爆发是在( A )。A. 1946年6月 B. 1947年8月 C. 1945年8月 D. 1948年8月7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B )。A. 独立的社会形态 B. 过渡的社会性质 C. 封建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8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 D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四大9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C )为核心。A.道家思想 B.民本思想 C.儒家思想 D.资产阶级思想10中法

3、战争期间的,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是( D )。A.三元里斗争 B.黄海海战 C.马尾海战 D.镇南关大捷1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D )。A. 二十条 B.一战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12新政协的召开是在( D )。A.1946年 B.1947年 C.1945年 D.1949年13邓小平南方讲话是在( C )年。A.1990 B.1991 C.1992 D.1993二多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AB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 官僚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2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4、主要表现是( ABCD )。A军事侵略 B. 政治控制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3以下属于洋务派的有( ABC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左宗棠 D. 光绪4陈天华的著作有( AC )。A.警世钟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C.猛回头 D.革命军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 ABCD )。A. 胡适 B. 鲁迅 C. 陈独秀 D. 蔡元培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是( ABCD )。A.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 B.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C.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奠定了中国大国地位的基础。D.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鼓舞了

5、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7以下属于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有( BCD )。A. 公私合营 B. 委托加工 C. 计划订货 D. 委托经销代销。8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B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C.打倒资产阶级 D.推翻清政府9以下属于维新派的有( ABC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李鸿章10三民主义学说包括( ABC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本主义11以下属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有 ( ABCD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周恩来12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基

6、本经验是( ABC )。A.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协同奋斗 D.国民党的抗战13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是( ABC ) 。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D.坚持阶级斗争三填空题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天京事变)。3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4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是在(十二大)。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一个中心”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香港回归祖

7、国是在(1997)年。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10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指(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思想基本原则)。12澳门回归祖国是在(1999)年。四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特指“中国的文武制度”,也就是封建制度;“西学”特指西方的船坚炮利和其它先进科学技术,主要的是所谓“长技”。“中体西用”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中国封建制度作为根本,利用西方“长技”,为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服务。用冯桂芬的话来说,就是“以中国伦常名教

8、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其间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房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工作决议,决定组成中央局 ,由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毛泽东留任做秘书。 中共一大宣告中共的诞生。中共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3.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初步探索高峰期的深化与拓展。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阐明了正确处

9、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前提,即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有基本矛盾和在人与人关系上表现出来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社会主义革命史上第一次把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人民内部的矛盾等。4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于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是:1)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2)建立基层组织政权“两”,3)设立“圣库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具有反封建的意义。但是,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

10、的自然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这种方案是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悖离的,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5. 论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是探索的良好开端和探索中的重大成果。 其内容包括五大经济关系和五大政治关系。其主旨是: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意义是:在指导思想上为召开党的八大作了准备;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和最初的重大成果。 6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革”结束后,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

11、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由此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7科学发展观: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五论述题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一)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快速

12、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四)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六)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专制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