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2367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讲解(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9月1日)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生学习 基本要求 本质要求 师德灵魂 教师天职 教师本分 教师特征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保障教师、学生的 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小学教师是指幼儿园、特殊 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少年宫以 及地方教研室、电化教育等机构的教师。 前款

2、所称中小学教师包括民办学校教师。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处分包括警告、记 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 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或者解除聘用 合同。其中,警告期限为6个月,记过期限 为12个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 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期限为24个月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四条 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职责的;

3、(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 、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 身心伤害的;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六)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七)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八)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 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九)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 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十)其他严重违反职业

4、道德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五条 学校及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发现教 师可能存在第四条列举行为的,应当及时 组织调查,核实有关事实。作出处理决定 前,应当听取教师的陈述和申辩,听取学 生、其他教师、家长委员会或者家长代表 意见,并告知教师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对于拟给予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以上 的处分,教师要求听证的,拟作出处理决 定的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六条 给予教师处分,应当坚持公正、 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应当与 其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

5、性质、情节、危害 程度相适应;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 备。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七条 给予教师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 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 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 育部门备案。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二)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 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 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 级人事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 出建

6、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 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 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 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八条 处分决定应当书面通知教师本人 并载明认定的事实、理由、依据、期限及 救济途径等内容。 第九条 教师有第四条列举行为受到处分的 ,符合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撤销其教师资格。 教师受处分期间暂缓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 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教师受 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处分期间不能申报高一 级专

7、业技术职务。教师受撤销专业技术职务处 分期间不能重新申报专业技术职务。 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2.经查实为使用假资格证书的; 3.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十条 教师不服处分决定的,可以向学 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 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的上一级 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十一条 学校及主管教育部门拒不处分 、拖延处分或者推诿隐瞒造成不良影响或 者严重后果的,上一级行政部门应当追究 有关领导责任。 中小学教师违反

8、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十二条 教师被依法判处刑罚的,依据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给予 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以上处分 。教师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 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丧失教师资 格。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 理办法理办法 第十三条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 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教育行 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2014年1 月11日) 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的通知 赣教师字20144号 各设区市教育局: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 教师20141号

9、),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设区市教育局要结合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赣教 师字201349号)文件精神,制定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 则,于3月28日前报省教育厅师资处备案。 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的通知.doc 江 西省教育厅 2014年2月18日 困惑与反思(一) “施受错位”为何90%的老师说热爱学生, 而90%的学生却感受不到师爱? “师生关系”师生到底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 系? 困惑与反思(二) “高尚师德下的教育行为?”教师要 怎样教才算是拥有高尚的师德? “今天,我们要怎样当教师?”教师 要怎样才能得到社会

10、的肯定与理解? 1、从伦理学角度:“道”是行为的原 则,“德”是行为的效果。 2、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主要是指调 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有 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质、修养境界、善 恶评价。 3、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 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 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指规则和 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 道 德 行为准则、规范 个人认知、表现 外:社会道德原则规范 内:个人道德品质 道德道德 起源起源 实验实验 原始群落的禁忌 氏族的禁令 共同制定道德规范 人类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1)客观条件: 人与人之间出现了需要调整的利益关系和 矛盾,即社会

11、关系的形成 (2)主观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是在人们意识到需要对人际利益道德是在人们意识到需要对人际利益 关系进行调整时产生的。关系进行调整时产生的。 利己 利他 从利己需要出发建立的人类社 会,需要利他的道德来维系 约束利己,鼓励利他,是人类 社会的存在、延续的要求 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人类社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 利己与利他的结合利己与利他的结合 重要结论: 道德是人类利益博弈的结果 道德的本质是人类的共生性: 互为条件性互惠性 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调节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总和 一种人的德性品质的规定 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 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的智慧关于人类

12、应当怎样的智慧 道德是什么? 道德具有功利的作用和价值 道德是人们谋取利益或幸福的工具 没有爱美德的利益就决没有美德 (法)爱尔维修 道德是治理国家的一种必要手段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 道德让我们享受高尚 追求“好的”、“更好的”生活,直至完善 (最好)乃是人类普遍存有的生活信念,并 内在地转化为每一个人自觉认同和遵循的普 遍道德规范。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 接受了某种道德观念后形成的内心信念三 种形式,以说服、劝阻、示范的方式,指 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不断调 节社会整体和个人的关

13、系,使个人与他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完善和谐,使人 们的行为由“实然”向“应然”转化。 他律到自律 外在要求到内在需要 无意识到有意识 个体道德的认知与形成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 1、对待“利”与“义”的关系 2、对待人际关系 3、个人修养方面 换个视角再看师德: 1、教师的“利”和“义” 2、师生关系 3、教师的个人修养 古罗马的西塞罗说:对于道德实践来说, 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斯多葛学派认为:良心是“人内的神”,圣居 在人的心中,他是我们做坏事的监督人, 好事的防卫者。 教师的“利”(+ x )“义”=教师 良心 教师良心 1、对自己所教的内容负责 2、对自己所选的方法

14、负责 3、对自己所用的方式负责 教师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 宽容 信任 赏识 理解 律己、敬人 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 的桥梁。而宽容所释放出来的爱,更能体现教 师对学生的博大胸怀。 (1)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2)善于忘记,给学生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是一种高尚 的情感。对于教师来说,信任学生,就是 爱的最好诠释。 赏识催生希望的师爱 承认差异,要留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教育,从理解学生开始 理解不仅仅需要老师具备爱心,还需要 教师善于适当的迎合学生的需要,懂得换位 思考,自

15、我理解与自我反思等,同时还需要 教师主动去消除理解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1)换位思考让理解之爱更透彻 (2)倾听传递理解之爱的捷径 给学生一个旅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开拓。 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找解答。 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 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化解。 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个世界,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解读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生的“谁”?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谁”?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谁”? 教师是 知识的传授者 教育教学的实践者 课程的接受者 单一的管理者 学习的促进者 教育

16、教学的研究者 课程的建设者 全面的引导者 教师应该是 学生学习的陪伴者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学生心灵的守望者 教师如何成为 认识自己 认识学生 认识自己 我们仅仅是老师 我们不仅是老师 认识学生 学生是未完成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立的人 教师的个人修养:终生学习 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么学? 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汤尧先生: 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该通过教 育活动达到三个层次的递进: 首先是做一个人; 然后是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最后是做一个有意义而快乐的人。 为什么学? 学什么? 第一重境界:学知识 第二重境界:升能力 第三重境界:炼心态 舒尔曼:七类教师知识 学科知识 一般教学法知识 课程知识 学科教学知识 学习者及其特点知识 教育背景知识 教育目标、目的和价 值观及其哲学和历史 背景知识 怎么学? 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