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2801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茜:结膜病的诊治精要(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膜病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王茜 第一节 结膜炎总论 一、概述 1、结膜的解剖特点:按结膜所覆盖的解剖部位不同,分为 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2、结膜的防御功能:结膜虽大部分暴露于外界,但眼表的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护机制,如泪液的机械性冲刷、完整结 膜上皮的屏障、泪液中的抗体、溶菌酶等,具有一定的预防 感染和使感染局限的能力。 3、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最常见的结膜疾病。 二、病因 1、致病微生物所致 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等 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微小RNA病毒等; 其他病原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微生物性 物理刺激:如风

2、沙、烟尘、放射线、光电、电脑辐射 化学损伤:药品、酸碱、有毒气体、眼液中的防腐剂 3、其他原因 免疫性病变所致:如过敏性; 全身病变所致:如结核、梅毒、甲状腺疾病等 邻近组织炎症蔓延:如眼睑、泪器、鼻腔副鼻窦等 三、分类 1、按发病病因:感染性、免疫性、化学性或刺激性、全身 疾病相关性等 2、按发病快慢:超级性、急性(短于3周)或亚急性、慢性 (超过3周); 3、按结膜对病变反应的主要形态:乳头性、滤泡性、瘢痕 性结膜炎等。 四、临床表现 1、症状 常见症状为眼痒、异物感、烧灼感、分泌物增多等。 如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表明炎症可能累及角膜 2、体征 (1)结膜充血:指结膜血管扩张

3、,不伴有渗出和细胞浸润,是急 性结膜炎最常见的体征,应鉴别两种不同的充血类型。 结结膜充血睫状充血 充血来源睑动脉弓结膜后动脉角膜缘睫状前动脉 部位越近穹窿部越明显越近角膜缘越明显 形态网状、血管分枝多色 鲜红 放射状、血管分枝少 色暗红 移动性可随结膜移动不随结膜移动 肾上腺素点眼可迅速消退消退不明显 (2)分泌物:是各种急性结膜炎共有体 征,可根据不同致病因素而有所不同 细菌性:呈无定形的浆液、粘液或脓性; 过敏性:呈粘稠丝状; 病毒性:呈水样或浆液性 淋球菌性:大量脓性分泌物; 分泌物涂片、培养对明确致病原因有重要意义,也是结膜炎接 触传染的重要因素。 (3)球结膜水肿 炎性水肿:急性炎

4、症时血管扩张,渗出液进入疏松的结膜下 组织而成,重者可突出于睑裂之外; 回流受阻性水肿:各种原因导致静脉受损或淋巴回流受阻等 也可引起。 (4)结膜下出血 炎症性:常见于较严重的病毒性结膜炎,如腺病毒、肠道病 毒等。出血可呈点片状,分布于睑结膜或球结膜下; 其他原因:球结膜下血管破裂或其渗透性增加,亦可引起球 结膜下出血。 (5)乳头增生、滤泡形成 乳头头增生滤滤泡形成 分布睑结膜或角结膜缘上睑结膜,或下穹窿结 膜,或角结膜缘 外观扁平状或圆顶状,多为天鹅绒样 外观 ,大于1mm为巨大乳头 多为0.5-2mm,白色或灰 白色圆形隆起的外观 成因增生肥大的上皮皱叠或隆凸而成,为非 特异性体征 淋

5、巴细胞反应引起 特点中心有扩张的毛细血管到达顶端,成 轮辐状散开 中央无血管,小血管从其 边缘绕 行 常见病上睑:春季结膜炎,或结膜对异物刺 激的反应 下睑:过敏性结膜炎 病毒衣原体寄生虫等结 膜炎; 或为生理学改变 (6)伪膜和真膜 是由脱落的结膜上皮细胞、炎性浸润细胞、病原体和富 含纤维蛋白性的渗出物混合在一起,在结膜表面凝结而 成。通常位于睑结膜。 伪膜:位于结膜表面,容易除去,去除后上皮仍保持完整; 真膜:累及整个结膜上皮,强行剥除后创面粗糙,易出血; 形成伪膜或者真膜,主要与炎症反应的程度有关,治疗时应尽可能除去 伪膜。 常见病原体:病毒性结膜炎最常见,其次可见于白喉杆菌、链球菌结膜

