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6595384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内容简介: 浅谈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1 前言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拥堵现象频繁发生,这不仅严重地威胁飞行安全,而且导致了大量飞行延误,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航班延误成为民航业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当前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落后于欧美国家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1 前言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空中交通拥堵现象频繁发生,这不仅严重地威胁飞行安全,而且导致了大量飞行延误,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航班延误成为民航业越来越重要的话题,当前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落后于欧美国家,在我国

2、民航空域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研究与促进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为更好的利用我国的空域资源,国家空管委在全国设立了七大区域管制中心,这是实现民航空管运行一体化的一项重大部署。全国分为七大中心后,通过统一的调配,各地的高空空域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对全面提升空中交通管制水平,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高效运行,实施统一有效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概述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保障飞行行安全的重要环节,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就是对现有机场、空域、航路进行准确评估后采用的管理方式,通过合理地放行航空器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加速空中流量,减少空中拥堵。从20 世纪60 年代末期开始

3、,航空飞行数量迅速提高,导致空中交通逐步拥挤因而有了空中交通流量的概念,并在70 年代初开始采取了流量控制的对策限制某航线、区域的流量。1988 年,欧洲建立了两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央执行单元, 分别负责对东欧和西欧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且欧洲各区域管制中心设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席位支持CEU 的运行。目前,欧洲在布鲁塞尔已经建立了欧洲统一的中央流量管理单元,负责欧洲的各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任务,协调各空中交通管制席位的活动,配合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我国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进入90 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班量迅猛增加,但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航班相对集中,各地区的航班流量的不

4、均匀,虽然各地新建了许多新的机场,但是大部分航班还是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直辖市和旅游热点城市,比如在京上广的航路上,飞机较多容易发生拥堵,集中的航班量极易发生延误,当几大机场其中的某一个由于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造成航班延误时,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航班延误,而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空中交通必然会发生越来越严重的拥挤。 3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思路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实施可以分为前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实时管理三个管理阶段。前期流量管理是指在实施飞行计划前进行计划的调整,在安排航班时刻表时,对航班的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在某一时刻某一机场出现超负荷流量,影响航班安全运行。但这类方法涉及范围广、周

5、期长,往往是滞后于空中交通流量的实际情况。 中期管理是在航空器起飞前,通过调整起飞时间,改变飞行航路的方法去避免拥堵集中发生。中期管理主要以地面等待为主,延误航班的起飞时间,空中等待为辅,通过改变航空器飞行航路等方法,疏导拥挤的航路。这是调整空中交通流量目前见效最快、使用最普遍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方法。 实时流量管理是在航班飞行过程中,对发生拥堵的飞机进行延误,主要是通过对飞行中的航空器进行减速、盘旋等待等方法,通过推后可能产生的超负荷流量,将区域内的飞行流量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 4 我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现状 相较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我国的流量管理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我国的流量管理的工作

6、是由各地区的流量管理部门分别进行实施,这样的实施方法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产生只考虑自己的工作,而忽视整体效率的事情,容易发生由于某个地区的限制,导致全国大面积延误的发生。 全国各级管制部门多年来一直关注流量管理问题,努力研究流量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更有不少单位投入人力物力开发相应的终端区排序、多机场放行等流量管理系统,并有不少已经投入使用,为管制运行做出了一定贡献。 近几年随着流量的增长,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纷纷设立了流量管理部门与相应的席位,来统筹管理本区域的流量。北京、上海、广州全国三大区管中心,从成立伊始,就建立了相应的流量管理科室,在管制现场设立了流量管理席位。目前,流量管理席

7、位通过系统软件的帮助,根据各类限制条件,由流量管理席位直接计算空中航班流控时间,分布给各相关科室;并计算预计起飞时刻给申请起飞航班,直接传达到塔台。同时,流量管理系统也在研究开发协同放行等方面的功能,计划将每一个航班的受控信息传递给航空公司、各相关管制部门等,实现流量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流量管理席位已经基本构建了地区级流量管理部门到各塔台、终端区、中低空管制部门以及航空公司及其它相关部门的一个分级管理模式。流量管理在大区域管制的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具备了新的特点: 研究开发流量管理系统软件,提高统计预测水平。 综合考虑多元受限条件,统一放行,合理发布流控。 合理利用空域资源,优化航路,加速空中

8、交通流量。 协同各方,加速各管制部门、机场、航空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 5 我国流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未来,在流量管理方面向先进国家靠拢,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空域问题,我国空域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需加以改进。空域作为国家的重要资源,应该确保其安全、有序、高效率的使用,军航、民航管制区域应尽可能一致; 空管体制,从长远看,我国空管体制应仿效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做法,采用国家统一管制的模式。这样的改革思路和做法无疑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要加大改革力度,就民航内部来说,空管体制并未理顺,目前分级管理的方式,不利于形成集中统一的管制指挥和系统配套进行空管设施建设。应当参照国际上

9、的通用做法,研究建立统一管理、集中指挥的空管体制; 空管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航路管制中心的建设,重点抓好区管中心的建设工作。认真吸取先进国家建设大型管制中心的经验教训,采用统一的系统结构、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设备型号、统一的建设模式,为未来全系统的联网打好基础。相信通过各方努力,不久的将来将会实现全国民航的统一放行,更加合理地航路排序,更加准确的流量统计预测,以及多方参与的协同决策,我国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也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研究表明,形成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转化而成的。春季太阳活动频繁,辐射能开始增加,转化而成的大气层中的不稳定能量也随之增加。能量的波动引发大气层的不稳定,故而引起大气的

