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617973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案例一-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鸟天桥财务管理目标案例 青鸟天桥公司是原来的天桥商场和北大青鸟公司合并而成的。天桥商场是一家老字号的商业企业,成立于50年代。北大青鸟借壳上市,成为前者的大股东,公司更名为青鸟天桥。是一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后,天桥商场的业绩不好,公司为了自身的今后发展打算对合同到期的职工进行裁员,在考虑到裁员行为的合法性和稳妥性后,也考虑了员工的承受能力,决定从合同到期的664名职工中裁员283人,并且划出四条杠杠:1。年老和年轻之间,留用老的。2。夫妻两个都在商场工作的留一个。3。军嫂留用。4。专业技术和经营骨干留用。为了确保这一行动的顺利进行,公司采用了两项措施,一方面舆论先行,在天桥商场内部进行劳

2、动法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另一方面还把需要招工的企业引进商场方便职工再就业。1999年11月18日商场正式广播了董事会的规定:1999年12月26日,有664名职工合同到期,其中283人不再续签合同,并且请全体职工到各部门经理处查阅自己的合同,到期的职工到财务室领取12月份的工资。奖金。档案关系商场于近期转出,目前有8家企业在楼上招工,有200个就业机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商场内一片哗然。合同到期的职工不约而同的涌向领导办公室。商场工作顿时处于瘫痪,不得不挂出停业招牌。当晚,未能续约的283名职工在一楼营业大厅静坐,理由是不理解为什么企业这么做,他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11月20日,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北

3、大青鸟的另外一名代表一起向职工阐述了裁员的合法性,并例举北大方正裁员500人的事例。强调在市场经济下,企业控制成本,减员增效,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十分正确的,是符合游戏规则的。职工们却有一种被欺骗被出卖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却要被裁员。11月25日(静坐的第八天)晚,公司管理曾答应考虑员工们提出的给与经济补助的要求,但是反复阐述青鸟天桥是上市公司,公司没支付一笔钱都要经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投票通过,必须按照法律程序办事。11月26日,气氛有所缓和,商场部分营业恢复。当晚青鸟的代表带来消息,董事会将于29日讨论该问题。28日职工向董事会递交了一封信,心中阐述了职工的观点:在目前

4、的改革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新的体制改革,青鸟天桥董事会做出了减员增效的决策,对此我们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我们这些人将面临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就是重新被社会选择。而我们这些人基本不具备高学历和高技能,让我们走向市场,谁要我们!旧的体制不要我们,新的体制我们又进不去,因此我们要求最为工龄补助,养老保险,再就业劳动技能培训,精神伤害等项补助,公司补助每人总计47500元。 29日上午,董事会召开。 当晚8时,公司代表带来了董事会的决定,原则同意员工提出的关于工龄补助的要求,但关于养老保险补助的要求,董事会由不同意见,其他不住不予考虑。另外劳动技能培训今后可由北大青鸟免费负责,不再另给与经济补助。并说,

5、如果不同意这个方案,可派两名职工参加12月2日的董事会。董事会的补助方案与员工要求的相差甚远。员工内部开始出现情绪不稳定,一女员工与跳楼,还有人因为静坐时间过长而晕倒。事情引起北京市市委市政府领导的主意。并且出面干预,还派出了公安机关维持静坐现场的秩序。在多方协调下,天桥青鸟最后决定给人终止合同的员工每人1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事业的职工予以再就业帮助,对部分生活确实困难的员工予以资助。案例分析: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处在具体的特定环境中的,不同环境中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目标会有很大的差

6、异。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政治法律情况、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因素变动都会引起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说法有很多,目前人们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主要表述为“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了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于企业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股东财富,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投资者带来未来报酬。 企业价值最大化有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它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在不断提高企业价值的基础上,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使财富不断增长。这些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

7、、企业职工和政府等。企业资产重组中裁减人员本是正常现象。青鸟公司决策层认为,减员增效作为深化改革迈出的第一步,今天不迈,明天还是要迈,明天会比今天更难。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此次停业,使天桥商场丢掉了400万元的销售额和60万元的利润。不过北大青鸟认为,天桥商场是公司很小的一部分,不足以影响公司的利益,但是,事件给社会所带来的警示意义却是深远的。在风波开始的初期,青鸟天桥追求的是利润与股东财富的最大化,而风波是在“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指导下才得以平息的。这次事件的起因就是天桥商场的经营不佳,利润下滑到了盈亏临界点,并从此疲态不改。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董事会下决心实行减员增效。公

8、司董事会秘书、来自北大青鸟的侯琦博士在对员工解释时,阐明了减员决定的合法性,他们以北大方正最近就裁了500人等实例,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控制成本、减员增效、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十分正常的,是符合市场规则的。也就是说,裁员风波是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开始的。当然,在正常情况下,利润的增加,可以增加股东的财富。但是,当员工们的抵触情绪如此之强,事情已经发展到管理者们难于控制的局面时,就已经处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非常阶段,此时就不能再以利润最大化来衡量企业的行为,而是必须考虑出现这种特殊情况后企业的应对措施。如果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这里就是坚决对员工提出的意见不予理睬谁都无法想象会出现什么后果。

9、此时,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首要的任务就是平息这场风波,安抚职工的情绪,所以,适当的利润上的牺牲是必要的,此时的牺牲才会换来更长远的发展。别的不说,单是职工们静坐在大厅时商场不能营业的损失就是巨大的。案例中的下岗职工们只是心理上,观念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才会反映如此强烈,现在在同样状况下下岗的职工反映肯定不会那么强烈,因为他们的观念已经有所转变了。青鸟案例的发生有他的必然性,当时的状况是传统企业的员工根本没有裁员的概念,社会保障制度也还不够完善,因此,被裁员的员工的激烈行为是可以想见的。裁员事件造成的损失青鸟自己也是应该承担的。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而且这个目标也不可能是已成不变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适当调整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处于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