6、 炎、免疫性结膜炎等。 (7)耳前淋巴结肿大:是病毒性结膜炎的重要体征,可资 鉴别;也可以见于衣原体性、淋球菌性和各种可致肉芽肿性 结膜炎和泪腺炎的疾病。 (8)其他:在一些慢性或者特殊类型结膜炎,还可见结膜肉 芽肿、结膜瘢痕、结膜小泡、假性上睑下垂等体征 五、检查及诊断 1.临床检查:临床症状和体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诊断依据,诊断时注意 了解流行病学资料。应注意结膜炎通常不会影响视力的特点,仔细进行 眼前段的检查,与其他结膜充血明显的疾病鉴别; 2.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因,便于指导治疗,尤其是在疾病流行期间; 3.细胞学检查:结膜分泌物涂片检查炎症时的细胞反应情况,有助于区分 不同类型、不同

7、病因的结膜炎。 六、治疗 1、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局部用药为主,必要时全身用药,急 性期禁忌包扎患眼。 2、治疗方法 滴眼液:最基本的给药途径。对于微生物性结膜炎,应选用敏感抗生素 或抗病毒眼药。滴药频度根据病情而定,病情严重可多种药物联用。 眼药膏:在结膜囊内可以保持较长时间,宜睡前使用; 冲洗结膜囊:当结膜囊内分泌物较多时,可用无刺激性冲洗液冲洗,注 意不要进入健眼; 全身治疗:严重的结膜炎,如淋球菌性、衣原体性、病毒性结膜炎等可 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应注意,任何全身治疗均不能替代 局部给药。 七、预后和预防 1.预后:绝大多数结膜炎不会影响视力,病程中无并发症,治愈后无后

8、 遗症。少数可能并发角膜炎而损害视力,严重或慢性结膜炎可能造 成睑球粘连、睑内翻倒睫、干眼症等后遗症。 2.预防:注意个人和集体卫生,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严格消毒患者用过 的物品器具,预防交叉感染。 第二节 细菌性结膜炎 概述 1.当发现不同程度的结膜充血和结膜囊内成性、粘液性或粘胶性 分泌物时,应怀疑细菌性结膜炎(BaoterialConjunotivitis) 。 2.按发病快慢可分为超急性(24小时内)、急性或亚急性(几小时至 几天)、慢性(数天至数周) 。 3.按病情严重情况可分为轻、中、重度。 4.常见致病菌:金葡菌、肺炎链球菌、莫一阿双杆菌、淋球菌等 。 一、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1.

9、病因:奈瑟商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茵) 。 成人淋球商主要通过生殖器-手-眼接触传染,新生儿主要是出 生时由产道感染 。 脑膜炎球菌感染主要为血源、性播散。 2.临床表现 (1)特点:潜伏期短,急性进展性病程,伴有大量腋性分泌物; (2)淋球菌性结膜炎 新生儿:潜伏期2-5天,常双眼同时受累,眼睑及结膜高 度水肿,可有伪膜形成,大量脓性分泌物自睑裂流出,形成“脓漏 眼”。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 重者可并发角膜溃疡甚至眼内 炎, 或并发其他部位化胶性炎症; 成人:潜伏期10小时至2-3天不等,症状相对 较轻, 但仍以大量脓性分泌物为主要特点 。 (3)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多为儿童,双眼受累,

10、潜伏期更短,重者可 发展至化脓性脑膜炎而危及生命。 二、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1.病因: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儿童则为流感嗜血杆菌 型。 2.临床特点:潜伏期1-3天,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3天后达高 潮。传染性强,多发于春秋季节。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结膜下出 血,部分可出现f为膜、并发角膜炎,或全身症状。 三、慢性结膜炎 1.病因: 由急性炎症治疗不当演变而成 毒力不强的菌类感染 不良环境刺激,或周围组织炎症 常见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莫一阿菌等 2.临床特点: 进展缓慢,持续时间长 症状多样:眼痒、干涩、异物感、视疲劳等 体征:充血轻、险结膜增厚、粘液性或泡沫状分泌物 四、细菌性结膜炎

11、的诊断治疗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可以诊断; 必要时可配合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 2.治疗 原则:去除病因、抗感染治疗、多种治疗方式结合,切勿包扎患眼; 局部治疗: 分泌物多时可行结膜囊冲洗;充分滴用有效的抗生素眼 液、 眼膏,注意用药频度; 全身治疗:对严重感染,奈瑟菌性结膜炎等,应及时使用足量抗生素 。 第三节 衣原体性结膜炎 1.病因:沙眼衣原体(D-K型) 。通过性接触或手-眼接触传播 到结膜,也可在游泳池间接传播,新生儿也可在经产道分娩时 感染。 2.临床表现 成人:潜伏期1-2周,症状可轻可重,但结膜体征明显: 以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为主其结膜肥厚和滤