10、碰撞,从而形成春雷。夏季能量的波动达到最大化,大气层形成极不稳定的状态,引发雷暴。秋冬季节太阳辐射能逐渐减弱,雷暴现象也就随之消失。这也是为什么雷暴天气多见于夏季的缘故。 2 充足的水汽 雷暴天气形成的第二大关键因素就是需要充足的水汽。如果没有充足的水汽,不稳定的空气层就无法形成足够的雷暴云。同时,雷暴云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纳周围的不饱和空气,这些干燥的不饱和空气极易与雷暴云中潮湿、饱和的空气相融合,造成周围空气湿度的降低,使部分云滴蒸发。这样不断地变化运动又会进一步影响到对流的发展,甚至可能会使上升运动受到限制和阻碍,为雷暴的产生埋下伏笔。因此,我们会发现,雷暴天气更多地出现在水汽充足的地区,

11、一般不会再沙漠等干燥的地方形成。 3 足够的冲击力 如果说不稳定的大气层和充足的水汽只是雷暴天气形成的前提条件,那么足够的冲击力就是引发雷暴出现的导火索。这里所说的足够的冲击力是指能够推动空气进行位置转移,并且达到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力量。当有这样的力量存在时,大气层中不稳定的能量就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转化为空气的动能,向上运动的气流在强烈的推动和作用下发展,最终形成雷暴天气。 只有当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雷暴天气才会完全形成,缺一不可。 3 我国雷暴天气的地理分布特点 根据雷暴形成的原因与过程,可以看出,雷暴的分布与纬度、地形、地表特征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我国,雷暴的地理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12、,纬度低的地区比纬度高的地区多。也就是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多。这是因为南方地区空气潮湿、不稳定,相对北方地区来说大气层更为活跃。满足充足的水汽和明显不稳定大气层这两个条件。 第 二,山地地区比平原地区多。山地地区相比较于平原地区更便于形成空气垂直运动的趋势,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是雷暴形成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我国山地地区的雷暴比平原地区的多。最典型的就是我国南岭地区,由于当地山地较多,阻挡从南方而来的暖湿不稳定空气使其向上运动,所以称为我国雷暴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第 三,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多。沿海地区由于靠近海洋,气候受海洋空气影响较多,所以虽然空气中水汽充足,但是雷暴数量并不多。内陆地区中的偏

13、西北地区雷暴天气也并不多见,因为西北地区空气干燥,不利于形成雨云。 3 雷暴天气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因素 雷暴的形成会带来一系列的强风、雷电、暴雨、冰雹以及能见度低和温度降低等问题,所以飞机在雷暴天气中飞行,除了会受到在云中飞行的阻碍之外,还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3.1 颠簸对飞行的影响 颠簸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伴随雷爆产生的强风和强烈的垂直气流。垂直气流包括上升和下降两个方向的气流运动方向,并且力量各不相同,飞机受到垂直气流的影响,不仅会增加飞机操纵的难度,损害飞机机体结构,更严重的还会造成对飞机的失控,危及飞行人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 3.2 积冰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的形成会带来降雨和降温

14、,当飞机在雷暴区中飞行时,机身表面会被凝结的水滴包裹,在低温环境下很容易结成冰层,增大机身负荷,导致飞机难以正常飞行,严重威胁飞机的安全飞行。 3.3 暴雨对飞行的影响 暴雨是雷暴天气最典型的现象。当飞机在暴雨中飞行,雨水进入不断转动的压缩机中,增加发动机的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提高飞机的飞行速度的。但是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如果暴雨强度过大,则会导致发动机熄火。 3.4 冰雹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天气时,若飞机在8000 米以下的高空飞行,遇到冰雹的可能性会比较大,若在10000 米以上的高空飞行,则遇到冰雹的可能性会很小。冰雹不同于暴雨,它是有质量体积的,飞机被冰雹砸到会造成机身的严重损毁,危及

15、安全,造成飞行事故。 3.5 闪电对飞行的影响 雷暴天气一般都会伴随闪电的产生,飞机若在雷暴区域中飞行,会有很大的可能遭到电击。闪电对飞机的影响包括三方面: 一是闪电自身对飞机的影响。飞机遭到电击,会对机身和飞机内部分各个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如果闪电进入机舱,则会威胁乘客的安全。二是由于闪电和雷击引起的瞬间电磁场会对飞机的通讯系统和仪表盘数据造成干扰。三是飞机的燃料具有可燃性,一旦被闪电击中,则会产生燃烧甚至爆炸。 4 结语 综上所述,雷暴天气对飞机的安全飞行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无论是飞机工作人员还是乘客自身,在出行前都要对天气进行详细的关注和了解,如果天气条件确实不适合飞行,应该更改飞行时

16、间,乘客也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负责。 内容简介: 股权众筹平台的风险预估及政策建议 股权众筹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困难,而传统的线下投资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股权众筹平台商业模式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股权众筹平台的商业模式及发展现状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股权众筹平台的出现解决了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困难,而传统的线下投资市场存在着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股权众筹平台商业模式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一、股权众筹平台的商业模式及发展现状 股权众筹就是指融资方以出让部分股份的形式,面向广大投资者进行融资,而投资者希望通过出资入股该公司,最终以股权变现的形式或者分红的方式获得预期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