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全覆盖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6600539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救助全覆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救助全覆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救助全覆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救助全覆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救助全覆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救助全覆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救助全覆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完善政策 创新思路 着力推进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了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困难家庭还存在着看病难、就学难、打官司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执政理念,不断完善救助政策建立城市社会救助制度,广辟生活、医疗、就学、就业、住房、司法、计生、精神等救助领域,提升了城市区救助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了构建和谐丛台的进程。主要工作和体会有以下几方面:一、创新救助机制,建立良性运转的分类施保工作体系(一)转观念,实现三大转变。我区坚持在救助形式上,从政府单一救助向社会广泛救助转变;在救助范围上,由单一生活保障向全方位救助转变;在

2、救助方式上,从低保对象找上门求助向主动上门救助转变。真正做到了“低保对象普遍需求表现在哪里、社会救助之手就延伸到哪里”。(二)定制度,确保规范进行。先后出台了关于健全城市低保家庭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对城市困难家庭实行分类施保与救助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起涵盖低保家庭基本需求的救助体系。坚持分类施保原则,按照重点保障、特殊保障和基本保障三个层次,在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重点对单亲、有严重残疾和子女在正规全日制大中专学校读书、患有大病重病的家庭,分别上浮5%-10%、15%-20%和20%-25%。(三)夯基础,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在全市率先建立起区级社区事务服务大厅。将低保、医疗

3、、司法、计生、就业、残疾人保障等6大类30余项救助事项集中办理,“一门”服务。二是街道建立社区救助工作站,负责贯彻落实各项低保救助措施,指导社区开展各类社会救助活动。三是社区成立社区救助工作室,负责掌握社区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向低保群体提供具体救助服务。(四)聚合力,建立协调机制。2004年初,全区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多位一体联动机制。一是政府主导。成立了区长为组长、相关副区长为副组长,民政、财政、司法、卫生、计生、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参加的全区城乡困难家庭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二是民政主管。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建立“一口上下”的工作

4、机制,由民政部门牵头协调社会救助的相关事宜。三是部门协作。各成员部门打破部门界限,根据各自职能围绕建立社会救助体系通力合作,建立起综合救助的大平台,共同做好救助工作。(五)抓投入,确保资金到位。一是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在建立公共财政的目标中,明确提出“区的发展成果和辖区居民共享”,在支出上向社会救助倾斜。2003年,区财政拨付资金50余万元,对低保家庭实施生活上的救助;2004年拨款100余万元,启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05年,按辖区人口建立医疗救助基金,拿出300余万元用于救助服务平台建设,并对社区医疗救助定点单位的药品、医疗设备进行了配备和更新。二是发动社会力量募集救助资金。在机关事业单位

5、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每年举行两次大规模的捐助活动,并对突发事件致使困难家庭受灾或者困难家庭因大病导致极其贫困的,进行定向募捐;在辖区企业开展“扶贫济困、回报社会”活动,提高企业对社会救助的认同感;在社区营造“同住一个家园,献出一份爱心”的舆论氛围,组织开展“爱心募捐活动”。 2003年以来,全区共计接收捐款240余万元。 (六)挖潜力,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会救助,人人有责”活动,动员各社区成员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在医疗救助上,将华森医药公司平安大药房确定为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定点药房;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确定为医疗救助定点单位,把辖区内技术先进的市第一医院、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6、等三级甲等医疗单位确定为协议医院。在生活救助上,把美食林集团的滏春、滏东、美食林、永安4个超市定为困难家庭生活救助定点超市,以商品销售零利润的价格定时定量向他们供应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在就业救助上,按辖区民营企业职工人数的1/100,每年为低保对象提供就业岗位数量。二、完善救助措施,着力解决低保困难家庭实际困难(一)实行“爱心救助”,解决低保对象生活的难题。一是建立“爱心家园”。在全区45个社区建立起了“爱心家园”。区政府协调社会救助资金统一为困难家庭群众较多的“爱心家园”配发生活必需品。社区爱心家园共募集救助物品32多万元,惠及了8700多户(次)低保家庭。二是实施专项救助。对人均住房不

7、足10平方米的低保家庭,给予每月每平方米3.5元救助,解决住房难问题。低保对象张*因患淋巴癌,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常年租住在不足18平方米的平房,区民政局在对其足额保障和大病救助的基础上,协调城建局发放了住房补贴2000余元,保证了吃得起饭、租得起房、治得起病。截至目前,我区共发放住房补贴23万元,已使26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三是开展季节救助。2004年冬季筹措资金近8万元,在全区开展了“给困难家庭每户每天送三块煤”活动,使415户低保群众渡过一个“温暖”的冬季;2005年,向低保家庭每户发放了294元的取暖补贴。(二)实行“两定一助”,解决低保就医的难题。定点看病。低保对象患者持救助卡,到协议

8、医院设立的“扶贫病房”就医,享受38项功能检查和治疗费、手术费、床位费减免10%-50%的优惠。到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可享受减收治疗费20%、化验费10%、医药费5%和免收挂号费、出诊费的优惠。低保对象白增祥的女儿白耘在2002年10月被诊断出白血病,因没钱住院,只能在家里养病。区民政局了解到情况后,给予了3.5万元的大病救助资金,并协调辖区社区医疗救助定点单位为其女儿提供免费定期检查、输液,帮助购买急需的药品,共计减免治疗费用2万余元。白*激动地说“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家庭不可能支撑到现在。”定点买药。我区把驻辖区的华森医药公司下属的平安大药房等3家药房定为困难家庭医疗救助定点

