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27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改中的人文教育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 ”把科学和人文贯穿于整个课堂,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关爱生命。重视个性,使课堂更加人性化,充满人情味,挖掘数学教学中的人文资源,把数学教学和人文教育融为一体,把数学不仅当一门科学技能来教,更要把数学当成一种思想和精神来教,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有了良好的素质。 在人文精神指导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环境是宽松的、师生是平等的、气氛是和谐的,通过师生的协作、互动、交流讨论,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数学课堂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主

2、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前提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正是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实施人文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和评价者。 ”教师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还学生和教育的主体地位,把舞台留给学生,教师成为忠实的观众,通过倾听、参与、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不断进步。 学生是天生的模仿家,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师德,文明的素养、2高尚的情操、无私的奉献和执着的敬业精神,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关注个体差异是实施人

3、文教育关键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接纳、赏识、帮助每个学生,承认个体差异,尊重个性发展。每节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样既培养了尖子,又照顾到了差生,达到共同进步。作为一节课的组织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你的教学中来,以情感次序为纽带,让每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被人尊重的乐趣。 三、协作和活动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最佳舞台 课堂中的协作方式很多,小组协作的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如探索性问题的展开,正确结论的得出,最优方法的选择,重点难点的攻破,都要经过

4、小组成员之间的反复探索、协商,经过多次讨论,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答案。 一位哲人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就有两种思想。 ”可见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协作,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了解,有了“生命”之间的互相碰撞和交流,积累了为人处事的经验,通过协作,让好生带动差生,一齐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了同学之间感情,激发了求知的欲望;通过协作,使同学们懂得个人3与集体的关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破除了以自我为中心,养成海纳百川的肚量。在协作中折射出竞争、合作、友谊、道德等许多问题,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质。新课程

5、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整节课由一连串活动组成,让学生在动动、玩玩的过程中明白一定的道理,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一两个活动,都会让学生热情高涨,如痴如醉。抓住学生好动的天性和好表现的心理,适当地展开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动手操纵能力。 四、探索是人文教育的精升 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而探索是学习的灵魂,没有探索就没有发展。课堂上,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到学生中去,营造一个名主、宽松、和谐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能敢说敢做,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表露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敢于标新立异,敢

6、于异想天开,这时候,思想的火花最活跃,思想的方式最敏捷,个人的创造力最强。教师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切入,通过正确的引导,合理地分析,鼓励学生根据条件和已有的经验,大胆猜想,求异创新,发散思维,凡事多问为什么,经过一番探索,也许会柳暗花明,走进另一片广阔的数学天地。 平时在课堂上,鼓励一题多解、百花齐放,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鼓励一题多变、改头换面,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鼓励多题一解,索本求源,培养探求事物的规律性。探索中,要因势利导,不放过4任何一个有价值的线索,但也要因人而异,适可而止,千万不能走进毫无意义的死胡同,通过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吃苦精神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品质。 五、生活是人文教育的源泉和归宿

7、 数学它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有很重要的人文价值。高中数学新教材中许多范例,比较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事事离不开数学,也可以说,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很大方面取决于数学的好坏。生活处处皆学问,平时在课堂中举例时,应从学生的应用的经验和实际出发为他们提供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生活素材,这样容易接受,从而产生兴趣。用神奇的数学美来吸引熏陶学生,也可挖掘数学教材中哪些知名的数学家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感人事迹,作为人文素材,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和勇于拼搏的

8、精神。 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人文教育的激励机制 在教学评价中,不能用完美无缺的标准答案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要看到个体的差异性,要建立多元性的评价目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维性的评价体系,进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评价,突出定性和定量、能力和情感的结合。肯定其中的积极因素,加以鼓励和表扬,多进行赏识教育,激活每个人的自信,帮助每个人体验成功,然后对其错误之处提出改正方法和诚恳的意见,千万不能冷嘲热讽、谩5骂、侮辱学生,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保护每个人的尊重。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个学生的小小进步和身上的闪光点,在平时的测验中,采用等级制,要淡化分数和名次。在平时的作业中要特别注意哪些有创意的解法,加以引导,使之完善,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作集体讲评,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不时地在作业中,写一些激励性的话语,拉近师生的距离,督促学生进步。 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时代,课堂也要变为人性化的课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时时处处都要融入人文性,把数学教学和人文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