12、泡可持续存 在3-6个月。可有结膜瘢痕,但无角膜瘢痕。可伴其他部位衣原 体感染 ; 包涵体性结膜炎 新生儿:潜伏期为生后5-14天,有胎膜早破者生后1天 即可出现,多为双眼,大量脓性分泌物,持续2-3月后可 出现白色光泽滤泡, 重者可有伪膜形成及芥末斑痕化, 并可有角膜瘢痕及新生血管出现,可伴全身其他部位 衣原体感染。 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容易诊断。 实验室检查:在结膜上皮的胞浆内检出嗜碱性包涵体,有助于鉴别诊断。 4.治疗:强调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结合。 5.预防 加强卫生宣教; 提高产前护理质量,加强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控制和治疗; 药物预防:如1%硝酸银、0.5%红霉素、2.5%聚烯吡酮碘

13、等。 第四节 病毒性结膜炎 一、腺病毒性结膜炎 概述:是一类重要的病毒性结膜炎,不同型别的腺病毒可引起不 同表现的病毒性结膜炎,而同样表现的结膜炎; 也可由不同型别的病毒所引起。病变主要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 膜炎,常合并角膜病变,传染性强。 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流行性角结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1、流行性角结膜炎 (1)病因:腺病毒8、19、29、37型引起。潜伏期5-7天; 传染性强。 (2)临床表现:起病急、症状重、双眼发病,累及角膜,常伴全身症状; 症状:充血、疼痛、畏光、水样分泌物; 体征:眼睑结膜水肿, 48小时内出现滤泡和结膜下出血; 伪膜形成,可致扁平瘢痕及睑球粘连; 角膜上皮损

14、害, 可逐渐形成上皮及上皮下浸润 。 全身表现:常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压痛,儿童可有发热咽痛、中耳炎、 腹泻等。 流行性角结膜炎 (3)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可以诊断。结膜刮片可见 大量单核细胞, 伪膜形成时中性粒细胞增多,培养可 分离出病毒。 (4)治疗 局部冷敷及血管收缩剂, 可减轻症状; 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出现严重伪膜或膜、上皮或上皮下角 膜炎引起视力下降时, 可在严格掌握使用时间、频度下使用; 2、咽结膜热 (1)病因:腺病毒3, 4, 7型引起; (2) 临床表现:以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伴上呼吸道感染和 发热为特征,发热较其他病毒性结膜炎多见且为高热 结膜和角膜病变相对较轻

15、, 有自限性; (3)诊断:依据临床表现 (4)治疗:同流行性角结膜炎 二、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是一种爆发流行的自限性眼部传染病, 可大面积迅速流行,又称 “阿波罗11号结模炎” 1.病因: 70型肠道病毒 2.临床表现:潜伏期短; 18-48小时; 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 可伴发热、肌肉痛等全身表现 结膜下出血,从上方球结膜向下蔓延。 多有滤泡形成,伴上皮性角膜炎和耳前淋巴结肿大 少数可发生前葡萄膜炎 。 3.诊断:根据临床表现: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同时有显著的结膜 下出血、耳前淋巴结等。 4.防治:同流行性角结膜炎,有自限性。 第五节 免疫性结膜炎 1.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花粉敏感、微

16、生物蛋白质成分、动 物皮屑羽毛等有关。其发病机制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 关。 2.临床表现:春季节发病率高,典型症状为眼部奇痒难忍,夜间 症状重,可有家族过敏史。分3种类型 春季角结膜炎 (1)睑结膜型: 特点是险结膜呈粉红色, 上险结膜巨大乳头扁平 呈铺路石样排列; (2)角结膜缘型: 角膜缘可见黄褐色或污红色胶样增生,以上方 角膜缘明显; (3)混合型:同时出现上述两型所见。 (4)角膜病变:各型均可发生,表现为弥漫性上皮性角炎, 可形成盾形无菌性上皮损害(“春季溃疡”) ,角膜上 方还可见徽小血管翳, 但极少见全周血管化 。 3.诊断:男性青年好发,有明显季节性,反复发作; 眼部奇痒难忍; 上险结膜乳头增生呈扁平的铺路石样或角膜缘部胶样增生; 结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