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601585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PPTX 页数:12 大小:16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考试第一节汇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中试卷讲评 国家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积累易错的字音字形 2、积累辨析易混淆的词语,成语。 3、了解病句类型题目中常出现的几种错误 4、借助试题复习所学文言知识 在积累过程中,夯实语文基础,注重梳理, 为阅读打下基础。 1、B剥:(1)bo(口语),去掉外面的皮或壳 ,如”剥花生“”剥皮“; (2)b(书面语),用于合成词或成 语,如”剥削“”剥夺“”剥落“”生吞 活剥“。 剥花生 剥皮 剥桔子 剥落 剥削 2、D 元宵 蛰居 涮羊肉 3、A 课本原句江南冬景 4、C成语辨析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 情。 伶仃孤苦: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

2、的想象;联翩:鸟飞 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 断涌现出来。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 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指声音特别大,特 别吵。 5、B病句改错 (1)缺少宾语,应该在“感人”的后面加 上宾语。 (3)诸有“之于”的意思所以这里“诸” 与“于”重复 (4)不仅应该放“在父辈、祖辈的前面”, 关联词的位置不对 6、A考查名词用作状语 7、C古今异义 爪牙 学者 不必 乐师 8、B考查判断句 课外阅读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 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

3、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 ,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 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 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 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 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 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 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 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4、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 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 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 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 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9、B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 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0、D悄然而悲 而表修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而表转折 曾日月之几何 :(才过了几天啊), 才、刚刚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竟 11.B(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 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 ,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 在什么地方。) 12.D(后赋非情、理、景交融,也不是以情 感变化为线索,更没有写出矛盾解决过 程。) 13.(1)有客人却没有美酒,(即使)有美酒 也没有菜肴,月光明亮,晚风清爽,怎么 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采分点:“如 何”,意为“对怎么办”,这里 可以根据上下语境做上述翻译,但译为本 意也对,此点只要正确即给1 分。“白“在 这里是”明亮“的意思,1分。前后通顺1 分) (2)(判断句给1分,“所以”给1分,“ 惑”给1分) (3)(“生”1分,“异”1分,“假”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