9、药房,低保对象在买药时享受购进价格,可为他们节约1020的购药费用。2004年以来,已使15000多人(次)救助对象受益,共计减少个人支出10万余元。对重大疾病患者给予医疗救助。对患有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重度精神病等重大疾病的46户低保对象,区别情况给予了共计10万余元的大额补贴。截至目前,共为低保对象提供家庭病床600余张,开展义诊活动6000多人次,抢救转诊病人120多人(次),送医送药上门3000多人次,为困难群众减免80多万元医药费。我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医疗救助试点单位。(三)坚持多措并举,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就学的难题。坚持政府专项救助,严格落实对困难家庭子女的“两免一补”政策,

10、通过“贫困学生救助基金”资助困难学生就学,对特困家庭学龄子女在服装费、学杂费、书本费等方面给予减免费照顾。坚持师生救助,在全区各小学教师员工中开展“慈爱育雏鹰”活动,每人捐出10元钱帮助困难学生;在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小手”活动,每个学生捐出一元钱帮助低保家庭困难学生。坚持社会资助,动员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民营企业参加到一年捐出10000元的“双一”助学活动中来,建立相对稳定的民营企业家就学救助基金。2004年以来,为困难家庭子女提供救助资金180多万元。坚持定向救助,对被省部属院校一、二批录取且年学杂费超过5000元的贫困大学生每年给予10的学费救济,并给予1500-4000元一次性救助。低保对

11、象冯*因生活困难,儿子考上了大学无力支付学费曾一度辍学,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了其保障标准,并给予了2000元的就学救助资金,使其孩子重新走进了学堂。(四)强化技能培训,解决低保对象就业的难题。采取提供一条信息、培训一门技术、筹集一些资金、介绍一份工作等措施,帮助低保对象增强“自我脱贫”功能,尽快进入就业圈和创业圈。一是健全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定期搜集低保家庭对职业、岗位需求情况,两年来为低保家庭提供就业信息15000余条。二是开展职业培训,增加就业技能。下发了关于对城镇低保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的通知和关于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2003年以来,共开展了2

12、0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班,使920名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成员走上了就业岗位。三是实行社会捐岗,拓展就业渠道。成型民营企业积极捐助就业岗位,2004年以来民企共捐岗521个,其中安排低保对象213名。四是开辟保姆岗位,满足双向需求。我们把保姆岗位作为公益性岗位,区政府出资从 “4050”人员中选聘保姆,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贫困孤寡老人提供“保姆式救助”。目前已有20名保姆走进了20户救助对象家中。(五)畅通诉讼渠道,解决低保对象打官司的难题。建立区级低保对象法律咨询中心2个,街道建立法律援助中心联络站11个,低保对象可在本辖区就近获得所需要的司法救助,对符合条件寻求法律救助的,区司法部门从法律咨询、案

13、件代理、案件审判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对涉及低保对象的案件,区法院坚持特事特办,对诉讼费进行减、免、缓。低保对象刘坤朋在一家馒头房打工不幸被馒头机压断右手指,被告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诉至区法院,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全部免收诉讼费2820元,在一个半月内做出判决,使原告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2004年以来,司法部门共接待低保对象法律咨询645人次,无偿代写文书26件,减免各种费用近20余万元,减免诉讼费用10万余元,为困难群众缓交诉讼费90余万元。(六)采取“免补结合”,解决计生低保对象的难题。一是为低保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免费检查服务。积极开展生殖保健咨询、乳腺疾病普查、妇科疾病普查(B超查子宫及附

14、件、妇科内诊检查)的服务项目,2004年以来,共免费检查人数8800人次,查出患有各类妇科疾病600多人次。二是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计划生育救助金发放活动。对独生子女死亡或意外伤残后不能成为正常劳动力,其父母不再生育或收养子女且生活困难的,从年满50周岁起,每人每月发放50元救助公益金。独生子女未满18周岁,其父母一方或双方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二等伤残或一方(双方)死亡的特困家庭(城镇居民参照农村特困家庭标准执行),独生子女上学期间,小学每学年发放不低于600元的救助公益金,中学每学年发放不低于1000元的救助公益金,直至独生子女年满18周岁止。计划生育的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完全丧失

15、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二等伤残,按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标准发放救助公益金。目前共救助25人,发放救助公益金15000元。(七)开展“交心活动”,解决低保对象精神上的难题。一是机关干部和低保对象“结亲戚”。全区330多名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户低保对象,不定期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所需所盼,开导他(她)们鼓起生活的勇气,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社区干部开展“交心”活动。在社区设立低保对象谈心室,社区干部每星期与低保对象进行一次谈心活动。截止目前,共接待困难家庭2150余人(次),有效减轻了困难家庭的精神压力。三是开展居民间的“邻里交融日”活动。发挥邻里之间相亲相近的优势,号召辖区居民每月与

16、低保邻居见见面、说说话,拉近距离,融洽感情。四是深入开展志愿者“献爱心”活动。2005年以来,共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12次,参加人员20000多人(次),深入到8560多户(次)低保家庭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低保群体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三、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三点体会(一)领导重视是构建社会救助体系的保证。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城市救助体系建设作为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作为构建和谐丛台的基础来干,高起点,高站位,加大投入,落实各级保障措施,通过扎实工作推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形成良性的救助工作机制。在设立医疗救助定点药房时,区主要领导亲自深入华森医药公司协调,公司经理惊讶地说“真没想到区主要领导竟然为困难群众的事找上门来求我们,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区委、政府的工作”。(二)通力协作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关键。在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中,区直各部门始终坚持全区一盘棋的思想,甘当绿叶衬红花,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体现了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